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

      更新:2023年07月14日 02:27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

      閩南師范大學教師資格證直接發嗎

      不是的,只是有些專業達到了學校的要求會給你發。

      但并不是所有專業都能直接發,閩南師范主要包括以下這幾個專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物理學,生物科學,體育教育,教育技術學,歷史學,音樂學專業。只有這十二個專業的同學在達到學校要求的標準后,畢業會給直接發證。

      需要注意的是,這十二個專業是在三個年度通過的教育部免試認定教資的二級認證。有效期是六年,但是有效開始時間是不同的。如上表是2020年通過了三個專業,含廳下兩個表是2021和2022年度教育部新增的免試認定專業,因為閩南師范大學是歷史悠久的師范類院校,開設的這些師范類專業能通過認定是很正常的。

      這十二談晌隱個專業的同學還需要注意的是:達到了一定的前提才會畢業直接發證。要保證謹配自己參加教師資格證的統考筆試部分,都必須合格然后再參加自己學校的面試,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就能白拿教師資格的。因為是自己學校組織,自己學校老師做考官,一般不會不通過的。

      所以,這些同學真的很幸運,只要達到要求基本就是直接發證了。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

      閩南師范大學 畢業生有十二個專業的學生只需要考筆試部分就能拿證了,其余的專業學生想要自己考。

      主要包括以下這幾個專業:漢語言文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化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心頌搏橘理學,物理學, 生物科學 ,體育教育, 教育技銀旁術學 ,歷史學,音樂學專業。只有這十二個專業的同學在達到學校要求的標準后,畢業會給直接發證。這十二個專業在近三年剛通過了教育部的二級認證。

      還是需要自己考筆試的,因為通過的是二級認證,不是三級認證,不是直接白給,是教資面試由閩南師范大學自己組織,并不是說免試就等于筆試面試都不用參加了,后續參加面試時,一般情況下,師大自己的老師做面試官,不會卡自己學校的通過率的,相當于畢業就發證啦。

      同時,還得保證專業課沒有掛科記錄,無補考重修記錄, 身體素質 合格,思想政治審查合格,野團 普通話證書 達到規定學科的要求,不過總的來說,比普通的統考生流程真的順利了很多!相當于這幾個專業同學只要能正常畢業就能發證啦。

      想了解閩南師范大學

      閩南師范大學是福建省重點建設大學,座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閩南開放城市——漳州市。
      學校前身為漳州師范學院。由1958年春原龍溪師范學校設立師范大專班發展而來,1958年9月,經*龍溪地委研究決定,在師范大專班伍脊的基礎上成立漳州大學師范學院。1959年春,經龍溪地委報請省教育廳核準,在原漳州大學師范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漳州師范專科學校。196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由漳州師范專科學校、廈門師范學院、泉州師范學院、南平師范學院合并建立福建第二師范學院,與當時的福建師范學院(現為福建師范大學)形成福建省本科師范教育一南一北的格局。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0年停辦。1977年以來,在福建省委、省*和漳州市委、市*的高度重視下,重選校址,重建校園,先后經歷了龍溪地區中學師資培訓班、龍溪師范大專班、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辦學歷程。1986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復辦福建第二師范學院,并更名為漳州師范學院。2013年4月,教育部復函福建省人民*,同意漳州師范學院更名為閩南師范大學。
      復辦以來,學校克服重重困難,勵精圖治,緊緊抓住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次重大機遇,不斷加快改革與創新步伐,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開拓,取得明顯的辦學成效,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于199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首批師范院校滾橘數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獲教育碩士授予權,2012年被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現有占地面積2319.18畝(含閩南師范大學漳浦石化學院),校舍建筑面積60.09萬平方米(含在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51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201.66萬冊,電子書刊39239GB;校園網設備齊全、功能先進,覆蓋全校。

      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現有21個教學院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人(含聯合辦學)。設有58個本科專業,建立了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心理學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2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7個教育碩士學科領域,4個博士人才培養方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涵蓋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六大學科門類。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培、引、聘”并舉,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248人(含雙聘教師),其中具有正高職稱的164人,副高職稱的3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09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入選“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項目”,2人獲全國高師院校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高校優秀骨干教師稱號,7人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11人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省級優秀專家稱號,10人獲省教學名師獎,11人獲省優秀教師稱號,3人獲省師德之星、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人獲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0人獲省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稱號。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方針,始終大首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目前主持福建省“十二五”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地方*統籌下‘三位一體’教師教育改革試點”,以及“優秀閩南文化文科人才培養計劃”、“產學研用聯合培養電子信息應用型人才改革試點”、“‘校校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改革試點”、“‘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改革試點”等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改革試點項目。學校加強“政校企”合作辦學,與地方*、企業合作共建漳浦石化學院,培養我省石化產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與國家級、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聯合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加強我省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積極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學校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實驗實踐教學、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7個,省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
      學校堅持學術興校戰略,以提升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為目標,主要加強學科、人才隊伍和科研建設,努力構建適應專業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發展需要的科研創新體系。建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粒計算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現代分離分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認知與人格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人文社科基地(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交流基地、閩臺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團隊、“現代分離分析科學與技術”團隊、“粒計算關鍵問題研究”團隊),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計劃項目(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6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6個科研創新平臺。入選我省首批科技擁軍示范基地。學校建立了閩南文化研究院、中華語言文化研究所、文化詩學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儒學與傳統文化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文藝傳播學研究所、應用心理研究所等24個研究院(所)。
      學校重視高新技術與應用開發研究,堅持科學研究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以協同創新為導向,以省校兩級創新平臺建設為抓手,實施校企、校地、校所、校校合作,促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利用我校在技術、人才和資源的優勢,與地方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為地方經濟文化社會健康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目前已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充分發揮漳州在對臺學術和教育交流方面具備的獨特地域、資源和歷史文化優勢,積極開展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與臺灣明道大學、中州科技大學 、成功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等高校均保持著良好、穩定的校際交流關系。與臺灣明道大學合作開展廣播電視新聞學(影視多媒體技術方向)等5個專業的“校校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本科人才項目,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合作招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促進了學校與臺灣高校間的密切聯系。
      學校秉承“博學、明理、礪志、篤行”校訓,根植閩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國,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專門人才。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近6萬名,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業,大多已成為省基礎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業務骨干,也有的成為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商界驕子,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學校先后被評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社會實踐優秀志愿服務隊”、福建省“平安校園”,8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06年薌濤劇社被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稱號,2007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2009年被福建省委、省人民*授予“文明學校”稱號。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黨和國家領導人方毅、彭沖、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領導,曾先后為學校題詞或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的發展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學校的未來前景寄予厚望。漳州市歷屆黨政主要領導都親臨學校現場辦公,全力支持學校的發展。
      學校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主動融入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全面實施中長期事業發展規劃,重點實施“特色化與綜合性協調發展、非均衡與整體性協調發展”兩大發展戰略,堅持“育人為本、提升內涵、改革創新、強化特色、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著力推進“質量立校、學術興校、人才強校、特色辦校”四大重點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整體水平,為把我校建設成為辦學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來源:閩南師范大學網站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閩南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福建閩南師范大學畢業生需要考教師資格證”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