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教育信息化2.0下 中西部學子如何搭上現代教育“快車”

      更新:2020年07月06日 16:07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教育信息化2.0下 中西部學子如何搭上現代教育“快車”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教育信息化2.0下 中西部學子如何搭上現代教育“快車”

        “脫貧攻堅”一直是近年年來我國重點推進的工作,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脫貧的關鍵點。**在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扶貧必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在數字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互聯網信息技術成為重要的手段。信息技術可以讓農村的產品走出去,也能讓山溝里的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互聯網與扶貧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撬動脫貧這?“硬骨頭”的有力杠桿。
        
        2020年4月18日,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它與以往的規劃較為不同,其“網絡扶智”、“智慧教育”和“信息素養”三方面的行動更具突破性,體現出教育信息化2.0“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更加注重創新引領”、“更加注重育人為本”的特點。也再一次突出了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實現教育公平上的重要作用。
        
        教育信息化走向 2.0
        中西部改革成為攻堅口

        
        “行動計劃”提出了“教學應用”、“學習應用”和“數字校園”三個全覆蓋,以及“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建設的基本目標,其實質是教育要素在本領域的全覆蓋和廣泛納入社會資源,是從教育內部“小聯接”走向教育與其他各領域的“大聯接”,即實現人與人、人與資源、資源與資源、資源與機構等更更加廣泛和深層的聯結,充分發揮網絡連通、資源流通與教學融通的信息化變革教育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雖然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5%上升到90%、多媒體教室比例從不到40%增加到83%,但是也看到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從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格局來看,東部地區“三全”建設起步較早,基本上已經建成。最后待完成的部分往往是經濟落后、地形復雜等推進困難的地區,中西部地區尤其是以“三區三州”為重點的深度貧困地區,是實現“三全”的關鍵。
        
        據《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顯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國農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學、30個教學點、3所初中,幾乎每一小時,就要消失4所農村學校。中西部農村邊遠地區,交通不便,地理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都成為適齡兒童入學的阻力。
        
        位于中緬邊境上的云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是一個地廣人稀、山巒連綿起伏的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全鄉設有1所九年制學校、24個教學點,183名教師,2417名學生。
        
        由于布朗山鄉居民居住分散,適齡孩童上學面臨山高路遠的困境,最遠的南很教學點距離鄉中小學校有 80 多公里。南很教學點負責人李老師介紹,1 個教學點 75 名學生,辦有一、二、四、六年級,由于低齡走讀和住校都不方便,學校又缺專業教師,學生上好學更是無從談起。教育資源配置捉襟見肘,適齡孩童上學難,在廣袤的大山大河面前顯得無比殘酷。
        
        政企合作攻破難題
        互聯網+教育進入校園

        
        經過多方面研究探索,云南當地*通過互聯網加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與中國移動云南公司西雙版納分公司合作開展有關項目合作后,開始解決了這樣的難題,布朗山的孩子上好學不再是奢望。早在2020年2月,中國移動云南公司西雙版納分公司與勐海縣*簽訂了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教育信息化方案開展長期合作。
        
        隨后中國移動勐海縣分公司與勐海縣教育局簽訂“互聯網+教育合作協議”,在勐海縣布朗山鄉開展全方位的互聯網+和扶貧攻堅信息化推進,從教育產品、校園專網、教育平臺等多個層面系統推進教育全方位信息化,為勐海縣數十所中小學提供一體化教育扶貧信息化解決方案(包括校園互聯網接入、電子白板、教育資源平臺等)。
        
        同時,為布朗山鄉九年制學校 1 所、完小 2 所、數十個教學點提供百兆互聯網專線,實現班班通寬帶;為偏僻教學點集中資源覆蓋中國移動 4G 業務,為全鄉師生、家長提供優質通信服務。
        
        此外,利用教育資源云平臺和“和校園”人人通平臺,為全鄉兩千余名師生、家長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和學習空間服務。并通過班班通寬帶,為學校和教學點接入數十塊電子白板,通過教育資源云平臺與學校電子白板相結合,為貧困地區提供優質教育資源。
        
        消除教育鴻溝
        “和教育”滿足學生多樣需求

        
        孩子們能夠共享優秀教育資源得益于中國移動智慧政企 “和教育”云平臺。類似于布朗山鄉的山區由于各項條件的短板,普遍存在數字教育資源沒有得到應用、信息化教學設施空白、教師資源配置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和教育”功能的應用則能解決一些問題。
        
        “和教育”直播平臺以中小學為切入點,與多家知名教育機構合作,打造名師團隊,為全國各地中小學生提供模擬教學的“大課直播”、模擬家教的“1v1在線輔導”以及模擬學生答疑的“1v1在線答疑”,全面滿足不同學習場景需求。
        
        在業內看來,教育信息化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便捷、高效地向農村和邊遠地區擴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具體體現,是實現“學有所教”目標的重要抓手,是“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有效手段,可以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正如布朗山鄉九年制學校校長巖溫點所說,“通過全鄉互聯網+和扶貧攻堅信息化推進,消除教育鴻溝,教學資源可以從網絡上直接獲取,孩子們也從網絡上了解更多大山以外的世界,外面來的老師也更容易留得住。”
        
        助力教育戰略略落地
        讓貧困學子搭上現代教育“快車”

        
        對于中國移動來說,“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助力國家教育戰略的落地。近年來,中國移動以“服務國家教育均衡戰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目標深度布局教育產業。
        
        在“三通兩平臺”建設方面,中國移動積極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號召,打造覆蓋教師備課、課堂授課、學生學習、教育主管部門決策監管的全業務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全面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建設。
        
        在學前教育領域推出“和寶貝”,以學前教育垂直領域開放平臺為基礎,實現家園互動共育、優質養育教學、園所高效運營以及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同時,在職業教育上,推出“和職教”——掌上黨校(政企黨建宣傳理論學習)、E企訓(企業員工職業教育)、職教云(中高職院校信息化)等產品。
        
        數據顯示,自2014年至今“和教育”云平臺已經覆蓋學校16萬所,覆蓋師生、家長9400萬。“和教育”云平臺全部落地31省,平臺題庫、課本、課件等資源超過1000萬條。尤其在中西部地區,積極推進教育扶貧,助力大批貧困學子搭上現代教育“快車”。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教育信息化2.0下 中西部學子如何搭上現代教育“快車”,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教育信息化2.0下 中西部學子如何搭上現代教育“快車””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