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寒假的到來,孩子的期末分數、排名又一次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在中國,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幾乎沒有,但絕大部分家長,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卻有失偏頗。無論考得好考得差,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幫助他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今天,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一下:
01
中國家長為什么這么注重分數?
家長狂熱追求好成績的背后,隱含著兩個推理:
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為了證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不免俗套又要舉例一番:
一個小孩6歲才會說話,10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能說他是差生嗎?他叫愛因斯坦。
一個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語只有33分,后來他開了家名叫“新東方”的英語培訓學校。他叫俞敏洪。
一個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第二次數學考了19分,第三次數學才考了79分。他叫馬云。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性舉例,并不代表低分的人有前途。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在自己年齡段里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家長再過分苛求孩子的分數,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績也只能考到班級第15名,卻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過剩的壓力。
試問,你想要一個次次考第一,但沒有周末、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沉默寡言的孩子;還是一個成績中等、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的孩子呢?
在身體健康、心理陽光的前提下,家長再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對待分數的合理態度。
02
分數背后的信息,你分析透了嗎?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么怎樣解讀期末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
第一步
〉
原因1: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復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煉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
第二步
〉
單科成績:
要把前后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蕩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系?)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體成績:
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早戀、網癮、癡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
第三步
〉
有的孩子成績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如孩子空間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游戲,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讓孩子多多大聲朗誦)。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
03
如何回應孩子考的好與不好?
1、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物質獎勵(如給孩子*一套她很久就喜歡的圖畫書)和精神獎勵(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吻)。
雖然孩子是為自己學習,但好成績意味著付出了努力,這種努力值得獎勵。同時獎勵要在合理范圍內,不宜用物質*來誘導孩子養成利益驅動的心理。
2、幫助孩子進一步優化學習方法。問問看:同樣的分數,和別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呢?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復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后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
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復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復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復利于記憶,所以采用零碎時間分散復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分數不理想,怎么解氣怎么說:“榆木疙瘩腦袋!”“一樣的腦袋,你怎么就這么笨!”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這些諷刺,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表面上看他們對父母的諷刺、挖苦無動于衷,其實這種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我說什么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
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現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啊?”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19英語六級考試復習用的什么資料 英語六級考試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時間: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從北京到遼寧朝陽還需要核酸檢測嗎 2021年3月16號離京用不用做核酸檢測
時間: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報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錄取呢 志愿填報后幾天能知道被錄取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廣東有那些高校錄取線是在二批A線的 各省錄取分數線一樣嗎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網上報名及查詢的具體步驟
時間:2024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