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衛校 >衛校招生 >正文

      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

      更新:2024年06月23日 04:00 大學路

      衛校是衛生學校的簡稱,衛校屬于中職院校,培養醫學類專業的初級型人才,主要教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初中和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考,包括職高、技校、中專同等學歷的同學。近幾年,掌握一門技術性技能是很關鍵的,因此較多同學嘗試就讀衛校,為祖國醫學事業盡一份綿力!但很多同學和家長對衛校的相關信息并不是很了解,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就是大家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接下來,大學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相關資訊,希望在大家報考衛校時提供幫助!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

      學生在報考學校之前,總是想要了解更多學校的信息,大家可以到學校了解,更能直觀的看到學校概、學習氛圍,衛校網給大家收集了徐州醫學院的地址以及乘車路線,供參考.

      徐州醫學院地址 :徐州市銅山路209號

      徐州醫學院乘車路線

      809路(宣武客運站上車——7站——醫學院站下車)

      80路(徐州站上車——8站——醫院站下車)

      徐州醫學院師資力量

      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擁有教職工有5000余人(含直屬附院),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近700人,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雙創團隊”8個,享受*特殊津貼專家22人, 特聘教授6人,江蘇特聘醫學專家3人,入選省“雙創計劃”、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類人才項目近200人次。

      徐州醫學院簡介

      徐州醫科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于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9年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六十年來,學校不斷發揚“艱苦創業、不斷創新、勇于創優”的優良傳統,大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技興校、特色名校、文化鑄?!钡陌l展戰略,堅持“創新型發展”“選擇性優秀”“關聯性拉動”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中心。

      學校占地約1100畝,有3個校區,設18個院系、20所附屬醫院,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4000人, 教職工1300余人。設置27個本科 ,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有臨床醫學、生物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形成了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國家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證有效期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以及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等一批省部級獎項;獲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多項,以及一批省級品牌專業、重點專業(類)、精品課程和教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

      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態。只要心態是正確的,我們的世界就會的光明的。

      徐州醫學院招生動態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相關資訊,想要了解更多衛校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徐州醫學院2022年學校地址在哪里”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