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更新:2023年06月21日 23:55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本溪二高2022年的高考升學率

      200多人。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成立于1994年,有消防、太子城兩個校區。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教學設備先進,教學設施齊全,學校環境宜人,占地面積廣闊。2022年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考上一本的有200多人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1994年建校,從注重歷史淵源、人文厚度的角度來看,他僅屆一旬之齡。然而正是這所年輕的學校,卻與本溪人民迅速地從結識到熟識,成長為一所以育人為本、高速發展、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高中。目前學校以太子河為界分為東西兩個校區,在校學生4000余人,總占地面積4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890平方米。

      本溪都有什么高中?

      本溪的高中有本溪市高級中學、本溪市第一中學、本溪市第二中學、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本溪本鋼工學院附屬高中等等。

      一、本溪市高級中學

      本溪市高級中學創建于1953年,位于本溪市平山區東明路91號 ,是遼寧省首批重點中學之一,被評為遼寧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截止2017年5月,本溪市高級中學主校區占地面積71510平方米,教學面積29500平方米;北校區占地面積104900平方米,教學面積51900平方米。

      二、本溪市第一中學

      本溪市第一中學前身是本溪市聯合中學,創建于1942年12月14日,1951年正式定名為本溪市第一中學。

      1960年9月被遼寧省*命名為遼寧省重點中學,1978年2月 被遼寧省*評為首批辦好的40所省重點中學之一,1985年7月被定為遼寧省"試行向高等院校推薦和保送優秀畢業生辦法"的重點中學,1985年5月被國家教委定為全國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學校,1999年、2001年起相繼開始承擔赴法國、加拿大留學預備生源(高中階段)的培訓業務。

      三、本溪市第二中學

      本溪市第二中學建于1971年,是本溪市成立最早的學校之一;2007年3月,溪湖區第二中學和第二十八中學實行了“強強聯合”,正式合校成立為本溪市第二中學。

      合校以后,學校現有多名高級教師,中級教師,共21個班級。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多功能會議室、圖書館、電子備課室、理、化、生實驗室等現代化的辦學條件。

      四、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前身為本溪鐵路中學高中部,建校已有五十年的歷史。2007年8月根據市*、市教育局優化高中資源、調整市區高中布局的戰略部署,它成功地與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高中實現了整合,被重新命名為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

      學校擁有先進的多功能微機室、電教室、大型多功能網絡教室、音樂室、語音室等;實驗樓內建有物理、化學、生物研究實驗區;并建有體育館、青年教師科技公寓。學校圖書館及電子圖書室藏書計15余萬冊,閱覽室有報刊雜志176種。

      五、本溪本鋼工學院附屬高中

      本溪本鋼工學院附屬高中是經省教育廳批準的一所全日制高級中學。2001年被評為遼寧省社會力量辦學AAA級學校,這是本溪市唯一一所學校獲此殊容。2004年晉升為本溪市重點高中。

      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2400多名在校生,教職工總數158人,任課教師138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47人,所有教師均具有本科學歷,其中有17名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兩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38名教師享有突出貢獻教師獎勵津貼。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本溪市高級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本溪市第一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本溪市第二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本溪市第四高級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本溪本鋼工學院附屬高中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