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從內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愛心

      更新:2020年05月28日 20:19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從內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愛心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從內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愛心

      10月6日,歷時6天,經過3000余公里的跋涉,北方新報記者與愛心人士一行,終于到達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安多縣扎仁鎮果組小學,見到了那里可愛的師生以及來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支教老師楊早龍。歷時近1個月的愛心行動,在這次溫暖的相遇中畫上圓滿的句號。

      艱苦的行程

      9月30日14時30分許,3輛愛心車、同行14人沿著京藏線從呼和浩特出發了。雖然事先對此次愛心之旅的困難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由于車輛和路況等諸多原因,10月4日,愛心車隊行進到青海省格爾木時,只剩下1輛車、5個人。10月4日晚,進藏5人召開會議重新規劃了路線——小組中兩位女士當晚乘坐火車趕往西藏那曲,其余3人開車進藏。

      艱苦的行程從10月5日開始。當日7時,天還沒亮,開車進藏的3位成員從格爾木踏上了進藏的109國道。本以為提早出發可以避開車輛進藏高峰期,可事實上在這條向西藏運輸物資的交通要道上,車輛大都是起早貪黑地跑,而且以大車居多。愛心小組的成員都沒有開車進藏的經驗,也從未遇到過如此之多的往來大型車輛,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行程之艱難可想而知。

      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那曲,800多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3人走了近17個小時。

      當開車進藏愛心小組成員跋涉在行進途中時,乘坐火車抵達那曲的另外兩人正在忍受著高原反應對她們身體和意志的雙重打擊。兩人于10月5日6時許抵達那曲,入住那曲后,高原反應開始。雖然服用了高原安,但是來自北京的愛心人士呂雪蓮高原反應仍然特別劇烈,從上午一直嘔吐到下午,四肢無力,一直昏睡。

      23時多,5人在那曲縣會師。大家溝通后,勸呂雪蓮放棄第二天去果組小學,但是她并沒有接納大家的建議。10月6日,她拖著沉重的雙腿,忍受著高原反應的折磨,踏上了她的愛心之旅。

      遠方的問候

      經過前一日17個小時的跋涉,加上嚴重的高原反應,進藏小組5人早已疲憊不堪,但我們仍然強打精神,按計劃于10月6日前往果組小學。這所學校在百度地圖上搜索不到,楊早龍通過微信給記者發來了位置,我們于當日8時30分出發。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楊早龍給記者發來十幾條微信,詢問到哪里了,記者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急切期盼。一個半小時后,在扎仁鎮的公交站牌前,記者看到了楊早龍的身影。他帶著愛心小組到了果組小學,老師們正在校門口迎接,隨后將我們迎到小會客室,倒上醇香的酥油茶,又端上果條和風干肉,熱情地招呼大家喝茶吃東西。

      正喝茶的時候,外面響起了廣播聲,原來是上午課間操時間。趁著這個時間,記者一行給孩子們分發了帶來的糖果和零食,孩子們排成隊領取這些小禮物,特別地開心。由于車上能夠帶的物資有限,募集的大量物資都是通過郵寄送達的。我們能夠帶來的除了一些零食,還有呼和浩特錫林南路小學二年級七班的孩子們寫給果組小學二年級小朋友的信。

      把信發到孩子們手中時,我們發現二年級的7名學生中,只有久杰一人能完整地朗讀信的內容,其他孩子的漢語水平還不能順暢地閱讀。于是同行的愛心人士給孩子們一一朗讀了來自呼和浩特市的小朋友的問候。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這一封封的信,仿佛是一扇扇打開外面世界的窗戶。

      特殊的家訪

      跟學校的師生們一上午的互動過后,記者提出想去一年級一位小朋友家家訪。在這次公益活動發起后,內蒙古能源發電金山熱電有限公司設備黨支部跟記者聯系,表示想要資助一到兩名安多縣的困難家庭的小學生,委托記者了解當地學校的具體情況。記者向楊早龍轉達了這個想法之后,楊早龍和尼夏校長專門去這個孩子家進行家訪,并向記者反饋了情況。

      10月6日11時許,記者一行再次對這個家庭進行家訪。媽媽格桑德慶正忙著做家務。通過老師的翻譯,記者了解到格桑德慶的丈夫離開了這個家庭,扔下了3個孩子。3個女兒最大的八歲,在果組小學上一年級,其余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1歲。全家人的生活都靠她66歲的老父親當村醫每個月1400多元的收入來維持。格桑德慶還有個智力障礙的弟弟需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很困難。雖說現在國家政策好,孩子上學不需要花一分錢,對他們這個困難家庭還有很多政策和資金上的照顧。可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格桑德慶也沒有收入,所以他們家特別需要幫助。聽說遙遠的內蒙古有人愿意幫助他們,格桑德慶十分高興。

      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們仍能感受到格桑德慶和她家人的淳樸熱情,喝過酥油茶和酸奶后,我們與他們告別,回到學校。

      溫暖的行動

      9月11日,本報刊發《支教老師楊早龍:請幫幫這些孩子!》,報道了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安多縣扎仁鎮果組小學支教的呼和浩特小伙子楊早龍為1708名安多縣小學生求助的故事。安多縣位于藏北高原山川地區,海拔4700米以上,嚴寒干燥氣候惡劣,藏族同胞占人口比重96%以上。那里的孩子缺少過冬的衣物和文體用品,楊早龍了解到安多縣13所小學的基本情況后,向家鄉人民發出呼吁:請幫幫這些藏族小朋友們!連日來,楊早龍的呼吁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烈回應,愛心人士的溫暖行動持續進行。

      截至目前,內蒙古愛心之家公益協會為扎仁小學的340多名小學生郵寄了冬季衣物和文體用品;托縣云中夢愛心公益協會為色務小學的56名小學生郵寄了冬季衣物和文體用品;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烏海分公司為崗尼小學的87名學生郵寄了羽絨服、毛毯、帽子手套及文體用品;阿拉善大潤志愿者協會為多碼小學的86名學生郵寄了冬季衣物及文體用品;呼和浩特市藍哈達愛心公益協會為碼曲小學的141名學生籌措物資;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錫林南路小學和賽罕區南門外小學的師生們為果組小學的40名學生提供冬季衣物及文具。

      另外,還有九三學社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委員會、呼和浩特紫丁香之愛公益組織正在積極組織愛心活動。內蒙古信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藝術翼家少兒藝術培訓機構、內蒙古藝術學院后勤處直屬黨支部等單位為安多縣的小學生捐贈衣物、購*物資。安多縣的13所小學已經全部收到來自內蒙古的物資幫助。

      果組小學校長尼夏告訴記者,從九月中旬開始,來自內蒙古的物資陸續抵達縣城,各個學校的老師分別領取了自己的物資,分發給孩子們。孩子們收到衣服和文具,還有內蒙古的小朋友們寫給他們的信后,都特別地高興。

      10月6日,在學校跟老師們吃過一頓簡單的午餐后,記者一行就要告別果組小學了。尼夏校長和老師們再次給我們獻上哈達,歡迎我們以后經常來學校做客。在依依不舍中,我們踏上了歸程。

      【記者手記】

      西藏之行,是一次心靈和身體的巨大考驗。這次公益活動,讓我們認識了很多朋友,也收獲了頗多感動。從接聽無數的熱線*、接受一批又一批的物資、參加各種單位的募捐活動、與志愿者們一道打包郵寄物資……歷時1個月的愛心行動,我們累并快樂著。見到楊早龍和孩子們的那一刻,我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西藏有一句話,叫做“遠不過阿里、苦不過那曲”,那曲的苦,更多地是自然原因造成。沒有經過路途遙遠的跋涉、沒有經歷過高原稀薄空氣的考驗,就無法理解那曲的孤獨。希望,這次公益活動,搭建的是一座橋梁,連接的是西藏和內蒙古的友誼。

      離開果組小學后,在拉薩藥王山下的佛堂里,我點了一排酥油燈,為所有關注和支持這次活動的愛心人士祈福,也為安多縣的師生們祈福。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所有美好的心愿,會因為愛心與善行而實現。再見,那曲!我們的友誼長存。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從內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愛心,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暖心3000公里:志愿者從內蒙古到西藏跋山涉水送愛心”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