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教育部財政部:集中力量建設50所高水平高職學校

      更新:2024年06月24日 09:40 大學路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政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現就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如下意見。

      一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強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中國特色。扎根中國大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服務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堅持產教融合。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精準對接區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職學校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推動高職學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扶優扶強。質量為先、以點帶面,兼顧區域和產業布局,支持基礎條件優良、改革成效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積累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經驗和模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堅持持續推進。按周期、分階段推進建設,實行動態管理、過程監測、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完善持續支持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的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省級統籌。發揮地方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資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央財政以獎補的形式通過相關轉移支付給予引導支持。多渠道擴大資源供給,構建*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

      (三)總體目標

      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到2022年,列入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二 改革發展任務

      (四)加強黨的建設

      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將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五)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加強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引導學生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率先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在全面提高質量的基礎上,著力培養一批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六)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

      對接科技發展趨勢,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建設集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技術服務于一體,資源共享、機制靈活、產出高效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與地方*、產業園區、行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科技攻關、智庫咨詢、英才培養、創新創業功能,體現學校特色的產教融合平臺,服務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專業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給服務能力,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產品研發、工藝開發、技術推廣、大師培育功能的技術技能平臺,服務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

      (七)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面向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依托優勢特色專業,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研制科學規范、國際可借鑒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探索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建立健全多方協同的專業群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 教育部財政部:集中力量建設50所高水平高職學校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教育部財政部:集中力量建設50所高水平高職學校”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