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醫科大學2020年最新概況、2020年中國醫科大學校園環境、中國醫科大學本科招生專業、中國醫科大學本科辦學實力等中國醫科大學2020年最新相關信息。已經幫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準備好了2020年中國醫科大學最新概況,各位2020高考生和家長趕快查看吧!
想查詢更多心儀院校信息?想要一鍵輕松了解高校風光么?掃一掃下方二維碼,讓你告別無謂的搜索,帶你即刻領略實景校園風采!
中國醫科大學簡介及院校概況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最早創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全程并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院校,是我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醫學高校之一。其前身為1931年11月創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1932年學校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40年9月在延安,經*同志提議,*中央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11月,在沈陽接收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合并了遼寧醫科大學(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3年由英國蘇格蘭教會建立)。中國醫科大學是原衛生部部屬高等醫學院校,2000年改為省部共建學校。2015年獲批為遼寧省人民*、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0萬多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著名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據不完全統計,擔任副部級以上職務百余位,衛生行業主管部門正、副部長10位,將軍4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4位。
學校現有沈北、和平2個校區,設有15個學院(學部)、4個研究院。在醫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哲學和管理學等6學科門類擁有學位授予權;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學等7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59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7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7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本科專業21個。國家級教學項目有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1項,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1項,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精品課程1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教學團隊2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個,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規劃教材16本;省級教學項目有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7個,示范性專業8個,品牌專業1個,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重點支持專業1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應用型轉型示范專業2個,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建設試點項目1個,精品課程4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4門,教學團隊12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跨專業實訓平臺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8個,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1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規劃教材4本。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6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6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31個,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遼寧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7個,遼寧省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2個,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2個,遼寧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5個;遼寧省精準醫療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醫療中心50個。學校現有3所附屬綜合性醫院和2所專科性醫院,開放床位11332張,牙科綜合治療椅273張。
學校在編教職工8948人。全校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9.11%,全校教授級775人,副教授級1055人,研究生指導教師1754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496人。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6366人,其中博士生1217人,碩士生(含七年制)4675人,普通本科生9265人,預科生23人,外國留學生1186人。
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人(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選1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長期項目專家2人、青年項目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選1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4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0人;遼寧省院士后備人選培養工程人選4人;"興遼英才計劃"杰出人才1人、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領軍人才4人次,遼寧省優秀專家34人次,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3人次,遼寧特聘教授45人次;"興遼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1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遼寧特聘教授)6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遼寧省普通高校專業帶頭人5人,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15人,遼寧省優秀教師3人,遼寧省黃大年教師團隊1個,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14人、千人層次124人。在中華醫學會擔任主任委員6人(含候任主任委員和名譽主任委員),擔任副主任委員6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3人,秘書長1人,委員10人。
學校總占地面積152.0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6.38萬平方米。圖書館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絡東北地區中心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咨詢單位;館藏紙質書刊133萬冊,電子資源計160萬冊;訂購中外文全文書刊數據庫92種,日文醫學文獻收藏尤其豐富,為全國日文醫學文獻中心館。實驗動物部是遼寧省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和遼寧省轉基因動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單位。學校主辦學術期刊15種。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成立了中英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以及澳門和臺灣等國家、地區的94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校是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簡稱"111計劃")。有408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近年來開展了82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8個CMB項目。
(數據截止時間為2019年3月)
中國醫科類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居榜首,排名前十的其他九所醫科類大學分別是:南方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北京協和醫學院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學、藥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婦產科學、腫瘤學、麻醉學、內科學。
南方醫科大學位于廣東廣州,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全國首批、廣東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國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國家重點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消化系病)、中西醫結合臨床。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
廣東名牌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中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學、中藥學。
首都醫科大學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藥學、中醫學。
北京市一流專業:護理學、床醫學。
北京市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藥學、中醫學、康復治療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假肢矯形工程。
哈爾濱醫科大學是部委省共建大學、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牽頭單位、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首批試辦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院校。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藥學。
黑龍江省級重點專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護理學、生物技術。
天津醫科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最早批準試辦八年制的2所醫學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試辦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臨床醫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藥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
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位于江蘇南京,是江蘇省共建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南京醫科大學
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藥理學。
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國家特色專業:護理學、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位于遼寧沈陽,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與遼寧省人民*三方共建高校,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成為“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國家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呼吸系病)、皮膚病與性病學、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外科學(普外)。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法醫學。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重慶市人民*共建,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單位,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藥學、護理學。
省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預防醫學、藥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中醫學。
溫州醫科大學位于浙江溫州,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醫學學科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藥學。
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臨床醫學、眼視光學、醫學檢驗、護理學、麻醉學、藥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
廣州醫科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是一所以醫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廣州市屬重點高校,為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國家特色建設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
廣東省名牌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
首都醫科大學是北京市的重點高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同
2020年07月13日 10:50重慶醫科大學是一些同學比較中意的學校。不過很多同學都不清楚重慶醫科大學怎么樣?重慶醫科大學在全國的排
2020年07月13日 10:11重慶醫科大學位于重慶市,一些同學對于重慶醫科大學也是比較有意向,不過很多同學對于重慶醫科大學是幾本?
1970年01月01日 08:00學醫是很多高三學生對于自己專業的一個方向參考,不過我國的醫科大學這么多,專注教育小編建議想要學醫的同
2020年07月11日 10:47很多同學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對于學校都不是很了解,畢竟全國的大學很多,進行選擇的時候也只是零星的了解。
2020年07月11日 11:33很多同學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對于學校都不是很了解,畢竟全國的大學很多,進行選擇的時候也只是零星的了解。
2021年05月07日 14:07大學宿舍男女生混住并不是很常見,但有些高校由于男女比例失衡也會有一部分宿舍實行男女混住制度。南方醫科
2020年07月08日 09:33大學路圓夢網小編推薦:2021年大連醫科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2021年遼寧中醫藥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2020年12月05日 14:53目 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學校概況第三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第四章 招生計劃第五章 錄取規則第六章 錄取
2020年07月21日 09:32目 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學校概況第三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第四章 招生計劃第五章 錄取規則第六章 錄取
2020年07月21日 09:28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醫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