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學理念 >正文

      如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促進教育公平!

      更新:2020年07月06日 13:50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如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促進教育公平!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如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促進教育公平!

      大學路小編推薦:

      教育公平:鄉村學校滿足不了村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全力打贏農村“兩類學校”建設攻堅戰 促進教育公平

      鎮江出臺《意見》 推進教育公平

        城鄉教育一體化如何與時代同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把脈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著眼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事業協調發展的重大決策,在振興鄉村戰略和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8月3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工作情況報告的現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銳由衷地說。
        
        報告內容客觀、反映問題切合實際、下一步重點工作有針對性,是參加分組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們對這份“教育報告”的一致感受。在工作進展和成效面前,委員們同時在思考,該如何看待“一體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與城鎮化進程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怎樣的突破性價值?
        
        “一體化”應更好融入鄉村振興精準脫貧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須融入并且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把握和遵循教育內在的發展規律,將鄉村教育發展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相互聯動,同步推動。”李巍委員說。
        
        李巍委員曾隨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到東西部幾個省份實地調研,對城鄉義務教育資源供給的不平衡、不充分印象深刻。“比如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大班額’和‘超大班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李巍委員認為,城鄉義務教育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統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鄉村要振興,教育應先行,必須把農村教育全面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李學勇委員認為,一方面,教育是鄉村的“精氣神”,對促進鄉村振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把鄉村教育振興放在重要位置,為發展有質量、有特色的鄉村教育創造條件。
        
        李學勇委員援引了一組數據:有研究資料表明,不同層次教育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水平是不同的,本科是300%,初、高中是108%,小學是43%。“教育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可持續性的,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要在精準脫貧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把發展教育貫穿于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全過程,確保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李學勇委員說。
        
        田紅旗委員表示,統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是改變農村和貧困地區教育薄弱面貌、深層次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面對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過程中仍然存在“地方*履責還沒有完全到位”“城鄉教育差距依然明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等問題,田紅旗建議,健全農村義務教育資金保障機制,扭轉義務教育投入“重城輕鄉”的事實,加快落實國家對農村“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在公正分配公共教育資金的前提下,加大對農村教育資金的投入力度。
        
        推動“一體化”跟上城鎮化步伐
        
        “我們應當看到,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人口向城市聚集,優秀教師被高價吸引到城市,單純依靠優秀教師的均等化來提高農村的義務教育水平,可能不是一條走得通的途徑。而優質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優秀教師均等化的問題,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個困難。”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以教師資源為例,點明城鎮化進程加快給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帶來的難度。
        
        列席分組審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縣長圖門以前郭縣為例列舉了一組數據:全縣共有109所村小,其中100人以上的村小僅有19所,10人以下的村小5所,沒有學生的村小9所。
        
        “這些學校學生雖少,但是分布在6個年級,教室設施設備等教育資源仍需要配齊配全,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很大,客觀上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圖門在思考,如何讓村小在城鎮化步伐加快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
        
        “在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過程中要尊重人口的流動變化規律。”鄭功成委員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化率還是偏低的,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42.35%,在75%以上的城鎮化目標下,伴隨著教育投入重點的轉移,屆時要解決75%以上的中國總人口在城市的義務教育問題,都需要重視解決好城市新移民的義務教育問題。“因為人口的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進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鄭功成說。
        
        “當前教育的城鎮化率遠高于人口的城鎮化率,有些地方高出20%以上。”謝廣祥委員建議,在擴大城鎮教育資源、同步建設城鎮學校時,應當充分考慮人口變化和結構問題,適當提高標準,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同時,適應城鎮化趨勢加大編制統籌力度,建立“省管總量、市管調劑、縣管使用”機制,實現縣域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整,建立以教育部門為主、統籌教師資源配制、學校負責崗位聘用的新機制,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一體化”可率先為城鄉二元制破題
        
        “教師輪崗確實能推動教師資源均衡發展,但這種輪崗不應該是短期的,而是真正讓優秀教師下到教師力量薄弱的基層學校。這就需要做好完善的制度設計,在城鄉教師輪崗之前,可否先從城市內或者縣域內的教師輪崗開始?”劉亞聲代表如是提出。
        
        劉亞聲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城鄉二元結構給優質資源流動帶來的難處她有切身體會。她所在醫院有來自上級醫院的對口支援醫生,一般都是半年期限,但實踐中待遇上的差異、醫療設備和水平的差異再加上家庭因素,對口支援的醫生往往在基層醫院“待不踏實”。
        
        李巍委員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基于城鄉二元制的現實問題也亟待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來推動破題,如在國家統一了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且足額發放的前提下,農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經費的保障問題;受教師核編制約,部分村小和教學點存在的理論超編實際缺人的現實問題等。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是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央各部門和各地區統籌協調、通力合作、敢打硬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隨著我國城鄉的發展,城鄉二元制度的現實,也在某種程度上沖淡了我們的努力。”譚惠珠委員認為,雖然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打破制度的壁壘,但在制度改革以前,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協調城鄉義務教育的資源均衡投放,促成城鎮優質教育資源流向鄉村,帶動鄉村義務教育更好地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譚惠珠以城鄉教師輪崗交流為例建議,針對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現行的城鄉教師輪崗交流基礎上,將輪崗交流范圍擴大到省域,并建立省域內城鄉教師的“師友”計劃。“這個計劃不僅讓省級優質教育的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資源,可以下到鄉村輪崗交流,還可以使其與鄉村教師建立師徒傳承關系,將優質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傳遞給鄉村教師。”譚惠珠說。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如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促進教育公平!,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如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促進教育公平!”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