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校園網 屆考生最關注的十所河北專科院校,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石油工程學的基礎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建立的。石油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工程基礎理論和石油工程專業知識,能在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鉆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獲得石油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全國共有10所開設石油工程專業的大學參與了2016石油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石油大學,排名第二的是東北石油大學,排名第三的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下是石油工程專業大學排名2016具體榜單,供大家參考:
石油院校指行業管理時期隸屬于石油系統的專業性中高等院校的統稱。包括直接隸屬于石油部的院校如中國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原大慶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大學(原西南石油學院)、長江大學(前身之一:江漢石油學院)、西安石油大學(原西安石油學院)、常州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原撫順石油學院)、重慶科技學院(前身之一: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等,也包括隸屬于各油田的院校如渤海石油職業學院、克拉瑪依石油職業學院、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等。目前原部委屬學校已按照國務院令劃歸教育部或有關省份管轄,與三大石油公司共建。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創建于 1960年,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從 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6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20個省級及以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國家級13個。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類別(包括資源與環境、材料與化工、機械、能源動力、土木水利、電子信息、工商管理、社會工作、會計、漢語國際教育);工程學科自2016年以來始終進入世界ESI前1%。,學校占地 169.12萬平方米,其中秦皇島校區占地33.2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6.68億元。建有萬兆級校園網。圖書館藏圖書264萬冊,有數據資源16種,建有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科研平臺51個,其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室)1個、省重點實驗室12個、省技術創新中心3個、與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研究院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65個,其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1個。,學校有教職工 2173人,其中專任教師1401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29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78人,博士學位 595人、碩士學位 678人;博士生導師187人(包括校內163人、*24人);雙聘院士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7人(現在職1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江學者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人才1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學者6人、講座教授5人;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16人、后備帶頭人3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4人、青年教學名師2人、模范教師5人、優秀教師12人、教學新秀1人、青年教學能手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課程思政建設教學團隊1個。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2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6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培育計劃1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6個、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3個。學校還在石油石化等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一批*教授、導師。,學校面向 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7048人,其中本科生18950人、專科生3941人、碩士研究生3650人、博士研究生507人。,學校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項。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3項、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建成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7門、省級33門,獲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國家級1門、省級1門。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等多種獎項。,學校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 1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另外,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中國專利金獎各1項。“十二五”以來,獲批國家973計劃課題4項,863計劃課題4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6項(其中,主持重點項目5項,參與重大項目1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項,教育部科技項目6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7項;科研總經費18.94億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82項,其中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技術發明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獲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6項,其中一等獎5項;獲專利授權3556件。“十三五”期間,學校教師發表高水平論文總數為3597篇,其中,SCIE論文1275篇,EI論文1415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907篇;學校教師出版專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譯著1部。,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現已與歐洲、美洲、非洲 10余個國家的30余所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開展包括國家公派、聯合培養、交換學習、短期交流等學生海外交流項目。鼓勵教師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科學研究等實質性合作,與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的大學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規油氣研究等聯合實驗室,共同參與歐盟ERASMUS+項目,合作開展“能源與水紐帶關系及高效綠色利用關鍵技術”等*間科研合作項目。學校積極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培養來自10余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學校出版有《東北石油大學學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東北石油大學報》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與全國 300多所高校進行交流。,學校秉承 “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的校訓和“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形成了“堅持用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和“全方位多層次產學研合作辦學”兩個鮮明特色。時任國務院總理*為學校題詞“用大慶精神育人,培養跨世紀人才”。辦學育人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培養各類人才20余萬人,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省內高校前列。涌現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樹山、朱國文、方慶、劉合等為代表的許多優秀企業家、院士專家、黨政領導杰出校友和一大批嚴謹務實、無私奉獻、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優秀人才。,辦學 60年來,學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國”的深厚情懷,始終弘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堅持扎根高寒地區非中心城市,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為石油石化行業發展攻堅克難,已經成為國內唯一堅持在油田上辦學、東北地區唯一擁有石油石化學科上中下游一體化的高校。,今天,東北石油大學正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堅持 “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改革創新、特色創優”新辦學理念,深化“厚植龍江沃土、深度回歸油田”思想,按照“強陸——拓海——壯新”的發展思路,全力實施“陸上石油學科一流的石油大學——陸海并舉的石油大學——高水平的能源大學”“三步走”戰略,為建設高水平百年大學而努力奮斗!
隨著高考日程的推進,2017年河北高考專科志愿填報正逐步展開,據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考生最關注的十所河北專科學校分別是: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是1981年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以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為主的全日制高等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教育的高校之一,是河北省人民*和環境保護部共建院校,是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批準十二五期間升本院校,是2006年和2011年兩次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被社會譽為環保系統的“黃埔軍校”、環保人才的“綠色搖籃”,辦學歷史見證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歷程。學院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秦皇島,西有中外聞名的避暑勝地北戴河,東有世界著名的長城起點山海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學院設有8系3部,即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生態學系、信息工程系、環境藝術系、經濟學系、人文與社會科學系、體育系、公共課部、培訓部和馬列主理論教學部,共46個專業,在校學生7000余人。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河北是中國鋼鐵第一大省,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河北省規模最大、辦學歷史最悠久的省屬冶金類高職院校,河北省鋼鐵冶金職教集團牽頭單位,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100所示范性高職院校之一。2011年,以優秀成績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對國家示范建設院校的項目驗收,成功躋身全國優秀高職院校50強。2012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
學院擁有50多年辦學歷史,位于省會石家莊市,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專科層次高職院校(下設宣鋼分院),隸屬省教育廳。現有南、北、西、溫塘四個校區,占地1300余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00萬冊。全日制在校生1.4萬人,教職工700多人。設有材料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環境與化學工程系、信息工程與自動化系、計算機技術系、建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經濟貿易系、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與公共體育教學部、成人教育部、特殊教育部、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高職教育研究所和國際教育交流中心。
學院根據區域經濟發展要求設置和調整專業,專業和課程建設水平在省內居領先地位。開設招生專業專科45個、本科4個,以工科為主,工、管、經、文協調發展,面向全國招生。2011年起,與河北聯合大學聯合舉辦應用型本科工程教育實驗班,在本科二批錄取。
三、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面向全國招生,為社會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1979年建校,1984年歸屬中國人民*總后勤部,1991年承擔原國家教委高職教育試點任務,1997年率先以“職業技術學院”命名,2000年成為國家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單位,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為省屬高校,2005年作為教育部“全國示范性高職高專院校”遴選試點院校通過專家評審,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立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院校之一,2009年順利通過驗收,成為全國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形成了以“入學雙起點、育人雙主體、畢業雙證書”為主要標志的“邢臺模式”和“軍人作風+職業素養”的人才培養特色,就業名列全國高校前列,榮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
學院設有汽車工程、服裝工程、機電工程、電氣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藝術與傳媒、經濟管理、資源與環境、外語等10系3部,開設服裝設計(工程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市場營銷、冶金技術、商務英語等52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人;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校內專、*教師628人,其中高級職稱231人,碩士以上學位420人,留學歸國教師18人,從行業企業聘請232名技術專家、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指導實踐教學。擁有國家示范校重點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國家規劃教材26部。完成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課題7項、省級課題23項,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總后勤部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四、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0年,原為鐵道兵工程學院財材系, 1994 年獨立辦學,更名為石家莊鐵路工程學校。 2000 年經河北省人民*批準改建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鐵道部、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2005 年6 月移交河北省人民*管理,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的全日制普通公辦高校。
學院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 566 畝,建筑面積 22. 5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2 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3619 萬元,圖書館藏書近 58 萬冊(電子 32 萬冊),建有完備的校園網,有測繪技術、建筑技術、工程檢測與施工控制、智能建筑、自動化、數控技術、計算機、現代物流、財務會計等 9 大校內生產性實訓中心,采用企業入學校、學校進企業校企組合新模式,與行業和企業聯合建立了 205 個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
學院現有交通、建筑、測繪工程、機電、信息工程、經濟管理、外語、人文社科等 8 個系,32 個專業,結合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強省的發展戰略,依托行業與區位優勢,凸顯學院服務“大交通、大土木、新測繪”發展思路,已形成以測繪為龍頭、交通土建為主干、機電信息為兩翼、財經人文為支撐的專業格局。現有國家精品專業 1 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 個,河北省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3 個,河北省高職高專示范專業 3 個;國家級精品課 2 門,省級精品課8 門,河北省示范性實訓基地 3 個。
五、保定職業技術學院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辦綜合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座落于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學院前身始建于1935年,具有70多年悠久的辦學歷史,先后為社會培養了4萬多名專門人才。
學院有全日制在校生9256人。有東、西、北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420余畝,與中鐵集團合作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生產性實訓基地)占地面積1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8.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5億多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743.5萬元。各類圖書資料102.34萬冊,擁有設備先進、功能完備的校園計算機網,教學用計算機3539臺,有合計4917個座位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室。現有專任教師406人,教授47人,副教授81人,博士3人,碩士229人,在讀碩士107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9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優秀教師9人,市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人,市名師13人,“雙師型”教師占80%以上。
學院設有農林與生物工程系、畜牧獸醫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商務技術系、傳播技術系、藝術設計系、人文系10個系和基礎科學部、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部、北校區中專部5個部,開設了涉及農林牧漁、*、電子信息、財經、藝術設計與傳媒、土建、交通運輸、旅游、紡織服裝、生化與藥品、文化教育等11個高職教育專業大類中的22個專業類別共計49個專業(目前招生專業44個)。經過專業結構優化整合,現已基本構建了14個服務區域主導產業的專業群,實現了與保定市主導產業的對接服務。現擁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視節目*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專業,電視節目*專業、軟件技術專業、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省級3個教改示范專業,學院示范性建設專業(群)7個,學院重點建設專業(群)10個,業已形成達標專業、重點建設專業、示范建設專業三層次建設格局。現已取得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學院精品課程、26門學院優秀課程,業已形成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實施同步建設、逐級跟進。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6年,現隸屬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為全國郵電行業知名院校。學院同時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培訓中心、遠程教育中心和科技支撐基地。
50多年來,學院依托行業辦學體制優勢,始終致力于郵電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素質、高技能特色專門人才培養,積累了具有行業特色的優質教育資源,構建了郵電特色專業體系,形成了校企緊密融合的'辦學機制和特色優勢。2004年在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院校。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18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50余人。有6人分別擔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技委、教育部高職高專教指委主任委員、委員,有4名教師入選中國郵政“百名優秀科技人才”。學院還聘有120余名郵政企業專家、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教授。
學院現設有郵政通信管理系、電信工程系、金融系、計算機系、經濟系、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外語系和基礎課教學部等8個教學系部,開設有40余個專業,在校生7500余人。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學校始終與民族命運共浮沉,與時代脈搏同起伏。百年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有識之士努力尋求振興中華之路,認識到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重要社會功效,在此背景下宣統元年(1909年)清*于保定設置了“直隸省立補習學堂”,直隸提學使司委任省視學張良弼先生為第一任堂長。1912年,學堂更名為直隸甲種工業學校,是直隸僅有的一所中等工業專門學校,1934年定名為河北省立保定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保定淪陷,學校被迫停課并遷址河南省新安縣石寺鎮、陜西省周至、西安等地艱難辦學。1946年在天津新開河法政橋北(原天津商職舊址)復校,成立“河北省立保定工業職業學校”。1947年,時在西安的“河北省立工業職業學校”在校生和部分教職員工并入“河北省立保定工業職業學校”。1949年學校從天津遷至石家莊,定名“河北省工業學校”。1982年更名為“河北化工學校”。2002年5月,經河北省*批準,升格改建為“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學校跨入高等職業教育行列。
學校作為河北省乃至全國化工、醫藥職業教育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先后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尤其在戰爭年代和恢復建設時期造就了大批國家急需的賢才俊彥和社會棟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校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勇于創新,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連續多年就業率達98%以上,對口率95%以上,企業滿意率96%以上。歷年來,學校培育的畢業生中,許多都在各自工作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八、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管理為主的一所培養高等工程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學校座落在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
學校前身是1903年創辦于天津的“北洋工藝學堂”,是我國興辦最早的工科院校之一。解放前校名為“河北省立工學院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河北高工)”,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并入天津大學,曾名為“天津大學附設石油學校”,1953年成立“天津石油工業學校”,劃歸中央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管轄。1958年遷至河北省承德市,舉辦過中專、大專及本科教育。1988年2月學校復辦專科。1997年3月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全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納入河北省管理。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203畝,校舍建筑面積17萬余平方米,并建有標準體育場一座。學校固定資產1.7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4920余萬元。學校共有各種類型的計算機1200余臺,并建有10余個多媒體綜合階梯教室。
學校現設九系兩部兩中心,即機械工程系、電氣與電子系、熱能工程系、化學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汽車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數理系、體育部、成人教育部、信息中心、工業技術中心。共有普通專科專業35個,專業門類齊全,有較強的辦學實力。學校面向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就業率連續五年在95%以上,位居本省同類院校前列。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是2001年4月30日經河北省人民*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自成立以來多次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模范基層黨組織”。2005年被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七部委聯合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院2003年整體搬遷到著名避暑勝地 ——“中國夏都”北戴河,占地708畝,建筑面積12.85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大專生7837人,生源來自河北、北京、上海、內蒙、陜西、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新疆、青海、寧夏、江西、廣西、廣東、海南、云南、天津、安徽、福建、貴州、江蘇、甘肅、浙江、西藏等31個省市區。
學院設有信息工程系、經濟系、機電工程系、旅游系、管理工程系、外語系、藝術系、基礎部、體育部、繼續教育中心、計算機中心等教學部門;開設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圖形圖像*、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系統管理、保險實務、稅務(注冊稅務師方向)、國際金融、會計(注冊會計師方向)、會計與審計、資產評估與管理、工程造價、連鎖經營管理、模具設計與*、機械*與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設備與運行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酒店管理、導游、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報關與國際貨運、物流管理、社區管理與服務、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商務英語、應用英語(國際商務文秘方向)、音樂表演等34個專業;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師資結構合理。現有專*教師49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16人,博士5人,碩士研究生122人。學院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建有會計仿真實訓室、金融證券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報關與國際貨運實訓室、中西餐實訓室、網絡實驗室等47個專業實訓實驗室和2個校內實習工廠;新建圖書館1.64萬平方米,各類藏書共計727785冊。
高考志愿填報參考系統顯示,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城市--廊坊,創辦于1978年,隸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CPP),是河北省人民*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是一所以服務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其配套專業為特色和優勢,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企業崗位培訓協調發展的綜合性企業大學,面向全國招生。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了“立足企業、輻射河北、面向全國”的發展定位,建立了與企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的辦學機制。30年來,學院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專業為主,兼有機械、電子、計算機、外語、經濟管理等多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探索出了具有行業特色的校企相融,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特色發展之路。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學院設有10個教學系部,10個大類44個高職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油氣儲運技術”、“通信技術”是河北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示范專業,“城市燃氣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會計電算化”專業是河北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管道工程技術”專業在全國高校中是獨有的招生專業。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校園網 屆考生最關注的十所河北專科院校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現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啊?”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