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專業 >正文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

      更新:2022年10月29日 16:50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了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

      一、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

      工會學院

      工會學院前身是工會學系,創建于1984年,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原中國工運學院)最早成立的系,也是學院開展特色學歷教育、干部培訓、工會理論和工會工作研究的主系。建系近30年來,為工會及社會各界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畢業生。

      1992年,工會學系開始招收社會工作專業成人勞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勞動模范和先進人物)本科生。2003年5月,中國工運學院轉制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系改建為勞動關系和工會學系。同年9月,招收社會工作專業第一屆普通本科生。2004年底,根據學科和專業建設的需要,勞動關系和工會學系改為工會學系。2009年3月,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企事業行政文化建設方向)本科專業并入工會學系。2011年6月,工會學系更名為工會學院。

      目前,工會學院開辦有社會工作和行政管理(企事業行政文化建設方向)兩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行政管理(企事業行政文化建設方向)本科專業是我國目前第一個以企事業行政文化建設為方向的普通本科專業。工會學院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500多名。

      工會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能力強、職稱結構合理、敬業勤勉和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24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講師13人。獲得博士學位者14人、獲得碩士學位者7人,博士后1人、在讀博士2人。專任教師中大多數畢業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著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學歷背景,師資力量雄厚。

      工會學院建有一個規范專業的社會工作實驗室供教學使用,并與勞動、民政、社會保障、工會、社會服務、社會福利、企事業、社區、中介機構等相關單位建立了專業實習基地。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成立于2003年,而其專業建設和發展則要追溯到1989年。為了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對人才的需要,1989年中國工運學院(現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建立了勞動經濟系勞動經濟專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這些專業人才目前在全國各地各行業承擔管理工作并發揮重要作用。

        1999年根據教育部高等院校專業目錄,勞動經濟專業調整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勞動經濟系并入工會學系,在此期間,勞動經濟專業為工會理論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3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中國工運學院由成人高等院校轉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為了學院的正規化和長遠發展,成立了公共管理系,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三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本科學生。  

      公共管理系擁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組成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承擔了本系三個本科專業的授課任務。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積極從事科研,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全國總工會、北京市等眾多科研項目,取得了質量較高的科研成果。

        公共管理系全體教職員工對專業建設充滿信心,對教育事業滿懷熱忱。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領導下,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部署,將各專業辦好、辦出特色,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管理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法學系

      法學系組建于1986年,由我國著名法學家、新中國勞動法學科的奠基人關懷教授親自主持創辦并擔任第一屆系主任。二十多年來, 法學系一直以勞動法為專業特色,著重勞動法的教學和研究,為社會和各級工會培養了大批勞動法律專門人才。自2003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后,經教育部批準開始招收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方向)專業的本科生,成為全國唯一以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為專業特色的本科專業。法學系秉承保持法學學科體系完整,遵守法學本科教育通則,突出勞動法專業特色的指導思想,確定培養法律特別是勞動法律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 2007年、2008年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方向)專業被確定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經濟管理系

      經濟管理系其前身是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企業管理教研室。1984年,經全國總工會決定并經國家教委批準,全總干校改制為中國工運學院,企業管理教研室改建為勞動經濟系,并于1996年開始招收成人本科生。1998年,勞動經濟系與外經貿系合并,改名為經濟管理系,共設立工商管理、財務會計、經濟貿易、經濟學四個專業。2003年5月,中國工運學院轉制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后,經濟管理系先后開設了工商管理、經濟學和財務管理三個普通本科專業,目前有在校生700余人。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培養復合性、高素質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構建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學校開展了輔修第二專業(學位)教育。該項工作已在財務管理專業進行試點。

      經濟管理系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立足于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經濟管理人才和財務管理人才。最近三年,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就業質量較高,學生畢業后的去向主要是在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攻讀碩士學位、各級*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等。

      勞動關系系

      勞動關系系建于2005年1月,前身是工會學系。勞動關系系是學校開展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勞動關系研究的基干系,是全國首家被教育部批準設立勞動關系普通本科專業的學系。目前,勞動關系系設有兩個普通本科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和勞動關系專業,在校本科生近600人。

      勞動關系系擁有一支專業扎實、經驗豐富、結構比較合理的教師隊伍。學系師資力量雄厚并充滿朝氣,一批在社會和學術界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在該系任教。全系現有教職員工24人,其中教師19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均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博士13人。

      勞動關系系下設兩個教研室,即勞動關系教研室和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兩個研究所,即勞動關系研究所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本系承擔著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和本科、專科及成人教育等多層次的教學任務。其中,勞動關系教研室一直是學校勞動關系領域教學研究的主力,在勞動問題、勞動者權益保障和工會問題研究方面以及勞動關系領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特色和優勢。

      2008年以來,勞動關系系在人才培養、學科和專業建設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第一項進展是2008年10月勞動關系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一類第三批特色專業建設點;第二項進展是2009年7月,由本系牽頭建設的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經評審專家現場考察和評審,獲評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第三項進展是2011年勞動關系專業獲評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第四項進展是公共管理(勞動關系方向)專業碩士獲試點建設單位資格,即將招生;第五項進展是2012年7月,本系參與建設的學校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綜合實驗教學中心經教育部評審專家評審,獲評高校十二五時期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

      勞動關系系與海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頭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甘家口街道、北京建工集團、北京二商集團等單位簽約建立教學實踐基地,教學實踐基地在接待學生參觀訪問、實習實訓乃至促進就業方面已經發揮了顯著作用,成為了與課堂教學并重的第二課堂。

      本系教師參與編寫的國家職業標準勞動關系協調員于2008年3月公布,本系教師亦廣泛參加了相關培訓教材的撰寫工作。這項工作的啟動為今后專業學生的培養以及職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本系非常重視學生的科研工作,將學生科研作為一項重要的能力建設納入專業培養方案。2011年度學生科研立項共13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優秀本科學生創新項目共6項、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共2項。學生發表論文共7篇,計劃出版2005-2008級兩專業學生優秀畢業論文。本系隆重舉辦了首屆北京市模擬集體談判大賽,召開了兩屆大學生勞動關系論壇,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系學系簽約,促進師生互訪交流。

      本系2012屆畢業生共162人,其中勞動關系專業52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110人。全系就業率為99.38%: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99.09%,勞動關系專業為100%。

      勞動關系系將以學科建設為主導,以高質量教學和高水平科研為中心,以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學科特色和優勢專業建設,近期目標是2013年開展公共管理(勞動關系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中長期目標是把勞動關系系建設成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勞動關系專業教學和科研基地。

      文化傳播學院

      文化傳播學院前身為建立于1982年的學院基礎部文化教研室。1994年,文化教研室轉入工會學系成立公關文秘專業,開始招收公關文秘專科學生。1998年,該專業并入職業教育學院繼續招生。2000年,專業調整進學院英橋職業教育學院,同時專業與所合一,成立中國文化與傳播研究所。2003年增設文化傳播專科專業,與文秘專業同時招生。2004年底,學校為適應開展普通本科教育和文化傳播研究需要,而設置文化傳播系。本系的創建,為學校提升文學藝術素質教育與研究、文化傳播研究和培養文藝、新聞人才,奠定了厚實的基礎。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漢語言文學本科、新聞學本科兩個專業并招生。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公共事業管理(文化藝術管理方向)本科專業,并于同年招生。2009年,文化傳播系升為文化傳播學院,并經教育部批準增設戲劇影視文學本科專業,這是我們學校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藝術類本科專業。09年3月,李雙院長*中國職工音像出版和中國職工電化教育中心負責人,從而擁有了全高清設備的400平米演播廳以及諸多先進的電視*后期設備,以之作為實驗教學基地,為本院學生教學實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09年4月,文化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專業順利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專家評審。迄止今年,本學院現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戲劇影視文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藝術管理方向)四個本科專業。 文化傳播學院盡管歷史不長,但師資優秀,工作勤勉,嚴謹負責,業績突出。20多年來,學院教師在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績。07年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獲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08年教學團隊獲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稱號。截止到2012年,學院教師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5項,北京市教改項目1項,全總重點課題5項。 現在,文化傳播學院共有41名專職教師,教輔工作者5人。獲得博士學位者29人、獲得碩士學位者12人,*教師13名。這些教師學養深厚,工作負責,德才兼備,具備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其專業背景涵蓋文學、語言學、新聞學、傳播學、藝術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有些還是該專業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自09年起,學院介入中國職工電教中心、中國職工音像出版社、《中國工人》雜志社的管理,并與中央教育電視臺、全總宣教部、國際部、《工人日報》、中國工人出版社,以及許多大型企業集團的文化、宣傳和教育部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教學實踐的聯系,為建立產、學、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傳播學院全體教職工,對學院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使命感,將嚴格履行職責,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和學院部署,將本學院各專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5年成立的一個教學部門,而其專業建設和發展則要追溯到1984年。早在1984年,學院就創辦了勞動保護管理系,并于1985年招收了勞動保護專業第一屆大專班學員,這在全國是比較早的。2002年學院開始招收高職學生,根據教育部高等院校專業目錄,勞動保護專業更名為勞動安全衛生專業,將培養目標定為培養懂法律、會管理、有技能的勞動安全衛生的專業人才。由于本專業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和明確的培養目標,得到各方面的首肯,在國內職業安全衛生界有一定社會影響。已畢業的勞動安全衛生專業高職學生走向社會后,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2005年9月,安全工程系設置安全工程本科專業,其專業方向為勞動安全管理,從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角度,以勞動者的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問題作為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學、研究方向。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僅包括勞動安全問題,即傷亡事故的預防、控制,而且包括勞動衛生問題,即職業危害、職業病防治等內容。可以說,在國內眾多的安全工程本科專業中,我校安全工程專業是唯一一個以勞動安全衛生體現自身專業特色的。特別是考慮到目前我國職業危害相對嚴重,職業病發病率逐年增加,職業衛生工作亟待加強,而職業衛生方面的專業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2010年安全工程專業設置職業衛生方向,加強職業衛生問題的研究和增設職業衛生方面的課程。這樣,安全工程專業培訓的人才符合我國將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的監督管理模式,也與國際上安全與健康一體化的管理體系相吻合。

      此外,安全工程專業還設置了公共安全管理方向。2006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做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將公共安全列入十一五重點研究領域,*為公共安全理論研究提供了政策與制度上的大力支持。隨著公共突發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各級*應對公共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面臨挑戰,亟需大量公共安全管理專門人才。由于我國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培養嚴重滯后,不能適應公共安全科技發展的需要,造成目前處理公共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和經驗明顯不足。安全工程系主動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在勞動安全管理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又設置了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養從事公共安全技術、公共安全管理的專門人才。這是目前國內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唯一一個專業發展方向。2007年9月已招收首屆安全工程專業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本科學生。可以說,該專業方向的設置,意味著我院在專業發展和擴大就業上贏得了先機。

      2010年,安全工程專業實行新的招生和教學模式,即招生時不分專業方向,本科一年級統一安排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進入二年級后,開始按專業方向進行教學,學生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勞動安全管理方向、職業衛生方向、公共安全管理方向)進行相應的專業學習。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高職學院)是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三位一體辦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專門機構。作為普通本科院校中開設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高職學院共享本科教育的優秀教學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具有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獨立的教學和實訓設施,高職優秀畢業生有機會升入本校本科相關專業繼續深造。

      高職學院現設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語、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控技術、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方向)、主持與播音等七個專業,其中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方向)專業和主持與播音專業為校企合作的共建專業,旨在依托企業在應用實踐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就業資源,結合學校在理論教學和管理上的優勢,共同培養相關行業的優秀人才。

      高職學院具有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全部具有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專業課教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共享本科優秀師資,同時長年聘用國內相關行業高級技術專家擔綱應用技能課程的教學,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效果。學院建設有酒店實訓模擬實驗室、餐飲模擬實訓室、語音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數控實驗車間、專業CAD、CAM實驗室、服裝實訓車間、靜物室、立體剪裁室、服裝專業工作室、形體訓練室、化妝室等20多項專業實訓設施,以滿足實訓教學需要。

      高職學院一直堅持教書與育人并重的培養原則,旨在培養學生從事具體職業的綜合職業能力,在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重視學生個體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教學管理上科學合理,根據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行業的發展及時完善各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用于指導教學;課程設置上寬專結合,既面向就業,又兼顧職業生涯發展的綜合需求;學生管理上既嚴格又體現人文關懷,形成了專職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全員參與的學生管理隊伍,為學生的大學生活提供全面的指導。

      高職學院積極拓展國內外的交流和合作,積極與日本、法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赴國外繼續深造,就業和夏令營等進修和學習機會。酒店管理專業依托北京春暉園溫泉度假酒店為基地,開展工學結合模式的合作辦學。

      高職學院學生社團組織健全、學生課外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學生展示個人才藝、培養興趣愛好和拓展綜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高職學院在全校性(包括本科生參加)各項文體活動及競賽中一直名列前茅,體現出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素質。

      高職學院歷年就業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后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和社會的贊譽。

      高職學院將按照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的統一部署,依托本科教育的基礎優勢,突出高職學院的辦學特色,研究高職教育的類型、特點,探索高等職業教育的規律,堅持把教學質量、技術特色、能力培養放在重要位置。我們的目標是:把高職學院辦成與企業聯系密切、在行業影響較大、畢業生受到普遍歡迎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二、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8年,系山西省教育廳直屬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座落在全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上黨古城--長治市,位于長治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處太焦鐵路及長太、長邯、長晉高速公路之樞紐,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 ? ?

      ?學院固定資產總值1.2億元,教學儀器設備價值6200余萬元,圖書館藏書32萬余冊,運動場地1.8萬余平方米。校內建有6大專業實訓中心,校外“科研、實習、就業基地”300余個。學院現有教師3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70余名,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的教師120余名,講師、實驗師和工程師等中級專業技術人員近200余名,山西省“雙師型”教學名師、優秀教師15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三晉技術能手”獲得者2名,省教育廳聯系的高級專家9名。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有來自26個省、市、區、11個民族的在校生近7500人。 ? ? ??

      三、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相關文章: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費多少錢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費貴嗎

      ...查看更多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重點學科

      ...查看更多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

      ...查看更多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有哪些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