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年最新概況、2020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園環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本科招生專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本科辦學實力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年最新相關信息。已經幫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準備好了2020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最新概況,各位2020高考生和家長趕快查看吧!
想查詢更多心儀院校信息?想要一鍵輕松了解高校風光么?掃一掃下方二維碼,讓你告別無謂的搜索,帶你即刻領略實景校園風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介及院校概況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并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學校于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70年,學校整體遷至湖北辦學,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1974年,學校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組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原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校園概貌
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腹地。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學校現正在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建設"資源環境科技創新基地"暨新校區。
辦學思想
堅持弘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堅持弘揚"嚴在地大"的校風學風,堅持弘揚"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著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質人才,著力為解決區域、行業乃至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秉承"強化特色、爭創一流、依法治校、開放包容"的治校理念,營造"獨立思考、嚴謹治學、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努力構建優越而獨特的教學和科研環境。以提高辦學質量為中心,推進"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堅持實施人才強校、科技興校和國際化戰略,大力推進以學術卓越計劃為核心的綜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學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大學的基礎上,努力建設成為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致力于實現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122人,其中教師180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296人,教授505人,副教授882人。
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3人(領軍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5人、青年學者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學校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學校現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地質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學校擁有完善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自建校起,學校相繼在周口店、北戴河、秭歸等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實習基地被譽為"地質工程師的搖籃",為"全國地質實驗(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能力(野外實踐)基地"。學校圖書館館舍面積2.7萬余平方米,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獻為主體,以地學文獻為特色的館藏體系,構建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服務平臺,為師生提供有效的文獻資源保障。
學科布局
學校圍繞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構建以地球科學為主導,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系統。現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6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歷次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學進入前1‰。
人才培養
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碩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國際學生944人;成教及網絡教育注冊學生6萬余人。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建校60余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高級人才。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優秀人才為目標,努力構建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學生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國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大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等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
學校把弘揚優良體育傳統與健全人格培養相結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體育教育體系。我校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累計獲得金牌200余枚,銀銅牌400余枚。2012年5月,學校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成為我國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學登山隊。
科學研究
學校在地質學、礦產資源能源、地質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地理信息系統與測繪、材料科學與化學、經濟與管理等研究領域具有特色和優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8項,獲"中國科學十大進展"1項、"十大地質科技進展"2項、"十大地質找礦成果"2項。湯森路透"高被引科學家" 5人,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 8人,入選ESI高被引論文作者30人次。學校主辦的《地球科學》(中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EI Compendex收錄,《地球科學學刊》(英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E收錄,《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進入CSSCI。
學校堅持立足湖北和長江經濟帶,面向全國,大力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積極服務行業、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武漢市人民*聯合組建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采用市場化運營模式,搭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學校還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分別建立產學研平臺和產業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100多所大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2012年成立由我校發起,聯合斯坦福大學、麥考瑞大學、滑鐵盧大學、香港大學、牛津大學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學組建"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聯盟高校在地學領域通過資源共享、交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發展共贏。近年來,學校公派出國訪問、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師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請來校訪問、講學、與會的境外專家每年400余人次。
以學校為支撐建立了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大特爾諾沃大學孔子學院。擁有"中美聯合非開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國際科研合作中心。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設立"絲綢之路學院"、"約旦研究中心"和"絲綢之路地質資源國際研究中心"。
高考志愿填報選校時大家不可避免的一個參考因素是排名。可同樣的學校,在不同的機構排名中,名詞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差距甚遠。學生和家長經常有這樣的困惑:到底哪個排名更權威?更有參考價值?本文小編根據前3年院校錄取分數線得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2年最新排名數據,僅供考生志愿填報時參考!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2年在全國本科院校排名第94位,中國地質大學創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并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2年在全國本科院校排名第94位,本省大學排名第2位。
2022大學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2022本省排名 | 類型 |
94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6 | 理工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1年全國本科大學排名第92位,2020年排名第93位,2019年排名第86位。
年份 | 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2021 | 92 | 湖北(6) |
2020 | 93 | 湖北(6) |
2019 | 86 | 湖北(6) |
2018 | 93 | 湖北(6) |
2017 | 92 | 湖北(6) |
2016 | 98 | 湖北(6) |
2015 | 95 | 湖北(6) |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1474353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67111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高考志愿填報每位考生都需要自己包括哪所大學,各所大學開設專業和招生專業目錄有哪些,本文幫大家整理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開設專業目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院系下面包含的專業數據,供2022級高考考生參考。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招生專業目錄表專業名稱修業年限學位授予門類學院地質學四年理學地球科學學院地球化學四年理學資源勘查工程四年工學資源學院石油工程四年工學應用化學四年工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查看更多
高考志愿填報選擇一所好的大學可謂是至關重要,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如何了解一所高校呢,本文將帶大家一起來了解關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部分知識,包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友評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介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排名錄取數據等知識,希望對于選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考生和家長有參考作用。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怎么樣好不好1、地質物理學院在西區,住宿條件挺差,地大就西區新峰公...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重慶市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重慶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重慶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06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9106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7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2907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81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471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浙江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浙江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浙江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最低錄取分為611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5908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北京不限2020本科581122734436北京物2020本科579126581...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云南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云南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云南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56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5783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601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1422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60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702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新疆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新疆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新疆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1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0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5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0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北京不限2020本科581122734...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天津市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天津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天津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科目(物或化)最低錄取分為608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2641名;科目(物)最低錄取分為620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0256名;科目(物或化)最低錄取分為631分,最低錄取位次為8189名;科目(物)最低錄取分為63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7833...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四川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四川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四川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7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431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613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9028名;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84分,最低錄取位次為36150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上海市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上海市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上海市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科目(不限)最低錄取分為518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1557名;科目(化)最低錄取分為51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1315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北京不限...查看更多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陜西省2020年最低錄取分是多少根據2020年陜西省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整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陜西省的2020年最低錄取分如下: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59分,最低錄取位次為14063名;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87分,最低錄取位次為2799名。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全國2020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統計表招生省份科目年份錄取批次分數線錄取位次錄取數省控線北京不限2020本科58...查看更多
現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啊?”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醫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