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30所院校排名 全中國所有的大學排名,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說985、211時期,湖北、陜西高等教育實力還能與江蘇較量一番的話。那么,在首輪“雙一流”新增了4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后,江蘇已經成為了全國名副其實的高教“最強省份”,“雙一流”大學15所,數量僅次于北京市。
除了名校數量多以外,江蘇高等教育還有一大特點是優質高教資源分布廣泛,徐州(中國礦業大學)、蘇州(蘇州大學)、無錫(江南大學)三座非省會城市都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揚州、南通、鎮江等城市也有實力不俗的非“雙一流”高校,非南京一家獨大,這也就給了高考生更多高考志愿填報選擇。
眼下,2021年高考在即,相信名校云集的江蘇省,會成為不少高考生的求學地首選。以下是江蘇省2021大學30強排名情況,一起來看看哪些大學在榜單中表現更為搶眼吧!
河海大學回歸第3
江蘇省高校排名,不論是哪個版本,前兩名幾乎總是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這一次也不例外,只不過,東南大學全國第22的排位有些偏低。在激烈的第三名之爭中,此次河海大學笑到了最后。
對于河海大學,坊間有“四大民辦211之一”的調侃之詞,但了解其建校背景的都知道,這是一所有硬實力的工科名校。尤其是水利工程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收獲A+檔,與清華大學并列最高檔。所以,此番河海大學位列江蘇省高校第3名,可以視作回歸,畢竟實力擺在那兒。
蘇州大學下滑明顯
當然,除了河海大學外,也有不少江蘇考生心目中的“第三校”是南京理工大學(第4)、蘇州大學(第7)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8)。
尤其是蘇州大學,在2021年不少國際榜單中來到了全國前20名的高位,甚至有時排名在東南大學之上。此番僅位列省內第7、全國第42,可以說蘇大下滑明顯。不過從發展勢頭來看,蘇大未來的確有上位江蘇省第三的可能性。
揚州大學表現搶眼
在前十高校中,有且僅有一所非“雙一流”高校――排名第9的揚州大學。揚大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熟悉,其在高校圈最具優勢的學科是獸醫學,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為A-檔,是新一輪“雙一流”遴選的熱門院校之一。
除了揚州大學外,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非“雙一流”高校也有較高排名,且它們均有A類學科,同樣對入圍新一輪“雙一流”抱有希望。不過在筆者看來,有A+檔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南京醫科大學,是眾多候選校中希望最大的。
總得來說,江蘇省擁有一批在全國知名的好大學,符合各分數段高考生報考,感興趣考試可重點考慮。不過,即便是省內優質高教資源豐富,江蘇本省考生并沒有享受到太多優待,這也是江蘇高考難的原因之一。
對于江蘇省2021大學30強排名,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985大學名單排名最新30名大學名單如下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上海交通大學
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中國人民大學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南京大學
16、天津大學
17、中山大學
18、北京理工大學
19、東南大學
20、華東師范大學
21、哈爾濱工業大學
22、廈門大學
23、四川大學
24、西北工業大學
25、電子科技大學
26、華南理工大學
27、中南大學
28、大連理工大學
29、吉林大學
30、湖南大學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既是985院校也是211院校。清華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2、北京大學
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北京大學,簡稱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3、復旦大學
是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
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3、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
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4、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5、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教育在線-權威!人民日報整理了中國大學最頂尖的學科名單
中國研究生院校名單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北京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
4、清華大學
5、北京理工大學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7、北京科技大學
8、中國農業大學
9、北京師范大學
10、天津大學
11、南開大學
12、哈爾濱工業大學
13、吉林大學
14、復旦大學
15、上海交通大學
16、浙江大學
17、南京大學
18、武漢大學
19、華中科技大學
20、國防科技大學
21、西安交通大學
22、中山大學
23、東南大學
24、東北大學
25、大連理工大學
26、廈門大學
27、華東師范大學
2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9、西北工業大學
30、同濟大學
31、北京協和醫學院
32、北京郵電大學
33、北京交通大學
34、北京林業大學
35、東北師范大學
36、華東理工大學
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8、南京理工大學
39、中國礦業大學
40、南京農業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2014年12月29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正式發布《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報告公布了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這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25年來,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始終致力于大學評價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努力構建起既符合世界標準、國家政策導向、時代發展要求,又具中國特色、公開透明、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三級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由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影響三大指標構成,評價指標覆蓋教學水平、培養質量(杰出校友)、杰出師資、學科建設、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創新基地、辦學層次、社會聲譽和國際化水平等10大核心質量指標,涵蓋的評價指標有200多項,確保評價結果體現的是中國大學的教學質量、學術水平、辦學特色、社會影響。
報告總負責人、艾瑞深研究團隊總監趙德國指出,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是目前中國大學評價指標最為系統全面、評價思想與方法與世界接軌、涵蓋大學核心職能評價、最具特色的大學排行榜。與國內外其他大學排行榜相比,擁有五大特色優勢:
一、數據權威,確保公信。評價指標全部采用第三方權威機構數據,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可重復驗證、國家政策導向和國際發展趨勢。與其他評價機構不同的是,不采用缺乏公信力、權威性和學界認可的自建數據庫指標數據,規避了因采用“自建數據庫”指標數據導致評價結果因人為操縱失去公信力、透明性、不可重復驗證而引發廣泛質疑的弊端。
二、思想先進,海納百川。跨學科、跨領域組合的教授專家團隊虛心聽取和接受高等院校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不斷將能持續反映大學辦學成就的公開數據納入評價指標體系,保證了評價指導思想符合世界發展潮流、高等教育規律、大學評價標準和社會公認的教育評價常識,規避了外行評價內行、違背教育基本常識的弊端。
三、質量優先,與時俱進。不以“學生數量”和“新生入學分數”代替“畢業生質量”,從教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兩大方面考核大學教育教學質量,畢業生質量重點強調畢業生校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所取得的職業成就,引導高?;貧w“立德樹人”的辦學根本。
四、貢獻導向,評價科學。不以“論文專利數量”代替“科研水平”和“學術水平”,科研評價重點強調學術成果的世界影響、學術水平、國家貢獻與區域貢獻,有利于引導高??蒲谐晒幼⒅卦诜諊液蛥^域經濟社會科技發展中的貢獻與價值。
五、結果合理,求同存異。不重理輕文、不重學輕術、不重科研輕教學、不采用無法公正的同行評議或聲譽調查,首倡大學分類分層分區分級評價,避免了對不同類型層次高校的人為硬性同質化歸一失真排名,有效實現了教學與科研、文科與理科、不同類型人才評價指標并重,保證了各項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引導高??茖W定位合理分類錯位發展辦出特色。
下面是2015年中國大學排行榜50強名單,具體如下: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30所院校排名 全中國所有的大學排名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2019全國青少年籃球特校北京30所中小學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名單已公布,北京有
2020年02月29日 12:22近期,北京小升初網在線下發起了一次小調查活動。對東西海朝四大區重點校學生作業和報班情況做了整理調查并
2020年03月10日 10:30又是一年寒假到。當然,作業也跟著一起來了。還記得當年瘋玩一個假期、最后熬夜補寫作業的情景嗎?還記得“
2020年03月09日 10:22為貫徹落實天津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區際相互交流與學習
2020年06月01日 20:24今年已有超30所新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誰最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雙一流”?哪所高校最具發展前景?一
2024年06月25日 04:00今年,你的朋友圈是不是經常被著名大學校慶刷屏?甚至你也剛剛慶祝了母校的60大慶?校慶年年有,今年特別
2024年06月24日 04:203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學首先發布了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截止發稿之日,已經有武漢大學、西安交通
2021年04月10日 00:00今年已有超30所新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誰最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雙一流”?
2021年04月22日 14:25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了云南二本大學排名2022最新排名(30所),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
2024年06月19日 09:00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30所獨立藝術院校排名中國美術學院排名,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
2023年01月01日 15:45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醫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