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正文

      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權威解讀在這里

      更新:2024年06月23日 22:00 大學路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21年版)》有關情況。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韓震就細化思想政治的學科育人目標進行了解讀。

      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其核心內涵有哪些?又該如何落地落實?一起來看↓↓↓

      本次高中課程修訂的一大亮點是各學科都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下面,結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情況作簡要介紹。

      為什么要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長期以來,宏觀育人目標是明確的,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中觀的學科育人目標比較籠統,造成了在微觀的教學目標中只關注知識學習,容易形成知識學習與學科育人功能的割裂,導致宏觀育人目標、中觀學科育人目標和微觀課堂教學目標有機聯系不夠。針對這一現象,教育部委托有關高校研究提出了跨學科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把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結合學科特點,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轉化為學科育人目標,即學科核心素養。

      確定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思想政治學科是面向高中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修訂組緊緊抓住思想政治學科意識形態屬性強這一特點,經過深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凝練了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4個學科核心素養。4個學科核心素養不是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哲學等學科素養的組裝,而是在內涵上相互交融、在邏輯上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4個學科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是思想政治學科最根本的任務。政治認同就是要培養學生對中國*和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和理性認同,使學生擁護中國*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它素養的內在靈魂和共同標識。科學精神不僅指自然科學學習中應體現的求真務實思想,也指堅持真理、尊重規律、實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學科培養科學精神,就是使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這是達成其它素養的基本條件。法治意識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學科培養法治意識,就是要使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參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是其他素養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公共參與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責任擔當,思想政治學科培養公共參與,就要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樂于為人民服務,積極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履行義務,是其它素養的行為表現。

      通過思想政治學科學習后,期望青年一代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學科核心素養如何落地

      為更好地落實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這次修訂突出強調實踐環節,引導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及自身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理論的真諦,在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行動自覺。

      一是強化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活動設計。通過議題研討、案例分析、實地調研、撰寫小論文等,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和學生活動的主題之中;

      二是辨析式學習過程的價值引領,強調通過范例分析、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提高認識,在探究活動中拓展視野;

      三是倡導綜合性的教學形式,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維度觀察、多途徑探究,進行綜合分析;

      四是廣泛開展系列化社會活動,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將學科內容與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
      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權威解讀在這里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權威解讀在這里”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