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務處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

      更新:2023年06月18日 07:13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務處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務處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

      一、蘇州職業大學教務處聯系*和聯系方式

      蘇州職業大學教務處聯系*為0512-66507345,該校聯系地址為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致能大道106號國際教育園、郵編為215104。

      二、蘇州職業大學簡介

      蘇州市職業大學是經江蘇省人民*批準、教育部備案,由蘇州市人民*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11年的蘇州工業專科學校。自1981年成立以來,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訓,贏得了顯著的社會聲譽,成為區域品牌院校。學校牢牢把握,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成就師生根本任務,積極推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整體規劃,堅持質量為先,堅定精準發展,大力培養“高品德、高技能、高適應”的人才隊伍,實現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創新、融合共贏,努力建設全國一流品質院校,并積極實現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目標。
      學校現有石湖、干將路、潭山和吏舍弄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262余畝,校舍建筑面積49余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61.67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27億元。設有12個學院(部),現有涵蓋理工、文史、藝術、師范、體育等科類共56個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3萬余名。專任教師793名,其中正高職稱64名,副高以上職稱354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7.78%;有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9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36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
      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重點和社會對緊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人才培養特色。現有教育部重點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9個, 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A類項目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省級優秀/精品課程8門次,省級優秀課程群1個,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點教材7部,教師主參編各類教材300余部。學校建有集教學、培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綜合實訓基地93個,其中教育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與蘇州市吳中區人民*、蘇州市相城區人民*、蘇州市質量監督局等*部門簽訂全面合作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推進校地深度合作,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地合作。牽頭成立蘇州市現代裝備*職業教育集團、蘇州市現代光電職業教育集團,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業實現了校企深度合作,建有企業(行業)學院16個,校外實訓基地369個。
      學校致力技術技能的積累與服務,堅持將科技創新與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緊密結合,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協同推進。學校建有3個省級工程中心、5個省級研究所(基地),8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平臺)。近五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50項,其中承擔或合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21項;獲省市兩級科研成果獎101項,其中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獎3項,授權發明專利370項。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吳文化研究院、石湖智庫等研究院所,在多個領域為地方經濟建設、*決策和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并承擔課題研究,為吳地文化傳承保護、絲綢工藝傳承與創新、蘇州古城墻恢復重建、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模具特色小鎮創新發展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

      二、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英文簡稱IVT)是為滿足園區開發建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務于區內外資企業,在新加坡原總理吳作棟的提議下,于1997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正式批準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獨墅湖新校園于2010年9月正式啟用,地處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若水路1號。

      學院是蘇州地區18所高職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現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校,先后五次被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辦學實力位于省域前列。

      二十年來,學院通過積極借鑒新加坡、德國等發達國家先進的職教經驗,形成了以股份制辦學體制、深度校企合作、國際化辦學視野為特色的辦學風格。

      學院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股份制辦學,組建了由*主管部門、中外著名跨國公司、國內外知名高校組成的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董事單位成員中來自美國、德國、荷蘭、芬蘭、比利時、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企業董事21家,占董事成員的70%,跨國企業董事單位16人,占董事的53%。董事會領導下“院長負責制”的組成結構及運作機制,融合了*、企業和學校三方資源,從政策、經費、專業等方面為學院發展提供強大支持,對學院優化發展戰略起到了建設性作用。董事單位對學院的發展起著參政議政的職能,并參與到學院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師選拔、實訓室建設、獎教金設置、學生頂崗實習等工作環節,此外,還為學院教師提供訪問工程師的場所和機會,極大地推進了學院“企業+學院”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

      學院堅持親商理念和共贏原則,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在辦學過程中導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領域的“親商理念”,并將其明確為“親企理念”。學院發展二十年來形成了多種校企合作模式,為學院與企業共同成長,探索出了“BOSCH模式——訂單培養”、“CHARMILLES模式——使用權共享”、“SAMSUNG模式——企業大學”、“同程模式——教學工廠”、“PHILIPS模式——聯合實驗室” 、“AMD模式——訪問工程師”六種校企合作模式。通過這些合作,學院與1100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建立了300余個校外實習基地,校企雙方做到了目標一致、標準一致和全程合作,并逐步形成了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迄今,學院工科專業畢業生中有約40%的同學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80%的畢業生在外資企業就業,近80%的同學擔任企業生產線長、班組長、技術員、新員工培訓師等。

      學院堅持“三化”實踐,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訪問工程師”培訓、“全員海外項目制”培訓、“海外招聘”、“校企講師工程師互聘”等計劃,造就了一支數量與結構合理的具有“工程化、職業化、國際化”背景的專業教學團隊,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學院聘請來自企業一線的*教師總數達到156人,引進、培養雙師型骨干教師157名,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333”第三層次人才培養對象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9名,蘇州市金雞湖“雙百”人才—蘇州市高技能領軍人才16人。學院還充分利用自己作為蘇州博士聯誼會、園區博士聯誼會理事長單位的有利條件,聘請了140多位在企業中擔任高層管理人員的海歸、本土博士擔任學院的“一美元教授”,他們既是學生了解前沿技術、企業文化的引導者,又是學院教師的“導師”,有力地推動了學院師資隊伍的“國際化”進程。

      學院秉承“國際職教理念、本土創新實踐、區域成果分享”的辦學思路,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合與作交流,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國際化發展之路,彰顯學院國際職教理念的時代氣息及不斷探索創新的勃勃生機。多年來,學院與各國院校及教育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具體合作模式有:合作辦學、國際專接本、國際頂崗實習、選派培訓、考察團互訪及承辦國際技能比賽,

      學院現有專業(含專業方向)44個,各類在校生5000余人,教職員工400余人。學院建有國家級重點專業6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4個,共計20個(不重復),占學院專業總數的47.6%;省級品牌專業1個,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占學院專業總數的17.5%。共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占開設課程總數的3.03%。2011-2015學年,學院共申請受理專利643項,其中發明專利385項、實用新型專利254項,另已有104項發明專利、133項新型實用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蘇州職業大學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 百...

      一、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聯系*和聯系方式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聯系*為0512-62557118,該校聯系地址為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若水路1號、郵編為215123。

      蘇州市職業大學英語四六級報名網址

      報名網址:,還 要在學校發的銀行卡上存30塊錢的報名費。

      報名注意事項

      1、本校已設考點的在校學生不能跨校參加考試,各考點只接受本校考生報名。

      2、考試日若考生在外地實習,由該校教務處通過省自考辦與考生實習地的省級教育考試機構聯系,以確定此類考生的借考地點并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備查。實習考生在實習地參加考試。

      3、考生只準報考一個語種級別,不得同時報考四級和六級。

      4、在校的專、本科學生憑本人的身份證和學生證報考四級,憑本人的身份證和四級合格證書或四級成績為425分以上(含425分)可報考六級。現役軍人符合上述條件的憑軍官證或學員證報考相應級別。報名時各考點要嚴格審查考生提供的身份證件和證書原件,確認是本校學生。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務處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務處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