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相關知識點

      更新:2020年02月29日 12:22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相關知識點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相關知識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 2019年9月8日,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下面課外輔導網小編整理了白露相關知識,一起看看。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白露時節,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之起居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進入“白露”之后,氣溫日趨下降,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我們應循序漸進地及時添加衣被,早晚可以加件薄外套。白露時節,要重點保護肚臍部位。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若防護不當,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白露有三候: 鴻雁來;元鳥歸;群鳥養羞。
      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這種干燥的氣候特點在中醫上稱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干、咽干、眼干、皮膚干等癥狀。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干燥。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衰 荷》

      話民俗: 1、收清露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
      2、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
      3、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4、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5、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內容來源網絡,課外輔導網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感謝您的閱讀。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白露相關知識點”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