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正文

      各院校招生代碼排名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

      更新:2023年01月14日 11:18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各院校招生代碼排名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各院校招生代碼排名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

      中山大學的代碼是:10558

      中山大學(Sun?Yat-sen?University,?SYSU),簡稱“中大”,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

      是教育部和廣東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山大學已經成為 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 ,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蘇州大學代碼是多少?

      蘇州大學代碼是10285,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簡稱“蘇大”,坐落于江蘇省蘇州市,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等。

      蘇州大學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東吳大學,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也是中國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東吳大學的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的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復名蘇州大學。其后,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并入蘇州大學。

      一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蘇大人始終秉承“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之校訓,堅守學術至上、學以致用,倡導自由開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堅持博學篤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獨立之人格、社會之責任”的模范公民,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社會輸送了50多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包括許德珩、周谷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趙樸初、錢偉長、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奧、鄭辟疆、楊鐵梁、查良鏞(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棟梁和社會名流;談家楨、陳子元、郁銘芳、宋大祥、詹啟敏等30多位兩院院士,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歷史

      1950年,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1941年創辦)、江蘇省立教育學院(1928年創辦)、中國文學院(原無錫國學專修學校,1927年創辦)合并組建蘇南文化教育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12月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接收東吳大學相關檔案,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

      1982年,江蘇師范學院復名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1995年,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03年創辦)并入蘇州大學。

      1997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03年創辦)并入蘇州大學。

      2000年,蘇州醫學院(1912年創辦)并入蘇州大學。

      2012年2月,經江蘇省人民*批復同意,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并入蘇州大學。4月7日,蘇州大學研究生院掛牌成立,成為教育部宣布取消研究生院設置行政審批之后由高校自主設立的首個研究生院。

      師資力量

      截止至2020年12月,全校現有教職工5254人,專任教師3464人,其中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院院士,7位發達國家院士,30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1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位“萬人計劃”杰出人才,10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6位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等各類國家級人才260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已初步形成。

      學科建設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兒科學專業;設有132個本科專業,5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0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12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含2個培育學科),5個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15個“十三五”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物質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重點學科:紡織工程、內科學(血液病)、放射醫學、外科學(骨外)

      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放射醫學、內科學(血液病)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紡織工程、檔案學、物理學、軟件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放射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新聞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納米材料與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紡織工程、臨床醫學、藥學、服裝與服飾設計

      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二期):政治學、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特種醫學、設計學

      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法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體育學、系統生物醫學

      “十三五”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統計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教育學(培育)、畜牧學(培育)

      省品牌專業:法學、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紡織工程、臨床醫學、歷史學、化學、金融學、藝術設計

      省級特色專業:會計學、檔案學、生物技術、通信工程、放射醫學、運動人體科學、英語、化學工程與工藝、護理學、行政管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學生成績

      蘇州大學將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具備責任感、創新性、應用性和國際性的卓越型人才為定位,以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為指導,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夯實專業基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積極深化人才培養系統化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納米科學技術學院被列為全國首批17所國家試點學院之一,成為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特區;學校設立了2個書院,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其中敬文書院定位于專業教育之外的“第二課堂”,唐文治書院在“第一課堂”開展博雅教育。近年來,學校學生每年獲得國家級獎項200余人次。2013年我校成功舉辦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并以團體總分全國第二的成績再捧優勝杯;2018年,我校在“創青春”創業大賽專項賽中獲得金獎1項,銅獎2項。在近四屆奧運會上,陳艷青、吳靜鈺、孫楊和周春秀四位同學共獲得了“五金一銀一銅”的佳績,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特別致信表示感謝。

      學術科研

      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3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江蘇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4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4個省部級哲社重點研究基地,3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臺,5個省部級工程中心。

      學校實施“頂天立地”科技創新戰略,科研創新工作取得累累碩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領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45項,其中藝術學重大項目1項、藝術學年度項目3項,位列全國第5位;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立項數14項,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4項。自然科學領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1項,國防重大項目1項;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20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第一合作單位),第八屆樹蘭醫學獎1項,第三屆“科學探索獎”1項;23人次入選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20年全年發表三大檢索論文4774篇,其中SCIE收錄3085篇,授權知識產權1390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681項、國際專利授權29項,實現知識產權轉讓和許可使用210件。此外,蘇州大學還入選科技部、教育部首批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試點高校。

      學術資源

      學校圖書資料豐富,藏書超500萬冊;擁有豐富的中外文數據庫資源,電子圖書215萬余冊,電子期刊192萬余冊,電子學位論文1225萬余冊。學校主辦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育科學版和法學版三本學報及《代數集刊》、《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中國血液流變學》和《語言與符號學研究》等專業學術期刊。其中,《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近年來,刊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權威二次文獻轉載摘編,其轉載量一直位居綜合性大學學報排名前十。2018年,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教育科學版)雙刊同時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時入編北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來源期刊,《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和《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為CSSCI擴展版(2021-2022版)來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蘇州大學先后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18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學校每年招收60余個國家或地區的留學生3000多人次。

      2007年起學校與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合作建立波特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2010年,入選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援建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2011年,在老撾成功創辦中國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撾蘇州大學”,該校現已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上的重要驛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3月,蘇州大學與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簽署共建出國留學培訓基地協議,蘇州大學出國留學培訓基地成為江蘇省首家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國留學培訓基地。2015年,參與創建江蘇―安大略省大學合作聯盟。2017年,發起成立中國符號學基地聯盟。2018年,倡議成立中國東盟醫學教育大學聯盟并成為首屆理事長單位。2018年學歷留學生突破1000人, 在校留學生達到3250人,連續多年獲“江蘇省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10304是哪個學校代碼

      10304是南通大學的學校代碼。


      • 什么是學校代碼

        學校代碼即院校代碼,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全國通用)

        各省教育考試院為高校編排代碼有4位(此代碼一般作填報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碼也不一樣)

      • 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是一所一本院校,它既不屬于985也不屬于211。簡稱“通大”,位于江蘇省南通市。

      (一)校區

      南通大學現有主校區、啟秀校區、鐘秀校區、啟東校區4個校區。學校設有23個學院,104個本科專業(2018年招?專業85個)。

      另設有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獨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直屬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其中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獨立學院)是二本,其他均為一本。

      (二)專業

      • 南通大學的專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通信工程、應用統計學、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工程、醫學影像學、自動化、生物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醫學檢驗技術等專業。

      • 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英語、漢語言文學、預防醫學。

        (三)2021年藝術類專業錄取情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四)2021年本科提前批錄取情況

      (五)2021年本科批專業錄取情況

      10491哪個學校代碼

      10491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學校代碼。

      學校代碼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學生填報志愿而加住的由數字組成的代碼串,跟我們所使用的身份證差不多,具有唯一性,通過學校代碼可以方便我們查找學校信息。其中,10491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學校代碼。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稱地大,位于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中國地質大學具有濃厚的學術氛圍,自建校以來,該校根據學科建設前沿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積極構建以地球科學為主導,多學科支撐的學科生態系統,其中,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屬于國家重點學科;此外,該校基礎設施完善,具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干凈而又齊全的學生公寓、種類繁多、價格實惠的餐廳,為同學老師的學習和教學提供了良好環境。

      高考志愿填報的院校代碼是幾位數?

      4位。

      各省教育考試院為高校編排代碼有4位(此代碼一般作填報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碼也不一樣),由于高校辦學情況每年都有變動,所以高校代碼也有變化。

      專業代碼是兩位數。錄取的結果如何主要取決于考生的學習水平。因此考生在對自己的水平有了正確的估計后,要重點研究與自己水平相應的那一層次的院校志愿及專業志愿。

      填報志愿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除了自家電腦,在其它任何地方填報志愿,完成后,一定要將安全退出,退出之后,最好能清除一下網站登錄痕跡,不要讓電腦記住密碼。

      2、?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做一份紙質的志愿填報草表,嚴格核對學校代碼、專業代碼,不要搞錯,有些學校的代碼有3-6個,填錯了,就差之千里哦。

      3、?高考志愿是一次性填完所有志愿,不是分批次填報,對壓線考生,一定要填報上、下兩個批次為好,不要認為自己上了本科線,就一定有本科讀。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各院校招生代碼排名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各院校招生代碼排名 中山大學院校代碼”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