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衛校 >衛校招生 >正文

      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

      更新:2024年06月22日 01:40 大學路

      衛校是衛生學校的簡稱,衛校屬于中職院校,培養醫學類專業的初級型人才,主要教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初中和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考,包括職高、技校、中專同等學歷的同學。近幾年,掌握一門技術性技能是很關鍵的,因此較多同學嘗試就讀衛校,為祖國醫學事業盡一份綿力!但很多同學和家長對衛校的相關信息并不是很了解,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就是大家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接下來,大學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相關資訊,希望在大家報考衛校時提供幫助!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

      遵義醫科大學是抗戰勝利后中國*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 省人民*共建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貴州省國內一流學科立項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遵義醫科大學是招錄大專生畢業生的。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于1947年,前身為關東醫學院。1949年關東醫學院并入大連大學,更名為大連大學醫學院。1950年撤消大連大學建制,大連醫學院獨立。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舉校南遷遵義,更名為遵義醫學院。2019年,更名為遵義醫科大學。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珠海校區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多畝,藏書131.84萬冊;下設28個教學院系,開辦30個本科 ,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專任教師1090人。

      院系專業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下設28個教學院系,開辦30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等6個學科門類。

      師資力量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090人,二級教授1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數為855人,碩士生導師807人,*博士生導師11人。學校教師中,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特殊津貼專家31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共6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核心專家共16人;省級教學團隊5個。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7月,學校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省級臨床重點學科9個 、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個、貴州省培育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個。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藥學獲得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臨床醫學獲得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5個。

      教學建設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 個,省級特色專業 3 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項,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4項,貴州省一流大學(一期)重點建設項目(含培育)項目19項,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共3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共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

      在貴州省內,遵義醫科大學是一個數一數二的醫學本科院校,醫術乃仁術也,仁者愛人。對于患者的痛苦,無論肉體的還是精神的,我們都要“感同身受”。缺乏同情心是當不好醫生的,這就苛求我們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文化素養,并多少懂一點心理學。不但能提供合格的醫療服務,還能隨時提供貼心的人文關懷。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相關資訊,想要了解更多衛校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遵義醫科大學還招大專生嗎”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四川省衛生學校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學費

      時間:2024年06月23日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