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衛校 >衛校招生 >正文

      商丘學院怎么樣 商丘學院簡介

      更新:2024年06月22日 03:00 大學路

      商丘學院原名河南農業大學華豫學院,2002年由河南農業大學與河南商丘春來教育集團共同創辦,2011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地處“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學院怎么樣 商丘學院簡介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弘德明志、知行合一”的校訓,落實“以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質量為根”的辦學理念,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積淀,學校明確了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確立了建設“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民辦大學”的發展目標。??

      目前,學校占地2829.27畝,建有實驗樓、實訓中心、體育館、綜合運動場、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等設施。學校規劃科學,教學區、行政區、生活區、運動區、休閑區錯落有致、布局合理。校內綠樹成蔭、四季花開,湖面碧波漣漪,黑天鵝在湖中嬉戲,金孔雀在小島上悠然漫步,上千只白鴿翱翔天際遙相呼應……翠堤、涼亭、石雕、假山掩映于綠樹紅花之中,令人心曠神怡,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現有機械與電氣信息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風景園林學院、管理學院、傳媒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商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藝術教學部、春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16個教學單位。設有45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工、農、管、藝、文、教、理、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現有河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河南省重點學科1個,河南省一流課程1門,河南省特色專業2個,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河南省品牌專業11個,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2019年學校被確立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自有為主、外聘為輔、提升素質、優化結構”的指導思想,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穩定而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3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45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146人,雙師型教師和具有行業職業資格、任職經歷的教師369人。教師隊伍中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國家級模范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優秀教師、文明教師、骨干教師等50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31人。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科研成果豐碩,近三年,教師先后承擔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607項,榮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36項,發表學術論文934篇。??

      學校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確立了“1441”培養思路,大力推進“后置訂單班”“四段式能力遞進”“三融合一貫通”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201個,為強化實踐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以嚴謹的治學、穩定的教學秩序、良好的育人環境,保證了人才培養的質量,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近幾年,學校先后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民辦學校”、“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平安校園”、“河南省民辦學校先進辦學單位”、“改革開放四十年河南省優秀民辦高校”、“河南省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高校維穩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園林單位”、“河南省最美大學校園”等稱號。在“校友會2020中國民辦大學排名”中躍居第25位,在河南省同類高校中位列第3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商丘學院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扎根時代沃土,立足中原大地,融入地方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建設國內一流民辦大學的道路上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商丘學院怎么樣 商丘學院簡介”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