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專業 >理科專業 >正文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

      更新:2022年05月18日 08:53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了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

      一、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

      機電體化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

      汽車電子技術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供用電技術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二、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中國綠城、全國文明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一所以水利、電力、機電、建筑、計算機與信息等工科類專業為主,經濟、管理等人文類專業有機結合的創新型高職學院。  

      學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南寧水利學校。1970年,更名為廣西水電學校。2002年,升格為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廣西示范性高職院校、廣西職業教育攻堅示范性高職院校。2018年獲水利部授予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和全國優質水利專業建設點。同年,獲批為教育部第三批、自治區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9年獲批為廣西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  

      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由博士生導師2人、博士7人等組成的443人專任教師團隊,其中碩士以上202人,高級職稱145人。擁有全國水利職教名師7人,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2個、教學名師2人、優秀教師3人。聘請以4名技能大師領銜的602人*教師團隊,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能力強的雙師隊伍。學院開設有8個系2個教學部,54個高職專業。目前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5598人,在校函授生277人。學院建成國家重點專業4個、國家骨干專業3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專業2個,省級優質專業12個、優勢特色專業6個、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6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聯合培養本科人才專業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首批廣西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研究基地1個。主持建設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精品課程17門。2000年經勞動部批準設立水利行業水電職業技能鑒定站,2003年10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確定為三級安全培訓機構,2004年12月設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2007年5月,學院被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南方監管局確定為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辦理點、理論考試點和實操考試點。  

      學院占地總面積約1100.13畝,分為長堽、里建兩個校區,建筑總面積362187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職業氛圍濃厚,教育設施先進。學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大力推進中高職聯合培養試點工作,設立廣西科技商貿高級技工學校和廣西玉林農校兩個中高職聯合辦學點,實現中高職聯合培養高質量發展。聯合243家企事業單位和相關院校,成立了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教育集團,切實保證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深度有序進行;與500多家企事業單位長期穩定合作,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90%以上,多年榮獲“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稱號。  

      半個多世紀以來,從學院走出了八萬多名高技能優秀人才,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和電廠內外,他們中的大多數已成為所在行業的骨干力量,有的還成為了知名專家和領導干部。學院因此被社會譽為“水電人才的搖籃”。  

      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當前,廣西水電學院正朝建成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的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偉大目標,鏗鏘前行,不懈奮斗!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大學路小編推薦: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計劃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報名時間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報名條件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簡章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