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專業 >正文

      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

      更新:2021年11月23日 23:31 大學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學習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隨著國家多中等職業學校招商力度的加強,更多的學生也選擇了報考中職中專學校。但是還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對中職中專的相關信息知之甚少。有這各種各樣的疑問,其中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就是大家比較想了解的一個問題,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

      作者:林樺

      2019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人之多,同比2019年增加16萬人。而教育部最新的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將達到795萬,較2019年新增3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日趨加劇。

      而近年來,因為產業高速發展,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卻尤為突出——被認為是“最有錢途”專業之一。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之下,大學生被認為創業生力軍,人才、技術成為稀缺資源。

      但是,看似欣欣向榮的表象背后,卻埋藏諸多問題。“錢途”背后,高校計算機專業開設、學生扎堆報讀計算機專業的情況也隨之出現。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超過100家高校開設計算機相關專業。而且,這樣一門重實踐的專業,在這一扎堆大流中,問題也開始凸顯。一方面,是師資緊缺、教師自身知識機構老化。更重要的是,學校方面從課程體系內容、教學實踐到教學硬件,都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高校軟件人才培養缺位

      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計算機類專業是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此前有VR領域從業人士便吐槽,盡管硬件發展已經開始呈現產業化,但VR內容、軟件開發人才缺乏的現象卻尤為突出,即便高校計算機類專業尖子生,離產業需求還很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確實如此。目前在高校和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學,尤其軟件教育方面存在諸多挑戰,一是多數軟件實踐類課程無法體現企業主流研發流程與模式,難以培養學生的流程與質量意識;二是課程時間沒有平臺支撐,學生難以了解企業產品研發所需的眾多研發工具;三是教師難以對實踐過程進行有效監督與管理,難以對學生有效評估與改進指導。再者,慕課類課程主要以知識講授為主,難以體驗產品項目研發過程。

      “一個是教育質量的問題,一個是教育結構的問題。”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直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際上都存在著人才培養的結構和質量和社會的需求脫節的問題。

      高校教學模式待完善之外,學生實踐能力的缺乏也備受詬病。同樣以軟件人才培養為例,教學實踐項目開發缺乏工業界主流工具平臺支撐、教師對學生的實踐過程難以即時指導并監管、學生難以培養工業界需要的效率與質量意識、教學實踐案例多是紙上談兵等問題尤為突出。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中職中專學校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云計算風口上,校企聯動加速培養軟件開發新型人才”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