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我們學校吧,
桂林工學院,這所學校就快改名
桂林理工大學了,你是明年考嗎?那就是你考近來沒多久就改了,改名之后入學考試肯定就沒你考時那么輕松了
1,這里是C區,分數線劃的國家最低
2,專業課的試題就是歷年考試的原題,所以你只要把近三年的考試原題看會了,考130以上沒問題
3,專業課試題學校就*,把錢郵寄給研究生處題目就拿到了
4,復試就是走走過場,非常簡單,不會卡人
5,這所學校等你考進來馬上就能改名桂林理工大學了,到時候分數線會提高,知明度也會提升,而你畢業時拿的就是桂林理工大學的畢業證了
6,就目前來看,桂林工學院的研究生招了幾十年了,各專業第一志愿就從來沒報滿過,別說第一志愿了,就是調劑過來的都有很多公費指標,你的分數只要達到國家C區最低分數線,就高枕無憂了
學 校 簡 介
桂林工學院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世界風景名城――桂林市,西依蜿蜒如帶的漓江,南臨美麗如畫的七星公園。校內翠柏參天,桂樹成林,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十分優雅,是一處學習深造的理想場所。學校創建于1956年,原為國家部委所屬院校,1998年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建校50年來,已培養出4萬多名畢業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學校在大力加強學科建設與專業調整的同時,努力發揮自身優勢,突出辦學特色。現已發展成為擁有七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院校。學校于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1997年通過了國務院學位辦對學校碩士點合格評估。從1990年開始,先后有10名博士生導師與其他院校合招博士研究生;從2004年開始招收工程碩士研究生。
學校教學條件良好,以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成果豐碩而享譽廣西區內外。現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00多名,國內外*知名教授40多人,聘有專職外籍教師;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一批,人均年科研經費約10萬元。學校擁有先進的Internet校園網;學校圖書館是廣西高校先進圖書館,是CNKI知識網絡服務中心(一級中心)和中國期刊網開放式定向站點,設有計算機文獻檢索系統和多媒體閱覽室。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交流及友好往來關系。目前,有一大批年青教師和研究生分別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國進修或學習;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英國明多薩克斯大學等世界級名校每年相互交換留學生;《桂林工學院學報》是CA收錄期刊、BIG固定刊源、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刊源(CSCD),連續多年獲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被國內權威機構確定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科技活動獨樹一幟。1998年以來,先后獲省級以上各類科技競賽獎50余項。參加第五至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保持總分廣西第一。我校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實際工作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多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高居廣西前列,研究生就業率為100%、考博率超過50%。
學校為國家級“綠化先進單位”、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文明小區”、“綠色大學”。1989年以來,連獲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授予的“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半世紀滄桑砥礪,五十載春華秋實。今天的桂工人將繼續堅持“勤奮、求實、獻身、開拓”的校訓,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為培養更多的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合格人才而努力!
專 業 簡 介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寶石礦物的研究與開發、有色及貴金屬礦床成因學、礦物巖石材料、花崗巖及成礦等。寶石礦物的研究與開發是在礦物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支學科。
我校是國內率先培養寶石礦物的研究與開發專門人材的學校之一。1989年在全國最早開始招收礦物寶石研究方向的碩士生、博士生(與
中南大學合招)。完成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省部級項目4項,已出版專著3部、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獲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1995年起,我校一直與英國寶石協會、英國珠寶學院聯合辦學。由我校培訓的考生,FGA證書考試通過率平均93%以上,在全世界各國考點中為最高。最近我校又與美國加州大學工藝*中心聯合辦學,聘請高水平教授來校講授首飾工藝。本專業已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構造地質學》專業
構造地質學是現代地質科學的當采學科,是我校地質類學科群中的骨干學科。長期以來,本學科點在著力研究地殼中各級各類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以及控礦規律的同時, 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并在顯微構造與組構、成礦構造與構造地球化學、定量遙感以及地質災害構造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
本學科點師資力量較強,其中有教授6人(含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有2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他們具有綜合研究解決成礦構造、構造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和地質災害等領域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和構造地質學發展中有關的前沿課題的能力,承擔過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數十項,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地球化學》專業
本專業是由化學、物理學以及地質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交叉學科。通過采用現代分析和觀測技術手段,不斷吸收近代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充實和完善自身學科。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博導1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3人。學術隊伍整齊,科研學術水平較高;在20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本學科已經形成了勘查地球化學、地球電化學、環境地球化學 、成礦作用地球化學、構造地球化學等幾個特色明顯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成果已達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在研的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2項,年科研經費達到100萬元以上。近年來,本學科在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學、超大型錫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地球化學、成礦成暈能量-動力學定量模型預測等研究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三項。
《市政工程》專業
市政工程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給水處理的理論、技術和設施,城市污廢水處理和回用,著重研究廢水資源化過程的工藝或技術、飲用水水源微污染化處理技術、地下水污染綜合整治、給排水設計和運行優化技術,城市垃圾處理處置技術等。我校市政工程是廣西唯一的碩士點,畢業生可在中央和地方的市政建設部門、各工業部委和工業企業的給水排水科研、設計和管理部門以及高等院校工作。
市政工程專業現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市政工程專業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項目1項、教育部科研基金1項、廣西區自然基金項目2項;廣西區科委攻關項目4項、廣西區教委科研項目5項;以及近百項橫向項目。近年來,本專業年均科研經費超過100萬元。研究成果已經獲得各種獎勵12項,其中,獲省部級成果獎5次。
《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
本專業主要研究地表水體、地下水體的水量與水質的測評,流域水資源管理與規劃,水資源論證與水環境保護,水資源勘查與水資源開發等多項內容,緊密結合城鄉、工農業和生活用水需求,服務于社會與經濟發展之大勢。
本學科點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3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流域水資源開發與保護、巖溶地區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水量計算與評價、地表水體和地表水體污染與防治等。
2000年以來,主持與承擔1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和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的科研項目,經費總額150余萬元,發表論文73篇,出版專著和教材3部。
《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
《礦產普查與勘探》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學科專業點,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并開始獨立招生,1995年成為了廣西第一批的15個重點學科之一,2001年再次確認為廣西的重點學科,與之相關的“地質工程中心實驗室”也成為廣西的重點實驗室,為本專業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
本學科點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6人。曾在國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關中承擔了重要科研課題,并取得過良好成績,曾取得過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各種獎勵,其中有3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多人成為省部級跨世紀學科骨干。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碩士點是我校較早(1993年)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并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是廣西區的重點學科。與之相關的“地質工程中心”是廣西區重點實驗室,為本專業點提供了良好的科學研究條件。
本專業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力量,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其中有2人享受*特殊津貼,1人為中南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本專業現有5個研究方向:數值模擬及反演成像、工程地震勘探、工程電法勘探、工程檢測、對地觀測系統與可持續發展。多年來,已經承接了大量科研項目,年科研經費在50萬元以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2部。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屬于一級學科“環境與安全類”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我校環境工程專業是廣西重點建設學科,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是廣西區重點實驗室。
環境工程學科教學科研力量較強,并以中青年學科骨干為主。學科點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8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已獲得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6%。曾先后承擔包括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和環境地質等。
《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專業
減災防災與防護工程土木工程學科中多學科交差的一門邊緣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建筑災變風險評價及防災對策、特殊場區地質災害評價及防治和工程災變監測理論與技術方法等。目前該學科點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高級實驗師3名。其中博士7人,具有碩士學位15人。
近年來,已完成的科研項目近200項,獲得28項獎勵,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正在承擔的科研及科技開發項目42項(國家863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近五年共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該學科擁有廣西重點實驗室《建筑工程檢測與實驗中心》和力學 實驗室等,有一先進的儀器設備,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精密工程測量與變形觀測技術,測繪數字化技術與自動化成圖,測繪信息采集與數據處理,“3S”技術集成與應用。
目前該學科點有教授或研究員5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人,具有碩士學位13人;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7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發表科研論文二百余篇,編寫教材2部。教學設備有國內最先進的實時動態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儀器設備,有配套的實驗室、網絡機房,有國土基礎信息工程廣西區級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系的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二個本科專業,為該碩士點培養碩士研究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科群體。近5年已承擔并完成4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原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等省部級項目10余項,廣西重點工程項目10余項,課題經費300余萬元,尤其以“精密工程測量與變形觀測”為主導,在“工程災變測防理論與方法”領域,瞄準“建筑物變形觀測必要精度確定模式”進行攻關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學術成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建筑物安全監測必要精度確定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被同行專家評定為“處于當前國內領先水平”。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工程 , 地理信息與移動通訊集成,數字城市與城市規劃,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中應用。
目前該學科點有教授或研究員4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生共3人,具有碩士學位10人;獲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發表科研論文百余篇。教學設備有擁有美國惠普HP/DESIGNJET/5000PS、HP-DJ750C大型彩色繪圖儀等先進設備,具有CASS5.0測繪內外業一體化成圖軟件、MapGIS、Mapinfo等國內外GIS軟件。有與之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等實驗室。近5年已承擔并完成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1項,廣西科技計劃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和廣西區重點項目10余項,課題經費200余萬元。
《地質工程》專業
地質工程專業是將力學、土木工程學、地質學原理用于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地質問題的一門科學。評價工程地質條件對建筑物有利與不利的因素,論證預測有關工程地質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加固巖土體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各類地質災害等。
本學科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工程師) 7 人,注冊監理工程師 15人,注冊一級結構工程師 3 人。
該學科設有原位測試室、GIS研究中心、測量試驗室、計算機試驗室、土木工程檢測與測試中心和近二年投資2000多萬建設的地質工程中心、投資1000多萬建設的結構試驗中心,具有良好的實踐科研條件。
《分析化學》專業
分析化學是人們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科學,是解決有關物質體系問題的關鍵技術。其研究領域涉及科學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該學科擁有教學科研人員二十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碩士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是學校重點學科之一。經過十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本學科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化學計量學與光譜分析、電分析化學與生物傳感器、環境與生物分析化學、色譜分析與分離富集技術等。目前本學科承擔包括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國家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廣西高校學科帶頭人基金等在內的項目十余項。
《材料學》專業
材料學為廣西區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本學科點以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為研究范圍。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區重點實驗室、廣西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學科具備從材料設計、合成到測試表征一系列的良好研究條件。材料學學科目前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學術隊伍,其中有教授4人(博導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人。
目前在研項目二十余項,其中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項,學科五次獲美國國際衍射數據中心(ICDD)重要貢獻證書,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多項。
《材料加工工程》專業
材料加工工程是研究材料制備、成型加工工藝及其控制與相關設備和理論的應用基礎科學。本學科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重點學科,近年來加大了材料加工工程碩士點的建設,建成了研究設施先進的學習、科研基地,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學科隊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近年來,承擔和完成國家高技術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0多項,獲省部級獎4項,科研成果產業化或轉讓8項。
《應用化學》專業
《應用化學》專業是為適應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對生物技術人才日益增長需求而逐步建立起來的新興學科。我校的應用化學專業已逐步形成藥物分子設計與合成、應用電化學技術、天然有機化學及功能材料合成化學等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目前,本專業已有教學、研究與實驗人員20多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學位和在職博士3人,碩士生導師6人。
目前本學科點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廣西教育廳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十余項。近年來,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公開發表研究論文百多篇,其中被SCI、EI及ISTP收錄近50篇。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是以控制系統中的檢測元件、自動化儀表和其它控制裝置為對象,以被控對象信息獲取和處理為核心,研究控制系統部件及其應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一門學科,是現代*業信息化和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中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學科培養從事各種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研究、開發、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主要研究方向:*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網絡、傳感器技術和智能檢測技術、嵌入式系統應用。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博士學位者4人。近年來,共完成了二十多項高水平的省部級項目和軍工預研項目,在國內外發表了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20多篇),出版專著3部,教材8部,授理專利1項。
《計算機應用》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的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礎學科之一,本學科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和發展前景。本專業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數值模擬與成像、圖像處理、自動化、儀器儀表和*業信息化等學科領域,主要培養從事各類計算機應用的研究、開發、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數值模擬與成像、*業信息化技術、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數據庫應用技術、計算數學等。
本學科已擁有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12人。其中有博士學位的8人。近三年來,已經完成了二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和軍工預研項目,在國內外的專業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20多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10部。
《旅游管理》專業
我校的旅游管理學科設有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旅游經濟管理、旅游資源經濟、生態旅游與管理、旅游企業管理、民族旅游的開發與管理、旅游人類學等研究方向。設有旅游中心實驗室(下設8個專業實驗室)并建立了校內外教學、科研基地。
目前,本學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學術隊伍,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9人,研究生以上學歷達到95%。近年來,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60余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獲得的各種獎項有40多種,其中省部級以上的獎項有6項。
《企業管理學》專業
企業管理學科主要為企業單位培養輸送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金融證券等高級管理人才,我國進入WTO后,盡快與國際接軌急需大量的企業管理人才。
企業管理學科現有七個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與危機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與資本運營、技術經濟評價、金融工程和國際貿易。該學科擁有一支力量強大的學術隊伍,有管理學博士6名,教授、副教授22名,*教授中有5名博士生導師。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課題11項,省級課題36項,大型企業委托項目18項。已累計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50余部,共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
我是南工大化工院化學系08級的學生,12年畢業,告訴你吧,這專業坑爹的很!工科的化工專業才是王道,05年左右化工院自由化工專業,但某些領導說什么需要理科支持,就搞了化學這個專業!別的不說,輔導員就歧視我們!化工8個班,化學2個班,大學四年沒少受輔導員白眼。不過咱化學班也有牛逼的,除了極個別成績差點的,大多數人成績都不錯,整體成績比化工好。我同學三分之二的都考研了,方向是本校或者中科院南大華東理工等!就業的主要是去做有機合成或者精細化工品,例如制藥、新型農藥、工業添加劑、新能源環保科技方面。但相比化工專業的人,缺少制圖設計方面的授課,如果想去化工企業就業,各種塔設備、泵設備和管道的設計,還需要另外學。考研考本校的話,先考上,考上了化工院的老師都考研選,不分本科專業,主要看你英語水平。最后說一點的就是,工大的化工很牛逼,全國排名前五,化學不咋樣,但大多數報考的人不知道,也因為很多人高中被2B搞的半死不活對化學有畏懼感,還有就是化工招的人很多,所以化工專業其實很多人是被調劑進去的,總之,化工錄取分數在工大專業里不高,甚至就是最低錄取分,但專業是工大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