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分類 >雙一流 >正文

      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養豬”?是“炒作”還是傳統就業觀的轉變?

      更新:2020年07月13日 15:17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養豬”?是“炒作”還是傳統就業觀的轉變?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養豬”?是“炒作”還是傳統就業觀的轉變?

          近日,一則集約化生豬養殖企業在校園招聘時,首年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高材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大家紛紛討論,這么高的年薪靠譜嗎?名校生養豬靠譜嗎?對于這家公司的做法,有人認為是“炒作”,而“炒作觀”存在而背后,或是對現代養豬行業的不了解以及受限于傳統就業觀。

        教育學者熊丙奇:

        在我看來,這家企業的招聘,按學歷論價,確實有一定炒作色彩,而且,也涉嫌學歷歧視,但對于名校畢業生去“養豬”,真不值得再大驚小怪。我國社會一再關注這類新聞,表明社會在變,行業在變,教育觀和人才觀卻一直未變。

        最近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退休,他于2006說過的“名校生養豬,媒體不必嘩然”再次被翻出來。當時,這句話曾引起軒然*,媒體紛紛質疑,這是教育部在推卸大學的責任,怎么能讓名校學生去養豬呢?既然畢業后還是去養豬,何必讀大學?

        也許王旭明先生當時很委屈,可是,看看十多年后輿論還在糾結名校畢業生去養豬值得不值得,就會發現,他十年前說的話“太超前”了。現在還沒消化掉。在過去10年中,北大才子養豬,身價100億這樣的新聞,不時見諸媒體,可社會對名校畢業生去“養豬”,還是有認知障礙。

        這是對名校畢業生的價值與行業的變化的雙重不了解所致。首先,我國社會對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有固定的成才模式,如果偏離這一模式,就會覺得是教育浪費、人才浪費。可是,不管是名校還是非名校畢業生就業,現在基本都屬于市場選擇,只要畢業生認為自己從事的行業、工作有價值,就不存在所謂的浪費問題。包括專業不對口,也不是什么浪費,因為這只是從專業知識角度,沒有從受教育者的能力與經驗角度。專業不對口,但發揮自己所長的就業,怎么能說成是浪費呢?

        其次,隨著社會和時代、科技進步,我國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變化,包括養豬,早已經不是傳統的農家作坊式養豬,而是建立現代科技養豬企業。優秀人才進入這一領域,將有助于科學養豬。比如,據媒體報道,2009年,浙江大學30位畢業生創業投身生態養豬,他們飼養的“高端豬”剛剛出欄,就引來一批追求生活品質市民的追捧,除養豬外,這個80%都是碩士生組成的團隊還指導種植有機蔬菜、有機水果等農產品,還打算創辦一個有機食品餐廳。

        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良性循環,是大學人才培養促進整個社會每個行業都升級換代。這就需要轉變就業觀和傳統的行業觀念。目前,社會輿論對傳統行業有很多誤解,還有一個原因是,“關起門來想象”,對于大中學生,沒有全面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多學生能想到的行業、職業,都是自己身邊能看到是所謂“高大上”職業,比如企業高管、公務員、記者、律師、教師、醫生等,而對其他行業、職業都缺乏了解。而且,有學校組織學生去進行職業體驗,也都局限在傳統意識中的“光鮮”職業,而對其他職業不感興趣。這導致大學生的就業選擇面還是很窄。

        對于這家養豬企業以高薪招聘名校畢業生,有輿論認為是炒作。需要追問的是,為何養豬企業給高薪就是炒作呢?為何不從中看到這一行業新的價值呢?當然,我們也希望企業不要拿名校畢業生來炒作,而應該根據本企業的人才標準,招聘合適的人才,否則,如果名校畢業生到企業后,沒有事業發展空間,那會是對企業和大學畢業生的雙重損害,也會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觀的轉變。

        另外,如果有整體就業觀的轉變,在中學階段就對學生進行全新是職業價值觀教育,那么,學生在報考大學、選擇專業時,也會更趨理性,不是一味只看學校之名,盲目追求所謂名校,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比如,那些大學畢業后不準備從事學術研究,成為學術人才者,就可以選擇職業教育,包括應用型碩士或博士教育。

      大學路小編推薦:

      清華大學發布2019年數學、物理金秋營招生簡章,報名要求有什么?

      在清華上大學是怎樣一種感受嗎?這樣的清華大學你認識嗎?

      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浙江大學沖進2020世界大學工科排行榜前十!!!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養豬”?是“炒作”還是傳統就業觀的轉變?,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年薪24-48萬+招聘北大清華“養豬”?是“炒作”還是傳統就業觀的轉變?”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