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大學,而是遼寧省的一所專科學校。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以農林牧漁業專業大類為主體的省屬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創建于1948年,1999年8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遼寧熊岳農業高等??茖W校更名。 七十三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走特色高水平農業高等學校辦學道路,為服務于遼寧全面振興特別是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學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A檔)、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學校。
一流的辦學條件為學校實現新飛躍奠定堅實基礎
——擁有充分滿足教育培訓需要的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1108畝,建筑面積30.4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5.38億元。 校內擁有教學服務型、科研主導型、生產實習型、自主創業型系列化實習基地75個,具有項目支撐功能的實訓室、車間91個,53間智能教室,148間多媒體教室,300T數字化教學資源儲存空間和萬校外建設緊密實訓基地231個,與590家大中型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擁有1000多畝校企合作建設的農業科教園。
——擁有覆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優質專家
學校下設農學園藝學院、畜牧獸醫學院、農業裝備工程學院、食品藥品學院、園林學院、智慧農業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學院、朋寵科技學院8個二級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擴招教育學院)、素質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43個專業,涉農專業比例現有國家精品專業1個,國家教改試點專業和國家重點建設專業8個,國家骨干專業10個,省級重點建設特色專業群5個,省級示范、品牌專業17個。 在籍學生14437人。
——德技并修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
目前學校教職工532人,其中高級職稱166人,碩士以上學位278人。 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2.6%。 國家教學名師1人,“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最美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及行業教師名師28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1人,省級優秀青年骨干教師7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一級,萬人一級19人。 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一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一個,省級教學團隊六個,省“雙師型”名師工作室一個,省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一個。 從企業和科研院所靈活引進專業和科研領軍人才8人,已聘請11位行業大師到學校主場工作室工作。 常年聘請企業、科研院所*教師280人,建設了由436名能人工匠、技術能手等組成的*教師庫。 初步形成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在職培訓等長效機制。
擁有以——人為中心、以農為魂的特色學校文化
七十三年的積淀和傳承,形成了學校農業職業教育特色文化體系。 學校確立的“立足北方大農業,連接區域產業群,服務國家新戰略,建設一流高職院”辦學定位,“為農業提供生產模式,為農民提供生活模式,為農村提供發展模式”的基地建設理念,“走出課堂練習,為項目與時俱進”的教育改革理念、“優秀者成功、能者成功、人人成長”的學校文化建設成果獲得國家教育成果二等獎。
創新辦學模式全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
——聚焦現代農業產業,結合東北地區需求,建立新型農業類專業結構及其發展模式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構建糧食經飼統一、農林牧漁結合、種養一體化、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聚焦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打破傳統農業的專業結構布局,建設農業園藝、畜牧獸醫、園林技術、農業裝備工程、食品藥品、農業經濟管理、 優化形成智慧農業七大特色專業群體系,突出專業鏈與產業鏈緊密對接、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形成集群化特色、適應遼寧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產業鏈延伸的專業體系結構,一批國家重點建設專業和國家級骨干
——立足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培養培訓并舉”戰略,打造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突出校企“二元”主體,加強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探索形成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征的校企“4-1-1”人才培養模式和產學融合的“二元三體系”人才培養模式。 并在總體框架下,系統構建栽培類專業“雙線雙循環”任務導向式、養殖類專業“雙線雙基地”工學交替式等教學模式,實行企業專業課、職業導師制、校企雙導師制、雙重學籍制、企業學徒制、課程考核個性化、技能大賽免試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已獲3項國家教育成果獎和6項省級教育成果獎。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打造共建共享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
通過組建校企戰略聯盟、職業教育集團、校企深度融合等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實現人才共建、基地共建、資源共享。 與大北農、北京偉嘉、大連三儀、中聯重型機械、大順國際、葫蘆島玄宇等有規模、有影響力、有文化、有情懷的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和合作訂購班。 充分發揮雙主育人優勢,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協同培養。 與中泰實業集團共建江南農業科教園,擴建實訓基地1000畝。 以朋寵科技學院為代表,創新公辦職業院?;旌纤兄妻k學新機制,《中國教育報》對此進行了典型報道。
——瞄準區域產業需求,構建應用技術研發平臺,打造技術技能積累創新新模式
依托省級動物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遼寧省蛋雞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設施園藝重點實驗室,搭建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平臺,獲批省級以上研究項目229個,取得系列科研成果。 “熊雜1號”至“熊雜8號”系列高粱新品種,元鈺66、大民99玉米新品種,熊豆2號、遼農職黑豆1號等大豆新品種,熊岳圓蔥、熊岳紫長茄子、裸仁金瓜、星辰一號黃瓜、熊岳長綠苦瓜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81項,其中一等獎5項。
——堅守農業本色,脫貧攻堅主戰場,打造立體網絡化服務“三農”新模式
學校始終堅持為“三農”服務,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為縣域經濟服務,助力扶貧攻堅。 在技術技能積累和創新平臺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社會服務。 率先開展日光溫室研發、培訓和推廣,將熊岳、、、型日光溫室及其配套蔬菜、果樹栽培技術推廣到東北、華北和西北16個省,受農業部委托培訓農業科技人員萬余人。 可移動的保溫節能裝配式日光溫室遍布北京、青海等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帶來了數億的經濟效益。 “熊雜”系列高粱新品種的開發和推廣,為遼寧省不同時期種植結構的調整做出了巨大貢獻。 “遼峰”葡萄新品種栽培技術已推廣面積20多萬畝,給果農帶來了豐富的效益。 動物健康養殖研究中心已累計企業檢測樣品10余萬件,為動物疫病防控和企業技術改造標準化建設提供依據。
面向脫貧攻堅主戰場,充分發揮學校人才技術優勢,以黨建引領、項目進村、創業引領等措施,積極開展精準扶貧,以營口東部山區、遼西北干旱區為中心, 積極參與“千專家進千家”“百專家對接百鄉村”活動,每年派出技術專家600余人,足跡遍布320余個鄉鎮,直接惠及貧困家庭3410余戶
大力開展農民技術人才培訓工程、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工程、青年農場主培訓工程、進村入戶培訓工程和西部對口支援工程五大工程,先后開展省內外(含新疆、藏區)農業技術人員、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
學校作為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和遼寧省科技推廣基地,聯合沈陽、營口等市區中小學,廣泛開展中小學生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全年接待沈陽東北育才教育集團和營口市區中小學生13000多人,通過學習農業實踐夏令營活動,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勞動
堅持——立德樹人,強化多方聯動,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工作新模式
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舉,以培養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為重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樹立“兩級雙線兩級延伸式”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開辟思政課主渠道和課程思政、校園文化、內涵相關部門和各專業系(院)多方參與,各級黨組織上下聯動,黨政學院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逐步構建“導師項目組”雙創教學模式,“課程雙創思政素質教育”相互促進,形成“1 N”多元協同育人特色。 校內創業孵化基地成為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學院榮獲“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中”稱號。
高水平的辦學成果得到了*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高比例基層就業在遼寧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七十四年來,學校為我省農業農村培養、留用、可用的農業技術技能人才達七萬二千人,廣泛分布于我省900多個鄉鎮農業生產現場,是新農村建設、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業產業化、規?;?、集約化、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不可替代的
——高規格職業技能競賽獎強調了優秀人才培養的效果和水平
近年來,學生獲全國職業大學技能大賽國家級一、二、三等獎27項,省級職業大學技能大賽一等獎38項,獲全國高職高?!鞍l明杯”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8項。 畢業生一直以“職業素質好、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7年保持在90%以上,約5年平均達到96%以上。
——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顯示出先進的教育教學改革水平
學校實施教研促教育改革發展、科研促生產教學融合的“雙研驅動戰略”,2000年以來共獲得省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成果129項,連續4次獲得5個國家級教育成果獎。 學校獲得全國教師教育能力競賽一、二、三等獎3項,主辦國家級精品課程6項、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項、省級精品課程14項、主編“十二五”國家計劃教材36份,國家資源庫建設項目1項、國家職業教育示范虛擬實訓基地項目1項
——高影響力的社會*和榮譽體現了國家示范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為遼寧現代農業教職組理事長單位、中國現代農業教職組、中國現代農機裝備教職組、中國現代畜牧業教職組和中國城市農業教職組4個國家級教職組副理事長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單位、全國職業高等學校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成員單位。
學校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示范基地、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遼寧省*新型農民培訓基地、遼寧省科技推廣基地。
學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A檔)、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大學、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試點學校。 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駐村工作隊)、國家首批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就業工作典型經驗50多所高校、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和遼寧省“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遼寧省最美校園等數十項省市級榮譽稱號
到此為止。七七網收集整理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幾所大學的所有內容,數據隨時都會變化。 請根據考試院等權威信息。
現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