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專業 >正文

      九江學院院系有哪些 九江學院院系設置

      更新:2022年11月04日 10:00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了九江學院院系有哪些 九江學院院系設置,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九江學院院系有哪些 九江學院院系設置

      一、九江學院院系設置:

      寧夏大學學院及本科專業設置

      英語
      日語
      *語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學
      會計學
      市場營銷
      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農林經濟管理
      電子商務
      數學計算機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物理電氣信息學院 物理學
      電子信息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通信工程
      網絡工程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應用化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藥工程
      材料化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資源環境學院 環境科學
      地理科學
      地理信息系統
      房地產經營管理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農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
      森林資源與游憩
      植物保護
      園林
      園藝
      林學
      草業科學
      動物科學
      動物醫學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交通運輸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城市規劃
      建筑學
      土木工程
      農業水利工程
      交通工程
      工程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
      教育科學學院 應用心理學
      教育技術學
      小學教育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音樂學院 音樂學
      舞蹈學
      美術學院 美術學
      藝術設計
      國際教育學院  
      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遠程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獨立學院)  

      二、九江學院簡介:

      九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01年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創辦的但福德醫院護士學校,現辦學體制為“省市共建、以市為主”。 學校坐落在長江中下游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地處贛、鄂、湘、皖四省交界區域,位于廬山之麓、長江之濱、鄱陽湖之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學院的靈氣,尤其是具有千年歷史、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白鹿洞書院,更為九江學院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占地2850多畝,現有主校區、潯東校區、廬峰校區、南湖校區、八里湖校區五個校區。2018年,在九江市委、市*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現有教育資源,投資近20億元在主校區東側新建占地1387畝的新校區和占地200畝的高端人才公寓,2021年9月投入使用。現有校舍面積105萬平方米。下設22個二級學院,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1所附屬口腔醫院。2019年招生的本科專業77個,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4萬余人。現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生物科學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際貿易、凝聚態物理、植物學、材料加工工程、旅游管理、化學工程與工藝、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中國古代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會計學等省級重點學科。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大會以及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堅持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立足九江,面向江西,輻射全國,為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校由楊叔子院士擔任名譽校長,潘際鑾院士擔任校學術委員會主任。現有教職工2544人,其中專任教師1916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省*特殊津貼12人;入選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4人;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1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50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6人。學校聘請了袁隆平院士、程天民院士、嚴陸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為名譽教授,128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和客座教授。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信息技術樓、田徑運動場和室內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等分布于各個校區,計算機網絡覆蓋全校,全面實現了教學、科研和辦公管理的網絡化和校園生活一卡通。圖書館設有1個主館和4個分館,共藏紙質圖書317萬余冊、電子圖書200余萬種,有中外文數據庫108個。建有22個各級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其中有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中央與地方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及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建有廬山實習基地等校內外實習基地290個。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94億元。 學校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學創新團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等35個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以及223個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會計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分別列入省一流優勢專業、特色專業建設行列。“十二五”以來,共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12項。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全員育人,積極探索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深入開展以創新創業、好習慣、國學素養等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教育”。建立了“五三二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抱團創業、集群創業、無縫創業、多樣創業、新式創業等特色,得到江西省委、省*領導的充分肯定,并榮獲“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示范單位”稱號。注重發揮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精心打造“濂溪講壇”文化品牌,先后邀請國內外17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做客講壇,該講壇獲評“江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深入開展讀書月、國學經典誦讀、科技文化節等精品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打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品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類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學校實施特色化發展戰略,堅持文理工醫多學科協調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打造特色優勢學科集群。依托九江地區廬山、長江、鄱陽湖獨特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深入推進“山江湖”學科群建設工程,辦學特色和優勢日益彰顯。2016年,學校被列為江西省“十三五”期間擬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積極推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申報工作;依托“學科聯盟”,與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贛南師范大學簽訂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從2016年起開展“聯合招生、獨立培養”工作,已先后獨立、聯合、合作培養研究生215人。 學校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有江西長江經濟帶研究院、柬埔寨研究中心、廬山文化研究中心、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中心、長江中游城市群與昌九一體發展研究中心、沿江產業開發研究中心、國際農村醫學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與學科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學校現有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柔性引進了耶魯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等多個高端學術團隊。“十二五”以來,學校共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6項;榮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三等獎各3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23項;獲批國家授權專利376項。 學校始終以弘揚傳統文化、服務地方發展為使命,深入推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重大戰略需求,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優勢。同時,學校作為國家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高校,積極開展“卓越醫生”和“卓越工程師”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學科技園入園企業近100家,得到了江西省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學校努力承擔文化傳承創新使命,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托以廬山為地標的優秀文化資源構建學科群,形成了以廬山文化研究、陶淵明研究、陳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與研究等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團隊,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廬山文化傳承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江西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創建了江西省高校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先后組織召開世界名山學術研討會、長江公共外交高峰論壇、鄱陽湖高層論壇、陶淵明國際學術研討會、陳寅恪學術研討會、首屆中柬友好關系學術研討會和農村醫學教育國際研討會等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得到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與好評。 學校持續深化對外合作交流,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積極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韓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芬蘭、日本等10多個國家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交流關系,聘請外籍教師和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組織學校師生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深入拓展漢語國際推廣和華文教育。積極創辦海外孔子學院,與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和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分別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2009年12月,時任*中央*、國家副主席*出席了柬埔寨孔子學院揭牌儀式,并譽之為“中柬人文交流的里程碑”,柬埔寨孔子學院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孔子學院之一,先后3次獲評“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獎”,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納入“全球示范孔子學院”建設行列。持續拓展留學生漢語、臨床醫學等專業教育,現有來自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等21個國家407名留學生在校學習。 學校堅持“依法治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方針,積極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持續加強內涵建設,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先后獲得“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教育后勤新科技應用領跑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漢語國際推廣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學子中涌現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大批行業領軍人物和優秀人才。 聚廬山靈氣,蘊長江波瀾,展鄱湖浩瀚。邁入新時代,九江學院將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大會精神,始終堅持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和以服務地方為重點的應用型特色化辦學之路;全力推進校區教育資源整合與新校區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與申報、上收省屬省管“三大歷史性工作”;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與服務社會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工作效能和綜合辦學實力,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豪情滿懷揚帆起航,為建設“特色鮮明區域領先的綜合性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三、九江學院相關文章:

      九江學院學費多少錢 九江學院學費貴嗎

      ...查看更多

      九江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教師配備如何

      ...查看更多

      九江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 九江學院有哪些重點學科

      ...查看更多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九江學院院系有哪些 九江學院院系設置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九江學院院系有哪些 九江學院院系設置”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