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連云港家長網上學校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

      更新:2023年07月13日 22:54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連云港家長網上學校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連云港家長網上學校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敗答意見》、省*《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全面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現就做好2022年全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通知如下。

      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22﹞1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蘇教基﹝2022﹞9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招生入學管理責任,全面落實屬地招生和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同步招生要求,嚴肅招生入學紀律,規范招生入學行為,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教育權益,不斷推進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

      招生對象

      1.具有本市初中學籍的應屆初三學生。

      2.具有同等學力的本市戶籍社會考生。

      凡被高中段學校投檔錄取或注冊過學籍的,不得報考四普通高中。外省初中畢業的往屆生不得報考公辦普通高中。

      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

      一、普通高中

      1.招生范圍。全市劃四個招生區域:市區(含海州區、贛榆區、連云區及市開發區、徐圩新區、云臺山景區)、東海縣、灌云縣和灌南縣。

      全市普通高中統招生執行“按區域招生,分區域管理”政策,在劃分的各自招生區域內招生,不得跨區域招生。民辦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圍與所在地公辦普通高中保持一致,生源不足的,須經市教育部門核準,在市域范圍內征求平行志愿后規范補錄。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有關高中學校的自主招生(體育、藝術、科技創新類等)、國際班及綜合高中班面向全市招生。

      2.招生計劃。全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全部納入招生計劃管理。市教育局根據全市高中教育發展布局規劃、學校辦學實際等,統籌安排各區域的招生計劃(見附件1)。

      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計劃原則上不超招生計劃的5%。

      連云港高級中學內地新疆班計劃招生100人。

      四普通高中統招計劃全部作為指標生計劃分配到初中學校(分配及推薦實施辦法見附件2)。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連云港高級中學和江蘇省板浦高級中學指標生計劃由市教育局核定,其他四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計劃由所在縣區教育部門確定,并報市教育局審核備案。

      二、職業類學校

      1.招生范圍。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和市內外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面向全市招生。省內優質職業學校經備案后,可面向全市招生。我市三以上職業學校在向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后,可跨市招生。

      2.招生類別。有中職與本專科院校分段培養專業班、五年制高職、省屬普通中專、中職職教高考班、市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高級技工、中級技工)7類。

      3.招生計劃。中職與本專科院校分段培養、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省屬普通中專、技工學校招生計劃由省下達。中職職教高考班、市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招生計劃由市下達(見附件1)。

      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中職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以實現中職與專科聯合招生、分段培養,同一專業一體化、系統化培養,滿足經濟發展對應用技術型和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繼續招收中職職教高考班,以滿足職業學校學生繼續升學的需要。

      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內地新疆中職班計劃招生240人。物枯褲

      4.輸送生源。縣區向市區(含連云區、徐圩新區)輸送中等職業教育生源7000人,其罩簡中贛榆區2000人、東海縣2600人、灌云縣1800人、灌南縣600人。

      三、綜合高中班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試辦綜合高中班的指導意見》(蘇教職〔2018〕19號)精神和《連云港市關于試辦綜合高中班的實施意見》(連教基〔2019〕3號)要求,今年將繼續適度舉辦面向全市招生的綜合高中班(招生計劃見附件1)。縣區教育部門、各綜合高中班辦班主體學校要嚴格按計劃應招盡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招生考試

      一、考試安排

      高中段學校招生文化考試時間為6月14日、15日、16日三天,考試科目詳見《關于公布2022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方案的通知》(連教基﹝2022﹞5號),其中6月16日下午為2020級(八年級考生)地理和生物考試。考試科目試卷均集中網上閱卷,閱卷工作嚴格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二、成績查詢

      考生在7月1日18:00后,可憑報名號和網上填報志愿時設定的密碼登錄連云港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連云港招生考試微信公眾號、市教育考試院網站、“我的連云港”APP、江蘇政務服務網等查詢個人成績及錄取結果。各高中段學校根據市教育考試院提供的預錄取庫,聯系考生報到。

      填報志愿

      一、志愿填報

      1.網上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17—20日,已報名考試并確認的考生可先填寫《志愿草表》,并憑準考證上的信息上網自主填報志愿。每位考生自己設定密碼,同時應妥善保管密碼,以備查詢成績時使用。網上填報志愿截止時間為6月20日17:00,屆時系統將自動關閉,任何人不得更改(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經測試后要及時填報志愿)。考生因錯過填報志愿時間,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填報的,視為自動放棄填報。所有志愿以網上填報為準,并由縣區招辦打印考生志愿告知單,下發給考生本人和其監護人簽字。

      2.在填報志愿前,考生應充分了解擬報考學校的校址(校區)、辦學性質、省定、學制,特別是民辦普通高中和各類國際班的收費項目及標準等信息。因個人志愿填報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負。

      3.如考生在填報志愿期間忘記密碼,可在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帶領下憑本人準考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在規定時間內到縣區招辦、市教育考試院辦理密碼重置申請。

      二、填報說明

      1.為方便志愿填報,高中段學校統招生、國際班和綜合高中班等分別設置不同代碼,并按招生區域范圍分開,職業類學校依據院校、招生專業設置相應代碼。

      2.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和四普通高中可以兼報,與三及以下普通高中、綜合高中班不得兼報。中等職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中職職教高考班、省市屬普通中專、技工學校和三及以下普通高中、綜合高中班可以兼報。

      3.藝術素質測評成績C等級及以上,具備填報中考統招指標生、綜合高中班和提前錄取批次、第一錄取批次高中的資格;藝術素質測評成績B等級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報考高中段學校藝術類自主招生。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均達C等級以上者方可報考三以上(含三)普通高中。

      4.已被推薦為指標生的考生只有在普通高中批次的A志愿填報指標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標生的資格方可有效,否則視為放棄指標生資格。

      5.被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錄取的全日制在籍在校學生和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非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生中涉農專業學生免除學費。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前兩年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

      6.享受優惠政策的考生,在初中就讀學校領取《連云港市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考生加分投檔審批表》,有關審批部門審核蓋章后,由學校統一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將匯總表及所有審批表于6月10日前報市基教處(市直屬初中學校直接上報)。

      三、有關要求

      實行“無志愿不錄取”政策。嚴格遵循自愿原則及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考生應在監護人的指導下自主填齊、填足、填好志愿,防止滑檔或退檔。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選報學校,不得出現統一聯系方式,不得為學生統一編制、保管密碼,不得向招生考試部門以外的任何機構和人員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截留、扣壓《2022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報考指南》、準考證和錄取通知書。初中校長為志愿填報工作第一責任人,造成不良后果或影響的,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招生錄取

      一、投檔及錄取規則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嚴格遵循分數優先和按志愿順序擇優錄取。根據招生計劃、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績分別劃定各批次錄取控制線,職業學校、技工學校未經生源地批準,不得跨市招生。凡參加高中段學校招生錄取的考生均須參加今年的招生考試,違規錄取的考生將不予辦理學籍。

      全市統一集中實施網上錄取。在向考生個人公布成績后,嚴格依據考生成績和志愿,按計劃進行投檔,分批次錄取。除自主招生批次、提前錄取批次外,普通高中、職業類學校等批次按平行志愿規則錄取(各批次詳見《2022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報考指南》)。

      指標生錄取按考生取得四普通高中指標生資格,加10分投檔。中等職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錄取學生,中考成績應達到三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凡報考五年制高職的考生,在綜合素質評價、理化生實驗考查均達A等第的情況下加分投檔。

      二、錄取批次

      提前錄取批次: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提前批次錄取時指標生不享受加分投檔。

      第一錄取批次:普通高中學校,包括四普通高中、三及以下普通高中,綜合高中班、國際班等。

      第二錄取批次:職業類學校,包括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中等職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中職職教高考班、省市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

      錄取結束后,未被高中段學校錄取的考生可按照市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的相關學校征求平行志愿計劃、填報時間和填報要求,于7月10—11日填報征求平行志愿。

      職業類學校錄取中考考生工作原則上在8月31日前完成,并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完成錄取學生的學籍注冊手續。

      三、同分錄取規則

      在網上錄取過程中,達學校各批次最低錄取線,如總分相同,按文化考試總分從高到低錄取;若文化考試總分相同,則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總分從高到低錄取;若仍相同,則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進行錄取。

      四、有關說明

      1.學校自主招生錄取辦法,按《關于印發〈2022年連云港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指導意見〉的通知》(連教基〔2022〕4號)要求執行。

      2.考生憑報名號和密碼,在網上查詢錄取結果。各高中段學校根據市教育考試院提供的預錄取庫,聯系考生報到。學籍管理部門依據錄取庫信息進行學籍注冊,建立符合國家統一要求的學籍庫。

      3.謹防招生詐騙。考生填報志愿以《2022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報考指南》上的招生計劃為準,未列入招生計劃的學校,考生無法通過系統填報。

      照顧政策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錄取時享受優惠政策,同一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項:

      現役軍人子女、烈士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消防救援人員子女參加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的,加分辦法按《連云港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辦法》(連政聯﹝2015﹞1號)《關于做好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意見》(連公局〔2018〕172號)及《關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和社會優待機制的通知》(連政辦發﹝2019﹞24號)等有關規定執行。

      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及臺灣省、香港、澳門籍考生,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錄取時加10分投檔。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蘇教基﹝2022﹞9號)規定,從今年開始取消少數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

      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縣區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區域招生管理責任。要制定完善的招生工作實施細則,要在考試組織、招生錄取、入學分班和學籍注冊等關鍵環節做到全程、全方位精準監管,確保招生工作平穩有序。要做好殘疾學生和殘疾困難家庭學生就讀高中段學校免收學費工作,殘疾學生就讀高中段學校可憑殘疾證及高中段學校證明到縣區殘聯申請教育專項補貼。要進一步落實控輟責任,中考報考學生無故棄考的均作輟學處理,并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二、嚴格學籍管理

      各縣區、學校要加強新生學籍注冊審核,確保招生計劃、錄取名單、學籍注冊、實際在校就讀相一致,任何學校不得接收未按規定辦理手續的學生入學并辦理學籍。開學后一周內無正當理由不到校辦理入學注冊手續的,學校可取消其入學資格。嚴禁學校招收借讀生;嚴禁同時注冊普通高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雙重學籍”;嚴禁為違規招收學生、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注冊、轉接手續,各類國際班、課程班錄取的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嚴禁學籍造假、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凡無故連續曠課滿8周或累計曠課10周以上,且經多次溝通聯系和教育幫助無效的學生,學籍所在學校可按有關規定辦理退學手續。各高中學校起始年級不得出現大班額、超大班額。

      三、強化監督檢查

      各縣區、學校要進一步健全招生方案、招生計劃和招生結果公示制度。有關創新人才實驗班培養方案和各類國際班招生計劃、課程設置及收費許可等須報省教育廳審核備案后實施。民辦普通高中的收費許可、收費項目與收費標準等須在志愿填報前通過報考指南、招生簡章、網絡媒體等多種途徑向社會公布。四星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宣傳材料需經市教育部門審核,三及以下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宣傳材料需經縣區教育部門審核,未經審核的招生宣傳材料不得在各類媒體上擅自發布。按照隸屬關系,縣區教育部門要對區域內招生工作開展逐校督查,嚴肅查處并及時糾正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教育督導部門要將招生工作納入責任督學督導范圍。

      四、嚴肅招生紀律

      從嚴執行省市有關招生工作規定,在報名、考試、閱卷、錄取等環節嚴格依法按章辦事。嚴禁以各種方式阻止學生參加中考;嚴禁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無計劃招生、免試招生、超計劃招生、違規跨區域招生;嚴禁學校間混合招生、招生后違規辦理轉學;嚴禁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考試結果作為招生依據;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免收學費、虛假宣傳等方式爭搶生源;嚴禁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招收借讀生、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嚴禁收取擇校費、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贊助費以及跨學期收取學費;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考“狀元”、高分考生和升學率。

      五、嚴格責任追究

      各縣區、學校要健全違規招生查處和責任追究機制。對違規違紀招生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因違規招生造成惡劣影響和后果的民辦學校將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嚴禁中等職業學校在市內外違規設立校外辦學點。對招生工作把關不嚴、監管不力、違規建立學籍的縣區教育部門,依規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及當事人、責任人的責任。

      六、營造健康氛圍

      各縣區、學校要建立健全信息發布機制,充分、深入、細致解讀招生入學政策,關注并及時處理招生輿情,對不實報道信息予以澄清。在疫情防控期間,鼓勵通過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開展多途徑、多形式的招生宣傳工作,科學引導廣大家長樹立科學成才觀念,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確保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2021連云港市特長生錄取要求

      各縣區教育局,市開發區教育局、徐圩新區文教局、云臺山景區社會事業局,各職業教育學校,市直屬中學:
      現將《連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連云港市教育局
      2021年6月1日

      連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21〕5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21〕2號)和省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蘇教基函[2021]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和五年制高職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蘇教職〔2021〕1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計劃管理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于“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計劃作如下安排:
      (一)普通高中學校
      1.根據生源情況和學校發展規模,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統招生計劃和國際班計劃,民辦普通高中納入招生計劃管理,藝體特長生招生計劃納入學校總招生計劃,比例控制在總招生計劃的5%以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見附件一)。
      2.四星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數全部為指標生計劃(具體推薦實施辦法見附件三)。新海高級中學、連云港高級中學、海州高級中學、板浦高級中學指標生分配計劃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其他四星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計劃由所在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報市教育局基教處審批后公布實施。
      3.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計劃招生200人、連云港高級中學課程班計劃招生100人、海州高級中學實驗班計劃招生100人,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由招生學校向社會發布。
      鼓勵新海高級中學依法依規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工作。
      連云港高級中學內地新疆普高班計劃招生90人,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內地新疆中職班計劃招生120人。
      海州高級中學“蘇教國際北美名校班”、板浦巖行蠢高級中學“日語班”、連云港外國語學校 “中澳VCE班” “中美GAC課程班”“中俄國際課程班”等按計劃招生,招生簡章、收費標準和咨詢*由招生學校提前向社會公布(招生計劃見附件一)。
      高中段學校開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殘疾學生和殘疾困難家庭學生就讀高中段學校免收學費,殘疾學生就讀高中段學校可憑殘疾證及高中段學校證明到縣區殘聯申請教育專項補貼。海頭高級中學“宏志班”、厲莊高級中學“勵志班”按計劃招生(招生計劃見附件一)。
      4.四星級普通高中、連云港外國語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其他普通高中均按市教育局審批公布的計劃在規定范圍內(縣屬中學在縣內,贛榆區在本區內,其他區屬中學在市區)招生。
      (二)職業類學校
      5.五年制高職、部省屬普通中專、技工學校招生計劃由省下達。職業中專、成人中專招生計劃由市下達。職業學校招生計劃見附件二。
      6.中等專業學校開設中職與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養、中職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以實現中職與本科、專科聯合招生、分段培養,同一專業一體化、系統化培養,滿足經濟發展對應用技術型和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3+4” “3+3”分段培養招生計劃由省下達。
      7.中等專業學校繼續招收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班,以滿足職業學校學生繼續升學以及普通高校面向中等專業學校本科、專科招帶埋生計劃增長的需要。
      8.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四星級中等專業學校、三星級中等專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面向全市招生,鼓粗陪勵三星級以上職業學校在征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后,跨省市招生。縣區向市區輸送中等職業教育生源5000人,其中贛榆區1300人,東海縣1600人,灌云縣1500人,灌南縣600人。
      二、考試考查
      9.凡參加2021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錄取的考生均須參加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文化考試組織由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
      10.文化考試命題原則和要求以《關于印發〈2021年連云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考試方案〉的通知》(連教基[2021]2號)文件為準。
      11.考試時間統一為:6月14日、15日、16日三天。6月16日下午,2021級(現八年級)學生參加地理與生物合卷考試。
      12.各考試科目的試卷均實行全市集中網上閱卷,閱卷工作嚴格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部門有關規定執行。
      13.考生可憑報名號和網上填報志愿時設定的密碼登錄市教育局及市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個人成績,亦可通過中國電信168信息臺查詢個人成績。
      三、志愿填報  14.6月17—20日,全市考生自主填報志愿。考生每人自己設定密碼,同時應妥善保管密碼,以備查詢成績時使用。網上填報志愿時間截止后,志愿填報系統將自動關閉,任何人不得更改,所有志愿以網上填報為準。同時,由縣區招辦打印考生志愿告知單,下發給考生本人或其監護人簽字確認。
      15.高中段學校招生統一實行平行志愿。為方便填報,同一所普通高中的統招生、國際班分別用不同代碼。
      16.職業類學校2021年起招收中考考生統一實行平行志愿,實施無志愿不錄取政策。
      17.考生填報志愿時應注意:
      (1)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連云港高級中學課程班、海州高級中學實驗班可以兼報。中等專業學校與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養專業班和四星級普通高中可以兼報。中等專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和三星級普通高中可以兼報。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和三星級普通高中不得兼報。部省屬普通中專、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與三星以下普通高中不得兼報。
      (2)考生的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均達C等第以上(含C等第)者方可報考三星級以上(含三星級)普通高中。
      (3)已被推薦為指標生的考生只有在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報指標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其指標生的資格方可有效,否則視為放棄指標生資格。
      (4)被公辦中等專業學校錄取的全日制在籍在校學生免除學費,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前兩年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
      (5)享受優惠政策的考生,在初中就讀學校領取《連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學校招生考生加分投檔審批表》(見附件四),有關審批部門審核蓋章后,于6月10日由學校統一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將匯總表及所有審批表于6月20日報市教育局基教處,直屬初中直接報市教育局基教處。
      四、錄取要求
      18.錄取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遵循分數優先和按志愿順序依次錄取的原則。
      19.根據招生計劃、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績分別劃定各批次錄取控制線,民辦學校未經生源地批準,不得跨市、跨省招生。任何學校違規錄取的考生將不予辦理學籍。
      20.全市統一集中實施網上錄取。在向考生個人公布成績之后,嚴格依據考生成績和志愿,按計劃進行投檔,分批次錄取。
      提前錄取批次: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200人、連云港高級中學課程班100人、海州高級中學實驗班100人。錄取新海高級中學創新人才實驗班、連云港高級中學課程班、海州高級中學實驗班時,指標生不享受加分投檔。
      第一錄取批次:四星級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與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養專業班。連云港外國語學校在以上各學校錄取結束后錄取。
      第二錄取批次:五年制高職(含五年制師范)、三星級普通高中和中等專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
      第三錄取批次:省屬普通中專、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三星級以下普通高中。
      職業類學校實施征求平行志愿:第三錄取批次結束后,未被高中段學校錄取的考生可按照連云港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職業類學校征求平行志愿計劃、填報時間和填報要求,于7月9日至7月10日填報征求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只面向本市職業類學校。
      職業類學校錄取中考考生工作原則上在8月中旬前完成,并于8月中旬前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完成錄取學生的學籍注冊手續。
      21.同分錄取規則。在網上錄取過程中,達學校各批次最低錄取線,如總分相同,按文化考試總分從高到低錄取;若文化考試總分相同,則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總分從高到低錄取;若仍相同,則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從高到低進行錄取。
      22.指標生錄取按學生取得四星普通高中指標生資格,加10分投檔。中等專業學校與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培養專業班錄取學生,中考成績應達到四星級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中等專業學校與專科院校“3+3”分段培養專業班錄取學生,中考成績應達到三星級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凡報考五年制高職的考生,在綜合素質評價、理化生實驗考查均達A等第的情況下加分投檔。
      23.普通高中招收體藝特長生錄取辦法,按《關于印發〈2021年連云港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藝特長生實施辦法〉的通知》(連教基〔2021〕7號)要求執行,各招生學校需在6月10日前,將學校組織面試時間、特長生錄取方式對社會公布,由招生學校按特長生計劃擇優自主錄取。
      24.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錄取時享受優惠政策,同一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項。
      (1)少數民族考生錄取時加5分投檔。
      (2)歸僑、歸僑子女、華僑子女、臺灣省、香港、澳門籍考生錄取時加10分投檔。
      (3)現役軍人子女、烈士子女加分辦法按《關于印發〈連云港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辦法〉的通知》(連政聯〔2021〕1號)規定執行。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待工作按照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出臺的文件執行。
      25.考生憑報名號和密碼,在網上查詢錄取結果。各高中段學校憑用戶名、密碼上網查詢本校預錄取信息,聯系考生報到。學籍管理部門依據錄取庫信息進行學籍注冊,建立符合國家統一要求的學籍庫。
      五、工作要求
      26.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在市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管理,各職能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組織實施,爭取初中段學校畢業生“一個不能缺”地升入高中段學校就讀。
      27.招生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嚴禁中小學、職業學校違反招生工作紀律的規定》(連委教〔2021〕6號)和市教育局《中小學、職業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試行)》(連教〔2021〕21號),做到規范有序。報名、考試、閱卷、錄取等環節必須依法按章辦事,嚴禁本市、外地中等專業學校在市內設立校外辦學點。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招生工作,對各類違規行為實行責任追究。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特殊問題須報經教育主管部門研究決定。
      28.各初中校要認真廣泛地宣傳招生政策,讓所有考生、考生家長了解招生計劃、收費標準、志愿填報方法,特別要向家長說明統招生、國際班等各類學校的收費標準。組織學生填報志愿,必須嚴格遵循學生自愿的原則,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選報學校;不得出現統一聯系方式;班主任不得為學生編制、保管密碼;不得向市、縣區招生考試部門以外的任何機構和人員提供生源信息;不得扣壓《報考指南》、準考證和錄取通知書。初中校長為志愿填報第一責任人,保證初中畢業生享有高中段學校招生政策知情權,畢業生報考率、志愿填報率、錄取率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對初中學校進行教育教學評估的重要依據。
      29.四星級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招生宣傳材料需經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備案,三星級普通高中招生宣傳材料需經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未經批準,任何學校不得在各類媒體上進行招生宣傳。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連云港家長網上學校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連云港家長網上學校 關于做好江蘇連云港2022年高中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