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東北石油大學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

      更新:2023年06月24日 07:11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東北石油大學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東北石油大學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

      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東油”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學校創建于1960年5月,是大慶石油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1961年3月定名為東北石油學院,1961年9月7日正式開學,1975年7月更為大慶石油學院,1978年10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高等院校,2010年4月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被譽為石油界的“黃埔軍校”。中國三大石油石化集團的掌門人,中海油總裁,中石化兩 音樂噴泉
      任總裁,中石油的兩位副總裁均畢業于此校。   她源于清華大學石油煉制系,孕于北京石油學院,誕生發展于大慶,是伴隨大慶油田的發現而誕生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理、工、管、經、文、法、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三大國有石油公司與黑龍江省四部共建(部屬高校級別)的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中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被譽為“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全國魅力城市——黑龍江省大慶市,這里環境優美,生態宜人。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已具規模。學校有 53 種本科專業,6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14 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 個國家級一級重點學科,3 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4 個省級重點學科;4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 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學校現已擁有2門國家精品課,27門省級精品課,59門校級精品課。   學校共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共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87個。學校現有 18 個教學院(部),占地面積150.3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60萬平方米。室內外體育場所面積15.7萬平方米。萬兆級校園網與教學區、辦公區及師生生活區的所有主要建筑物相連。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 億元。有單體建筑面積為 4.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館藏圖書204.2 萬冊,有數據資源 18 種。有提高油氣采收率、油氣藏形成機理與資源評價等教育部、省級重點實驗室 10 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5 個,省級研究所 1 個,省部級研究室 2 個。有本科教學實驗中心(室) 41 個;有省級“雙基”條件合格實驗室 6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 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5 個;有校內外實習基地 122 個。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

      東北石油大學地址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府街99號,該校是伴隨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的發現而誕生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二、東北石油大學介紹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創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學校占地169.13萬平方米,其中秦皇島校區占地33.2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5.8億元。建有萬兆級校園網,圖書館藏圖書255.05萬冊,有數據資源16種。建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有科研平臺44個,其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室)1個、省重點實驗室1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與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研究院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有校內外實習基地158個,其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1個。

      學校有教職工2118人,其中專任教師1307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6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30人,博士學位483人、碩士學位666人;博士生導師141人;雙聘院士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6人(現在職12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6人、青年學者4人、講座教授5人;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15人、后備帶頭人29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模范教師4人、優秀教師7人、教學新秀1人、青年教學能手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1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6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培育計劃1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5個、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3個。學校還在石油石化等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一批*教授、導師。

      學校面向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848人,其中本科生15478人、專科生5600人、碩士研究生2404人、博士研究生366人。

      學校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學生全國外語四級統考和黑龍江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始終名列省內高校前列。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俄語教學研討會曾先后在我校召開。“十二五”以來,建成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獲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等多種獎項。

      學校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1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十二五”以來,獲批國家973計劃課題4項,863計劃課題4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4項,國家重大專項任務5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5項(其中,主持重點項目3項,參與重大項目1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科技項目6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7項;科研總經費14億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07項,其中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獲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6項,其中一等獎5項;獲專利授權2791件;出版科研著作及教材370部,發表論文9131篇,被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360篇。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交流與合作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現已與歐洲、美洲、非洲10余個國家的30余所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開展包括國家公派、聯合培養、交換學習、短期交流等學生海外交流項目。鼓勵教師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科學研究等實質性合作,與美國、德國、羅馬尼亞等國的大學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規油氣研究等聯合實驗室,共同參與歐盟ERASMUS+項目,合作開展“能源與水紐帶關系及高效綠色利用關鍵技術”等*間科研合作項目。學校積極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培養來自10余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

      學校出版有《東北石油大學學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東北石油大學報》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與全國300多所高校進行交流。

      辦學近六十年來,學校秉承“艱苦創業,嚴謹治學”的校訓和“嚴謹、樸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形成了“堅持用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和“全方位多層次產學研合作辦學”兩個鮮明特色。時任國務院總理*為學校題詞“用大慶精神育人,培養跨世紀人才”。辦學育人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東北石油大學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東北石油大學 一、東北石油大學在哪里”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