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中考|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要不要花錢“擠進去”?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考不上好高中花錢擠進去
中考志愿填報季,很多家長看著填報單發愁,想沖一沖好學校,又怕萬一分數不夠耽誤孩子前程;選一個不費力就能上的高中吧?
又不甘心,那么低的一本率,把孩子送進去豈不是等于放棄了好大學?
對好大學、好前途的追求,讓很多家長打起了主意,哪怕花點錢,能讓孩子進個更好的高中也行?。?
可惜的是,這幾年,大部分地區已經取消了中考擇校制度。
雖說取消擇校后,落榜生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名目或方式選擇重點學校,只不過機會很少。
那么在這個時候,是拼了命擠進重點高中做“鳳尾”,還是去普通高中里當“雞頭”?
這成了每個中考生家庭的最大疑問!針對這個問題,
課外輔導網小編整理了以下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1
記得某年新學期接手新高一,我聽一位土豪爸爸說了這樣一句話——
分數不夠錢來湊!無論如何要讓孩子上重點,不是指望他學得多好,而是為了以后一提老同學,個個都是行業精英,那他打造的這個關系網就非同一般了。
在這個人情社會,就憑這一點,我覺得付出點代價也值了。
這話聽起來很扎心、功利味兒十足,但也反映了某種真實。不可否認,重點高中的教學資源會更加的豐厚。
在知乎上有過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應該考上重點高中?!?
下面有一個答主說道:“在重點高中里,社團活動辦得有聲有色,辦了一堆雜志、熱心公益的公眾號。每個寒暑假之前朋友圈里去做義工的招新宣傳滿天飛。
一年一度的游園會前期宣傳聯系了《暴走大事件》的*組給我們學校加油諸如此類的校園活動還有很多。”
這么說來,重點中學的開放度和資源支持力度確實是普通高中難以匹敵的。
至于師資水平的配備,首先在老師的學歷和頭銜上就先贏了一局。
在
清華大學畢業生重點高中就業洽談會上,全國30多所高中獲得了入場資格,且看這些高中,省會城市一中、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是標配。
能把清華學霸攬入麾下的高中,不言而喻贏在了起跑線。
單拿出哪個老師和學生,最初的水平也許并沒有差別。但是,教整體分數高的學生,要不斷增進學識調整方法,和上一節課要花半節課時間維持紀律相比,長期下來,教學能力肯定不一樣。
同樣學生也是如此,也許初中大差不差,也許中考幾分之差,一個是一入重點深似海,一個是從此蕭郎是故人。
一個在你追我趕的競爭隊伍里帶著跑,一個在以學習為恥裝酷為榮的墮落天堂里跟著混,三年下來恐怕相差萬里的不只是成績,還有三觀,人格,性情、氣質……
之前有個孩子也這樣說過,牛校的孩子必然牛,周圍的學習氛圍都是“比學趕幫超”,比上課要說話都找不到和你開小差的同伴。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沒有學不好學不會的道理?。?
2
有家長問:重點中學這么好,但是我就怕孩子進去跟不上怎么辦?有的時候在里面壓力太大也不是一件好事兒。
確實是會有這樣的孩子,感覺在重點中學里壓力太大,找不到存在感,因此更偏向普通高中。
在普通高中里他們能獲得自信,能獲得矚目,因而發展的也會更好。
這樣的孩子有,但是并不多見。
還有很多孩子是因為到了重點高中激烈的氛圍中,一時間沒有轉換過來,相當抗拒,所以非逼著父母轉到普通高中去了。
然而到了普通高中呢?好多都放飛自我了。
壓力大有時候不見得是件壞事。
父母如果真的怕孩子壓力大跟不上,更多的不是為他們轉學,而是應該積極地去開導他們,告訴他們有呆在這里的實力,從而逐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努力地去適應,而不是想方設法去逃避。
就像鄭州一位校長說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動車車廂,那就要掛到外國語、一中、省實驗這些動車車頭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卡車車廂,那就掛到我們學校這個卡車車頭上去;
卡車車廂掛在動車車頭上會被拉零散,動車車頭掛在卡車車頭上,我們也拉不動。
最好的學校不一定適合你,適合你的學校才是最好的!”
3
把孩子送去重點高中后,有些家長因為耗費了很多心血,因此也抱著很大的期望,這本是好事,然而卻很容易走偏,踩到雷區。
你上的學是我花錢砸出來的
很多孩子聽了這句“你上的學都是我花錢砸出來的”這句話后,都會自動地把自己擺在“我配不上這個學校”的位置上。
于是,成績吊車尾是應該的,因為我學習不好是花錢進來的。
上課不好好聽是應該的,因為我學習不好聽不懂,當初是花錢進來的。
時不時地上網逃課是應該的,因為我學習不好是花錢進來的。
一切不良行為的發生,孩子們都把它歸結為“我是差生,這是應該的”。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你是一個有實力的人,只是因為考場發揮或者別的因素沒考上而已?!?
而花錢送你上高中就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所以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最怕你自我放棄,卻把壓力給孩子扛
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比如我當初沒有考進這個高中,現在你必須要進來。
等到孩子真的進來重點高中后,做父母的就更加嚴厲了。
成績不好了就責罵、學校里犯了一點小錯就責罵、作業寫得不好更得挨罵。
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學習*沒有了,甚至有的都陷入到抑郁的狀態了。
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設身處地地去考慮,自己年輕時候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更不能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
還記得有一位作家講過一個故事。
妻子接女兒放學,因為女兒的數學考得很爛,就在家中訓斥她。
作家見了,連忙把妻子叫到了臥室里,問她道:“你當年的數學好嗎?”
妻子說:“不好啊?!?
作家也說:“我也不好啊,所以咱們兩個數學都不好,就不要刻意要求女兒的數學好啊?!?
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感同身受”這四個字,而不是像隔岸觀火一樣,只知道嚴厲地批評、嚴厲地打壓他。
4
想有好前途就必須上好高中,普通高中就一定不行嗎?
事實證明這并不是一定的。
我也見過一些普通高校的學生三年磨一劍考上好大學的,甚至有開明的家長聽從孩子的意愿把孩子送進了職高。
一位把孩子送進職高的高知媽媽這樣認為:
時間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如果用三年的時間去學習那些孩子不喜歡也學不好的內容,那這三年基本上就是虛度時光,我覺得,那還不如把高中的三年,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們比較篩選后,選擇了工藝美術學校。事實證明,孩子學得很快樂,達到了最好的學習狀態。
對有學習潛力的孩子,幫他上重點高中進一步激發他的潛力;對更愿意在其他方向上嘗試的孩子,讓他放手去嘗試。
然而難的是,只有極少數愿意附身傾聽、真誠了解的父母能區分這兩點。
顏老師見過太多的孩子雖然上完了大學,但是學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后又不想從事這一行,一兩年內都沒有合適的工作。
等他們回過頭來抱怨當初沒有學自己的興趣的時候,無一不牽扯到自己的父母。
“父母不讓我學,說沒用。”
“當初心軟,他們讓報啥報啥”
“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啥,隨他們?!?
說出這樣的話,不可謂之不悲哀。
所以正如網上的一位作者所談的那樣:
第一、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不要走不必要的彎路。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自信,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而不是等到結果糟糕了才開始著急。
第三,客觀地看到孩子的潛質,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他身上。
這三點合成一點,就是愛,無私的愛。
希望各位父母都能明白這一點。
注:課外輔導網教育頭條尊重原創文章,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感謝您的閱讀。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中考|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要不要花錢“擠進去”?,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