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湖南有支留守兒童舞龍隊 留守孩子一樣快樂!

      更新:2020年06月07日 20:18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湖南有支留守兒童舞龍隊 留守孩子一樣快樂!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湖南有支留守兒童舞龍隊 留守孩子一樣快樂!

      或翻,或騰,或躍,或揮,或滾。2月21日,正月初六,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神崗村活動中心熱鬧非凡。一條白龍在龍珠的引領下,隨著鼓點上下翻飛,展示各種動作,引得一旁觀看的游客連連喝彩。

      “孩子們從除夕一直表演到正月初六,不僅傳承了文化,還帶動了村里的旅游,尤其是在除夕晚上的千人百家宴和大型龍燈會上一展風采。”村主任李昌洞說。

      江華縣大路鋪鎮神崗村是典型的平地瑤聚居區,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舞龍、打瑤家拳的傳統習俗,已有500多年歷史。目前,當地已經把這些項目作為青少年必學項目。

      “去年暑假,村里組建了這支15名留守孩子組成的少年舞龍、瑤家拳隊,他們中最大的15歲,最小的7歲,平均年齡13歲,大多是留守兒童。”村民李昌本說。在去年盤王節推出的瑤家民俗龍燈會上,經過3個月訓練的少年舞龍隊首次走出村子,為全國各地游客表演古法舞龍。

      15歲的李井武當時第一個報了名,目前是少年舞龍隊的引珠人。“一定要有力,要有精神,這樣才能顯出活力來。”正說著,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個作揖拜年的動作,便開始有板有眼地講解。

      常年留守在家,缺少父母陪伴,李井武曾經沉迷于*游戲中。參加舞龍、瑤拳隊后,他變了不少,不僅愛上了舞龍,還學會了責任擔當。”教練李忠輝談起李井武的成長高興不已。

      舞龍、練拳之余,孩子們還學習如何畫龍、做龍。白龍龍頭、龍節、龍尾均用竹筐扎成骨架,蒙上白布,再用剖成四分之一塊的竹片繪上栩栩如生的龍鱗。李忠輝介紹:“一條白龍全身有上萬條龍紋,都是孩子們一片一片用竹片蘸著墨蓋上去的。”

      龍頭重約8斤,整條龍約重50斤,龍身共11節,長24米。“孩子們每天都訓練,沒有毅力是不行的。”他們都已經掌握了舞龍的精髓,有板有眼,動作嫻熟,深受村民喜愛,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

      “第一次看到孩子們舞龍,震撼,也感受到了留守孩子的快樂。”從廣西隨男朋友回村里過年的小林如是說。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湖南有支留守兒童舞龍隊 留守孩子一樣快樂!,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湖南有支留守兒童舞龍隊 留守孩子一樣快樂!”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