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大學混日子降到專科中國大學開啟嚴出時代?

      更新:2024年06月24日 05:00 大學路

      中國大學天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正在大學里悠哉混日子的同學們注意啦,如果學分不達標,很有可能直接被打包發送專科去哦。

      自去年7月出臺《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引起普遍關注后,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說到做到,將18名學分不達標學生從本科轉到專科。

      在引發輿論關注后,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對華中科大此舉給予肯定:

      天天打游戲,天天談戀愛,天天渾渾噩噩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不能搞“玩命”的中學,也不能搞“快樂”的大學。

      吳巖表示,現在大學里,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適度增加本科生淘汰率是必然。

      而且提高本科生淘汰率絕不止華中科技大學一家,其實早在2019年,海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就曾將“掛科”數量較多的23名本科生“降格”為專科生。

      2021年,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發布了“本科轉專科”的相關規定,若本科生課程學習不合格導致一學期所取得學分低于一定值,轉為試讀,保留一年學籍。試讀期滿還未達到解除試讀學分要求者,則被轉入專科學習或被退學。

      2021年9月,華南理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公布了兩份名單:582名學生被學業預警; 64名學生被學業預警及降級試讀。

      ……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某“985”院校輔導員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對此深表贊同:

      他認為適當增加本科生的畢業難度是非常好的政策,當前本科生畢業率接近百分之百,讓很多同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這對通過高考嚴格選拔后進入大學的人才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從這個角度出發,“嚴進嚴出”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

      所以還妄想混日子的同學們,不要掙扎了,好好學習已經是你們唯一的出路了。

      大學已經進入“嚴出”時代了?

      這么多高校都出臺了提高本科淘汰率的策略,是否意味著中國大學開始進入“嚴出“時代?

      北京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谷賢林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上萬的學生中,僅會產生十幾個“本轉專”的學生,不是真嚴,而是他們實在無法繼續完成現在的學業,根本達不到相應的學業要求了。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學院有5名學生涉及到了“本轉專”,該學院副院長楊曉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他們不用心學習,導致一再留級,甚至學校還通過休學的方式讓他們保住學籍,不過他們還是沒能達到學校要求的學分標準,最終成為專科生。

      如果沒有本科轉專科這一政策,在學校達到最長年限且仍然學分不達標的學生,只能退學或結業,根本拿不到任何文憑。

      “拿到專科文憑,也就表示他們將來還有繼續考研深造的機會。”楊曉非說。

      谷賢林認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一種稀缺資源。不知道怎么度過大學階段、學術能力達不到大學要求而“本轉專”、中途退學、對于不滿意的學校干脆選擇不去報到等將會成為一種普遍而常見的現象。這也是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后必然出現的正常現象。不僅“本轉專”是合理的,讓不合格、不想學的學生中途退學、轉學等也都是合理的。

      學生:遇到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怎么辦

      當然,大學生本人對“本轉專”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名“985”高校的同學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認為,高中生在高考的時候對專業了解太少,很有可能會選擇一個并不擅長或者根本不感興趣的專業,導致在大學的時候沒有能力和興趣把這個領域學得很好,但是在大學里,如果想提出轉專業,前提條件還是得本專業成績好,所以她希望學校能有更彈性的解決辦法。

      在受訪中,也有學生提出,大學里的一些課程相對滯后,與社會脫節,導致很多同學對課程不感興趣,成績也提不上來。

      對此谷賢林認為,不能否認在一些高校確實存在著上述情況,但是中國的大學,尤其是雙一流大學絕大多數課程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開設哪門課程或不開哪門課程也一定會考慮到專業的系統性與完整性。

      如果一個學生在幾年的時間里,都找不到一些可以激發他興趣、潛力的課程,學校需要反思,學生自己更需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專業選擇與人生、職業規劃。

      大學教學需要合理地兼顧就業,但又不能僅限于就業,大學需要考慮知識與社會的長遠發展,大學無法辦成培訓機構,社會上熱什么就教什么,熱潮一過就關門歇業或轉向其他的培訓。

      如果僅以是否有利于就業或實際用途來要求大學教學,或決定自己學還是不學,這片面地理解了大學。學生在大學不僅要學知識、技能,更要形成適應科技變革的認知遷移技能、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性思維、批判精神、開放包容的心態與團隊合作精神等。這些對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更重要。 大學混日子降到專科中國大學開啟嚴出時代?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