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

      更新:2020年01月05日 19:45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

      2月2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實行新高考改革了,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這8個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讓學生進行了預選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長注意的是:其中湖北省會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它與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能否從根本解決”選科難“”物理無人考“的難題呢?

      “3+1+2”模式

      那么“3+1+2”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

      “1”是指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即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但不能同時選擇這兩門,具體是按高考原始成績計入總分還是按等級折算成百分制計入總分還未確定;

      “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按等級折算成百分制計入總分。

      之前我們也提到,遼寧省和廣東省已經確認采取”3+1+2”的新模式。

      “3+3”模式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帶來了等級賦分制所導致的學生避考物理的現象。

      為了在增強選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避免棄難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學素養的下降,有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這就意味著我們出現了副主科,因為在物理和歷史這兩門中必須選擇其中的一門,就像語數外一樣必選,只是這里的副主科還可以挑選。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物理和歷史成績都一般怎么辦?

      這里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辦法就是好好學,必須學好,不然考大學還是比較難的。

      很多家長一定會有疑問,為什么新高考改革從最初上海市和浙江省的“3+3”逐漸演化成了今年新實施新高考省份的“3+1+2”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希望在增強選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避免棄難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學素養的下降。

      等級性考試“3+3”的制度設計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帶來了等級賦分制所導致的學生避考物理的現象。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于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部分專家建議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從“3+3”到“3+1+2”,一個看似簡單的改變,對于真正的新高考又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3+1+2”解決了區分度不夠的問題;其次,“3+1+2”加強了物理、歷史兩門學科的學科地位;最后,“3+1+2”新模式的采用,大大減少了高考科目組合方式,簡化了教學結構,學生的焦慮也會隨之減少。

      面對“3+1+2”模式如何選

      從20種組合變為12種組合,學校在師資配備和設班方面的壓力減輕了,但是學生和家長選擇權被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也加劇了選課難度。例如,如果一個專業既不限制物理又不限制歷史,怎么辦?物理和歷史這兩個完全沒有參照性的科目往往會直接對比,這種情況下,除了要考慮專業的選擇之外,學科競爭力,也就是能拿到的分數也需要著重考量,單科的全省排名不再是唯一標準,絕對性的學科優勢更加重要。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對應的物理、歷史二選一的本質,就是學文還是學理的選擇。根據研究與分析:

      (1)競賽班學員要求純理

      (2)重點高中的最頂尖班一定是純文或者純理

      (3)期末考試物理和歷史分數是物理/歷史選擇重要衡量標志

      對于頂尖學生而言,盡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們最終的“自由選擇”也基本會重回純文或純理的組合,而這部分同學主要思考的其實就是文理的選擇。

      那么對于其他高一的同學和家長而言,又該如何選科呢?

      步驟1:先想清楚是要學文還是學理;

      步驟2:弄明白是偏文還是偏理——選物理的話,生物化學留哪個?選歷史的話,政治地理留哪個?

      步驟3:選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選擇可以從擅長的科目(偏理解還是偏記憶);學校的師資、課外培訓機構的師資;高校綜合評測是否考本科目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選科選專業

      1.選科,有哪些重要參考指標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

      (2)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選科并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 門科目要求、有2 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關的選科數據,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種選科組合可報專業、不可報專業的的簡要信息,以供高一學生和家長在預選科時進行參考。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物理、化學、地理三科的組合,將來大學里99.4%的專業都可以報考,但是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只有52.9%。其他的學科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不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在大學專業選擇范圍上都不會太受限。


      選科選學校

      但是選科僅僅只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就夠了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于本科生而言,學校的重要程度很多情況下是要遠高于專業的。要知道,很多專業之所以好,不是專業本身好而是頂尖的大學提供的平臺和資源使這個專業好。因此對于本科生而言,往往學校更重要,而對于研究生而言,專業則更重要。

      那么站在高一看志愿填報院校選擇,我們應該明白院校是存在不同檔次的:

      院校檔次的大致劃分

      第一梯隊:2+6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第二梯隊:一線城市的985、211學校。

      第三梯隊:二線城市的985、211學校。

      第四梯隊:不發達地區的985、211學校。

      第五梯隊:不發達地區的一本院校。

      在進行院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牢記優秀的院校本身所帶來的平臺和氛圍是將來就業和深造的前提,能選更高檔次的院校一定要選;同一梯隊中,則需要考慮城市的差異和行業優勢。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升競爭力

      一是重視語數外三科的學習,夯實基礎,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努力提升學科成績。得語數外者得高考。

      新高考下的語數外成績變得尤為重要,以浙江省為參考,對于最頂尖的學生,“6選3”政策下的綜合成績沒有明顯差距,全省有3000多名綜合滿分的考生,綜合成績沒有明顯區分度,那么最激烈的競爭就必然集中在語數外,語數外考得好高考的分數才會高。

      二是綜合各方因素,確定適合自己的選考科目。

      1.在高一全科體驗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這需要首先是物理與歷史學科的選擇,也就是偏理與偏文兩個方向;其次是**科目的四選二。

      2.做好生涯規劃,在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和**發展需求、客觀環境條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內的各種資訊等的基礎上初步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和職業方向,從而選擇專業發展路徑,在確定大致專業方向之后,再倒推學科組合。

      新高考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新高考強*育的“選擇性”,帶來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以及更全方位的評價機制,意味著同學們除了要努力學習,提升學科成績和綜合素質,提高核心競爭力,還必須從進入高中,甚至更早,便要加強探索和體驗,學會選擇,做好“抉擇”和“規劃”。因此,生涯規劃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無比重要,而提前確立學科的絕對優勢也能幫助我們在新高考賦分制模式下占得先機。

      新高考改革對高二高三的影響

      高三

      新高考改革對現在的高三學生是沒有太多的影響,唯一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在數學上面,因為要迎接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理科數學就會降低難度,文科數學難度加大一點現在還比較難說。未來兩年現行高考政策下的數學考察中,理科數學會比文科數學占優勢一些。

      高二

      現在高二年級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級,為什么這樣說:

      如果高考失敗了怎么辦?

      復讀嗎?

      復讀你就是參加新高考了,你怎么辦?

      如果選擇復讀,你無法像新高考的學生一樣進行主動地選擇更有利更科學的學科組合,你能做的就是繼續選擇全文全理與新高考的學弟學妹們去競爭,競爭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現在的高二是比較尷尬的年級,如果現在不努力,真出現復讀的情況,我們面臨的挑戰會更大,所以對于現在高二的同學來說,我們必須努力,我們沒有退路!

      在此,我們給高二同學的一些建議

      高二這學期有一個學業水平考試,首先成績一般的同學除了把學業水平考試考好以外,還要把目光看遠一點,讀高中為的就是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學。

      高中很大一部分知識點都在高一高二學習完,所以高二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學習比較繁重,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條不紊的做一些學習規劃!

      關于偏科

      大家都知道高考錄取方式還是按照總分從高到低的方式來錄取,哪怕你某科的成績很突出,總分上不去也難考上好大學。對于偏科的建議,在高二還來得及,多回歸課本,做做基礎題,可以用一些知識點梳理的書來梳理一下知識點把自己落下的知識點補上去。

      關于問題

      在高中有很多同學遇見問題不是太愛問老師和同學,特別是膽小的同學,這里我想告訴你趕快改掉這樣的想法,成績好壞是自己的,考上理想大學也是自己的,為什么不問呢?如果遇見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問題積壓,還會影響后面上的新課,長期以往學習會越來越困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問題不隔夜。

      寫在最后:

      做好生涯規劃,在認識自我。預祝各位高考學子金榜題名!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成主流! 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相關推薦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