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西安財經大學教務系統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學生入口地址,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教務管理系統入口http://www.mdit...
一、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教務管理系統入口及簡介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前身為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本科層次獨立學院),舉辦方為西北工業大學。作為陜西省內首批經教育部評估考核達標的獨立學院,于2020年3月轉設更名為西安明德理工學院。
學院地處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秦嶺北麓、灃河西畔,毗鄰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和西安三星電子科技產業園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儀器設備先進,辦學基礎設施優良,園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校園環境建設,標志性的實踐教學中心,以及良好的體育運動場所、完善的生活保障服務等,為廣大學子營造了優美宜人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院依托西北工業大學雄厚的辦學資源優勢,形成了規模適中、特色鮮明的辦學體系格局,為國家培養了近4萬名應用型本科人才。專業設置以工為主,經、管、文、藝協調交叉跨界發展,突出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背景下的產教融合,軍民融合。學院與中興通訊、新華三大學、北斗開放實驗室、楷博財經等多家企業合作,先后建立了88家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9個國家17所高校建立了長期校際合作關系。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教務管理系統入口:
/jwkyxb/sy.htm
二、西安明德理工學院王牌專業有哪些
1、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
陜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飛行器*工程專業
2、其他重點專業
院級特色專業:軟件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日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會計學專業、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飛行器*工程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空中乘務方向)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學生入口地址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學生入口地址:
/
東北財經大學以“培育卓越財經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命,是一所突出經濟學、管理學優勢和特色,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大學。學校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總占地650204.9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6余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482人,研究生6793人。學校堅持“引育用相結合、老中青全覆蓋、各崗位人才全面發展”的人才工作方針,現有全職教職工1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24人,含“*獎勵計劃”5人、國家“*”領軍人才人選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并通過海外院長(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等形式,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17人。多年來,學校著力推進精致東財建設,學科專業追求精品,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追求精益,師資隊伍追求精銳,人才培養追求卓越,將環境育人理念貫穿校園建設始終,多次被遼寧省人民*和大連市人民*評為“綠化先進單位”“優秀花園式單位”“綠色大學”等稱號。
東北財經大學堅持學科引領戰略,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在現有各學科中,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及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國家級特色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6個一級學科入選為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應用經濟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2%-5%行列;工商管理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統計學評估結果為A-,進入全國5%-10%行列;管理科學與工程評估結果為B+,進入全國10%-20%行列。
學校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5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6個);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新聞傳播學10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73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18個);有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法律、翻譯、新聞與傳播、漢語國際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6個類別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20個領域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工商管理(MBA)項目曾在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的全國MBA教學評估中排名第二,學校是全國財經院校第一所正式開辦公共管理專業學位(MPA)的高校,是全國19個試點開辦會計專業學位(MPAcc)的單位之一。在教育部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我校工商管理、會計專業學位進入全國A類行列。
學校現有40個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統計學、稅務、保險學、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9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工商管理、金融學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統計學、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10個專業為遼寧省示范(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經濟統計學、旅游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保險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等10個本科專業入選遼寧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建設項目,入選專業數量居遼寧省屬高校首位。
此外,學校還有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兩種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學校是教育部首批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網絡教育68個試點單位之一、10個首批評估單位之一。
東北財經大學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培養具有優良品德、人文情懷、科學素養、國際視野,富有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財經人才。學校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獲得提名論文數量在全國財經高校中居于前列,在本科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建設中獲批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教育部來華英語授課品牌課程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成果數量在全國財經高校居于前列。本科專業在全國各省份均為一批次招生,其中有24個專業按9個專業類招生,多年來錄取分數連年居于遼寧省前3名、東北三省前5名。
東北財經大學堅持基礎研究要前沿、應用研究要管用的“頂天立地”科研與社會服務工作方針。現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財政部共建基地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與地方*共建的自貿區研究院1個,其他省級以上重點研究機構及科研平臺17個(包括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其他類別重點研究機構5個),校級科研機構40個,有遼寧省省級創新團隊16個,初步建立了以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以及部省共建試點基地為代表的智庫新模式。學校出版社是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國家一級出版社。《財經問題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CSSCI(2019-2020)來源期刊,《東北財經大學學報》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擴展期刊。
多年來,學校以高水平科研成果為導向,密切結合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及時追蹤經濟改革的前沿和動態,積極服務地方、區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研成果質量顯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斷涌現。自2009以來學校連續10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量名列遼寧省高校前列。學校是省內較早推動高校智庫建設的高校,承擔了一大批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決策咨詢項目,部分決策咨詢研究報告所提出的可操作性對策建議得到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批示,相關資政建議較好地轉化為管理者的決策或方案。
東北財經大學早在20世紀80年代即開始實質性國際交流,于1994年啟動中外合作辦學,并逐步形成“高標準、國際化”的辦學思路。經過三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系統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學教學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校內外和國內外的教學資源,逐步實現教學語言國際化、教材選用國際化、課程體系國際化、學生來源國際化、教師資源國際化、教學管理方式國際化,并不斷發展實施交換學生項目、師資交換項目,開發國際合作科研平臺,提升國際化辦學質量與水平,在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寬度、深度上逐步提高。
學校有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薩里國際學院開展“留學不出國”的全日制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有6個分別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英國厄爾斯特大學合作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合作開展的境外辦學項目是我國首批在美國境內向美國大學生授予中國大學文憑的境外辦學項目。建立了包括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歷教育,長短期漢語、商務漢語進修非學歷教育在內的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體系。與美國南緬因州立大學、荷蘭南方應用科技大學、斯洛伐克馬杰伊貝爾大學分別建有孔子學院。截至目前,學校與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的114所高等院校、8個國際機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關系,與其中50余所大學開展著長期穩定的交往合作。
學校是國內首家參與并獲得“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認證”的高校,牽頭構建了中英合作辦學聯盟,是中國*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孔子學院獎學金的接收院校,是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大學項目合作伙伴,會計學專業通過全球三大會計師公會之一的澳洲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的全面認證,薩里國際學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兩個雙學位專業獲得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
學校有國內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研究基地,建有孔子學院績效評價與財務管理研修基地,相關研究成果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要批示。
遵循“博學濟世”校訓,堅持人才強校、學科引領、質量提升、國際化、特色發展五大發展戰略,東北財經大學正向著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的發展目標邁進。 ;
一、西安交通大學教務系統入口 西安交通大學 教務系統入口為
,學生可以復制該網址到瀏覽器地址進入登錄頁面。
二、西安交通大學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 是我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
十九世紀末,甲午戰敗,民族危難。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堅持“求實學,務實業”辦學宗旨,強調“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學問、創一等事業、成一等人才”辦學目標。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獨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學,被譽為東方的“MIT”。抗戰時期,學校移至租界,內遷重慶,堅持滬渝兩地辦學,為抵御外侮,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解放前夕,師生積極投入*革命和解放斗爭,學校被譽為“*堡壘”。
1955年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6年起師生分批遷赴西安;1957年分設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一領導;1959年,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 西安交通大學 ,同年被列為全國十六所重點大學之一。2000年國務院決定將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醫科大學、陜西財經學院三校合并,組成新的 西安交通大學 。
學校是“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單位,首批進入國家“211”和“985”工程建設學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A類建設高校,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教、藝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設有26個學院(部、中心)、9個本科書院和20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教工6137人,其中專任教師3081人。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4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入選者93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9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并享受*特殊津貼專家493名。
現有(2018年底)全日制在校生40346人,其中研究生19629人。本科專業8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129個。建有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據ESI公布的數據,截至9月,學校15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2個學科進入前1‰,工程學進入前1?。
建校120余年來,形成了興學強國、艱苦創業、崇德尚實、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愛國愛校、追求真理、勤奮踏實、艱苦樸素的優秀品格,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張元濟、蔡元培、蔡鍔、黃炎培、鄒韜奮、陸定一、錢學森、張光斗、吳文俊、*、侯宗濂等,為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西遷以來培養了林宗虎、蔡睿賢、曹春曉、蔣新松、李鶴林、葉尚福、李佩成、姚穆、陳國良、雷清泉、熊有倫、涂銘旌、李伯虎、蘇君紅、孫九林、陳桂林、程時杰、孫才新、韓啟德、譚鐵牛、叢斌、郝躍、陳政清、江松、房建成、王華明、湯廣福、郭萬林等39位兩院院士;高華健、鎖志剛、姜晶、劉奕路、梁平、陳掌星等美國國家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等海外院士。
遷校63年來,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各類人才,其中40%在西部工作,為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后面貌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畢業生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聲譽,涌現了陳惠波、溫熙森、馬德秀、雷菊芳、崔殿國、孫來燕、張國寶、賈全喜、王玨、連維良、溫樞剛、汪建平、江小涓、蒲忠杰、于杰、張月娥、桂生悅、盧雷、張雅林、趙歡、仇建平、黎仁超、周鴻祎、陳曦、劉光斌、鄭海濤、路一鳴、樊登、劉烈宏、王東峰、劉奇、郭文珺、景海鵬、陳冬等一批知名校友。
學校落實“品行養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創新”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建立“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
2006年,實行了“書院制”,書院、學院“雙院制”培養模式為學子插上騰飛的翅膀。2017年,學校成立本科生院,落實“校-院-系”三級教學責任,建立“橫向協作、縱向貫通、教書和育人統籌協調”的本科生人才培養管理體系。堅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從1985年開始,先后創辦“少年班”“錢學森試驗班”“侯宗濂試驗班”“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試驗班”“人工智能試驗班”等,以錢學森學院為載體,把錢學森精神和智慧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獨特的教育理念,寬松的學習氛圍,強大的師資配置,良好的教學效果備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8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3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3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1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1門,擁有12個國家級教學基地、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7篇、提名獎46篇。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競爭力。遷校以來,創造了百余項國內外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在搶占科研制高點方面發揮了交大的引領作用,其中包括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個汽輪機、汽車*、制冷與低溫和壓縮機專業,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處理芯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
遷校以來,學校創造了29000余項科研成果,其中237項獲得國家三大獎,產生了數以千億計的經濟社會效應。學校依托學科與人才培養優勢,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與*、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注重解決行業關鍵性技術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2000年至今,主持“973計劃”項目2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343項,基礎研究項目數和經費在全國高校位居前列。承擔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30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5項,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共建11個高端智庫,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納應用。
學校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四面旗幟,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230個文化社團,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豐富多彩,“縱論四海”“思源大講堂”“學而論壇”“新港報告”等成為師生開拓視野的經典品牌。歷年來,交大學子在SAE國際航空設計大賽、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國際數學建模大賽、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國際英語演講大賽、世界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亞洲區選拔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課外科技大賽、“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Robocon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研類)錦標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與社會實踐科技競賽等國際國內大賽中屢獲佳績。
國際交往廣泛。2000年至今,已邀請25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及2000余位國外教授來訪講學,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的世界各國學者、企業高層、*要員更高達2萬余人;派出赴國外訪問、進修、研究及攻讀學位的教師和學生2.8萬余人次,參加國際會議2000余人;與美、日、英、法、德、意、新、韓等44個國家和地區逾300所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2018年,有來自136個國家的2800余名外國留學生就讀于西安交大。
現有興慶、雁塔、曲江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四個校區,占地面積約8000畝,各類建筑總面積約420萬平方米。圖書館被******宣傳部批準為“錢學森圖書館”,總建筑面積36394平方米,閱覽座位3036席;累計藏書近563萬冊(件),印刷型報刊累計10000余種、現刊1500余種;國內外電子平臺資源118個,共計320個子庫,中外文電子期刊11萬余種,中外文電子圖書超過160萬種。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國家使命擔當、全球科教高地、服務陜西引擎、創新驅動平臺、智慧學鎮示范”為目標,在4個領域上建立了8大平臺、25個研究院和100多個科研基地,將服務學科交叉、軍民融合等國家重大科學研究,服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科技成果轉孵化和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探索21世紀現代大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和新經驗。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西安財經大學教務系統 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學生入口地址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