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榆林學院是在哪里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

      更新:2023年07月25日 23:01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榆林學院是在哪里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榆林學院是在哪里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

      榆林學院在哪

      榆林學院 坐落在 陜西省榆林市 榆陽區崇文路51號。

      榆林學院秉承“深化 產學研合作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辦學思路,緊密結合地方產業和行業需求,凝練了“轉戰陜北紅色文化”“陜北白絨山羊品種選育”“農業節水”“潔凈煤技術”“陜北民俗文化”等研究方向,產出了一批高水平應用型科研成果亂圓。解決了制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批關鍵性難題,被推廣運用于榆林社會生產實踐中。

      學校連續多年被榆林市*授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顯著成績先進單位”,是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 計劃嘩州塌項目 院校、陜西能源化工人才培養基地、陜西省首批社科普及基地、陜西省首批 應用型大學 轉型試點院校和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院校、陜西省文明跡嫌校園和平安校園、全國綠化先進單位。

      在榆林市委市*的大力支持下,科創新城校區規劃 3540畝土地打造獨一無二的沙漠公園大學,首期1180畝土地已無償劃撥到位,建設資金已列入榆林市財政預算,2021年9月舉行了榆林學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推進會暨新校區開工儀式。

      榆林學院是幾本

      榆林學院是二本學校,它創建于1923年,剛開始的名字是 ,知饑蔽它也搭州是榆林唯一的一所本科學校。

      在當時80年代初期,榆林學校就搬遷到了榆林西山,后來更是更名為榆林師范專科學校。

      在1991年的時候,它合并其他學校成“榆林高等專科學校”,后又升級,則定名為榆林學院。

      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榆林學院,它是轉變形態的的一個試點學校,它也被教育院認可,也已新增了碩士學肢液位的單位。

      它有省級重點學科一個,也有扶持學科兩個,建設的專業一個,培育專業6個,特色專業4個,以及其他的多個教學團隊與課程。

      該校一共設置了有15個院系,有55個不同的專業,它也是全日制的一所高校,它的在校生更是達到了1萬多人,它也是綜合國力試點項目的院校,也是能夠培養計劃試點項目的地方,并且是工作站點、試點教育部位的關鍵提點地。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

      作為一名在榆林學院生活了兩年多的學姐,我很榮幸可以為學弟學蠢段妹來介紹我們學校。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

      榆林學院 現有三個校區

      它們分別是榆陽校區,綏德校區和科創新城校區。

      各校區的介紹:

      一.綏德師范校區:陜西帶答譽省榆林市綏德縣名州鎮鎮定北街150號。

      二.榆陽校區:陜西省榆林市崇文舉祥路51號。

      三.科創新城校區:位于榆林科創新城,東至懷遠五路,西至懷遠六路,南至科創四路,北至科創三路。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

      榆林學院地址在哪?*網站

      榆林學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在學生方面有著良好的口碑。學生可以在這里學到很多專業知識,還有機會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榆林學院的師資力量也很強大,學生可以在這里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榆林學院聯系方式地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崇文路51號
      聯系方式收集于網絡,如果錯誤,聯系本站修改
      榆林學院概況榆林學院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坐落在陜甘寧蒙晉接壤區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陜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管、文、理、農、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屬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西安師范學院綏德分院,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23年創立的綏德師范學校,1978年更名為陜西師范大學榆林專修科,80年代初期北遷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為榆林師范專科學校,1991年與榆林農林專科學校合并,整合為榆林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榆林學院。2016年學校成為國家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8年,學校被陜西省確定為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單位,被教育部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23年招收了第一屆公費師范生200名,錄取分數線遠超一本線,生源質量大幅提高。
      學校現有榆陽和綏德兩個校區,占地8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設置有15個二級學院,5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余人。現有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殲褲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項目3個,陜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4個,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學院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2個,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7項、一流專業培育項目6項,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精品課程23門,省級優秀教材6項,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5項。近年來,學校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山輪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目前正在廣泛整合資源氏唯簡,著力打造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波蘭、西班牙、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合作關系。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聯合開展經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1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每年選派多名教師赴國(境)外高校開展學術交流、漢語國際教育等工作,選派多名優秀大學生赴國(境)外高校攻讀學位或參與交換生項目。具有招收和培養來華留學生資格,目前有來自15個國家的近40名留學生在校學習。與西安交通大學等6所高校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聯合培養農業推廣碩士和工程碩士;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西北大學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同榆林市一道與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榆林分院、與華為合作共建華為ICT學院、與華大基因合作共建生命科學學院,在科學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進入新時代,榆林學院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榆林市委市*把榆林學院作為榆林科創新城建設的核心、把榆林學院新校區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在土地、資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助力打造國內獨一無二的沙漠公園大學,目前新校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課題近1000項,經費約850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7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在高層次項目方面近兩年取得了歷史性突破,2019年獲批國家自然基金14項,居全省16位,2023年在全國基金總數減少的情況下,我校獲批數量取得歷史性突破,獲批23項,實現經費和數量均不低于60%的逆勢增長。獲得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80余項。現有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陜北歷史文化博物館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四主體一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教育廳青年科技創新團隊2個,市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臺47個。
      榆林學院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統計學理學2歷史學歷史學3會計學管理學4物理學理學5市場營銷管理學6土木工程工學7物聯網工程工學8旅游管理管理學9舞蹈學藝術學10視覺傳達設計藝術學11機械類工學12石油工程工學13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學14學前教育教育與體育15油氣儲運工程工學16翻譯文學17行政管理管理學18新聞學文學19社會工作法學20音樂學藝術學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 /xl/

      榆林學院在哪個位置

      各位學弟敬困沒學妹你們好亮納,作為一個資深的學哥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學校在哪里?

      學院位置

      榆林校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崇文路51號,郵編:719000

      綏德師范校區:陜西省綏德縣名州鎮鎮定北街150號,郵編:718000

      學院簡介

      榆林學院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坐落在陜甘寧蒙晉接壤區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陜西省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管、文、理尺弊、農、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屬本科院校。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榆林學院是在哪里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榆林學院是在哪里 榆林學院有幾個校區及各個校區的介紹”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