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

      更新:2023年10月27日 14:00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號碼聯系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個什么樣的大學?2020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大學學院技術學院術學院技術學常州2020年什么職業職業技術職業技術學院一個技術機電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介紹什么樣術學202020年

      為了讓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最新概況、2020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環境、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本科招生專業、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本科辦學實力等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最新相關信息。已經幫各位2020屆高考生和高考家長準備好了2020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最新概況,各位2020高考生和家長趕快查看吧!

      想查詢更多心儀院校信息?想要一鍵輕松了解高校風光么?掃一掃下方二維碼,讓你告別無謂的搜索,帶你即刻領略實景校園風采!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及院校概況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創辦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機械職業學校,現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02年,學校獨立升格為高職院校,隸屬江蘇省教育廳。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2018年,學校成為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校占地面積942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規模12000人),教職工700余人。

      學校秉承"知行并進"的校訓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崇尚技術、開放共享、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就業導向,使每個學生成才;持續改進,讓一切客戶滿意"的辦學質量方針,大膽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創新"四方三層、內園外站、共建共贏"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員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會,打造"內園外站"校企合作平臺,建立"跨界互動、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產教融合的"蘇南"模式。2014年牽頭成立"全國機械行業現代農機裝備人才培養聯盟"、"全國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職業教育集團"等全國性職教集團,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提高辦學吸引力,打造職教品牌。

      學校根植產業,服務地方,形成"以裝備*產業類專業為核心、*業服務類專業為支撐"的專業格局,開設專業45個。學校設有9個二級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模具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軌道交通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3個部(文化基礎部、專業基礎部、體育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部門。

      學校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建有工業設計、先進機械*技術、智能裝備技術、物聯網與*業信息化、汽車技術與服務、供應鏈服務等六大特色專業群。學校深化"三合一、全過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模式,構建"多元主體、雙線并進、三化管理"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有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裝備*類示范專業點2個,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2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3個、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央財重點支持建設專業2個、省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3個、全國機械行業特色專業4個、省重點專業群4個、省高校品牌專業工程一期項目2個、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目前,學校有33個專業信息資源庫和59門課程教學子資源庫,其中"職業教育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并已通過驗收,另有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子項目5個。

      學校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把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職工7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499人,并從行業企業聘用*教師35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201人,博士學位教師近50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372人,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441人,占專任教師的88.38%。教師中,有江蘇省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2人,常州市831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象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28人。

      學校以每個學生成才為辦學己任,自2005年起開展ISO9000質量管理貫標認證工作。作為常州及江蘇省智能裝備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每年為區域輸送近4000名畢業生,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崗位專業對口率達85%以上,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的滿意度達96%以上。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16項,涌現了"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徐輝、全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冠軍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學生。

      學校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建"多方位、立體化"的社會服務體系,建有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物聯網與*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國家級、省市級科技平臺20個,獲"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稱號。學校大力推進繼續教育,年社會培訓近20000人次,獲"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稱號。學校"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獲科技部立項,成為當年國家創新基金項目主持單位中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學校《數字化經編裝備及智能化管理系統》項目,獲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立國際師資培訓機構、互訪交流、聘請優秀外教等方式,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近年來,學校與國際知名企業開展合作訂單培養,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德"雙元制"班,開展"中德合作機械*專業引入胡格教學模式"項目,建立"機電-亞龍國際師資培訓中心",開發國際合作培訓項目。

      學校完成了校園網絡扁平化和無線網絡改造,形成萬兆主干、千兆桌面的IPv4/IPv6雙棧的校園網絡架構,實現了多運營商互聯網接入,校園總出口帶寬達10G。校園有線和無線網絡覆蓋全部教學、辦公、生活等區域。虛擬仿真教學網站在專業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提升。近年來,學校獲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國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6項。

      學校堅持完善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學校積極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和依法治校進程,深化學校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學校先后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還獲得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校和諧校園、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先進集體、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備注:數據截止至2018年12月25日。

      點擊關注旗下官方微信公眾號【當書網考試】,一鍵收獲你高考路上的全能向導。*用戶打開微信搜索【當書網考試】,把高考裝進口袋。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一、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聯系*和聯系方式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聯系*為0519-86331111,該校聯系地址為江蘇省常州市旁行武進區鳴新中路26號、郵編為213164、聯系郵箱為jwc@czmec.cn。

      二、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創辦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機械職業學校,現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02年,學校獨立升格為高職院校,隸屬江蘇省教育廳。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2018年,學校成為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校占地面積942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規模12000人),教職工700余人。

      學校秉承“知行并進”的校訓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崇尚技術、開放共享、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就業導向,使每個學生成才;持續改進,讓一切客戶滿意”的辦學質量方針,大膽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創新“四方三層、內園外站、共建共贏”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員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會,打造“內園外站”校企合作平臺,建立“跨界互動、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產教融合的“蘇南”模式。2014年牽頭成立“全國機械行業現代農機裝備人才培養聯盟”、“全國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職業教育集團”等全國性職教集團,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提高辦學吸引力,打造職教品牌。

      學校根植產業,服務地方,形成“以裝備*產業類專業為核心、*業服務類專業為支撐”的專業格局,開設專業45個。學校設有9個二級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模具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軌道交通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3個部(文化基礎部、專業基礎部、體育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教學部門。

      學校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建有工業設計、先進機械*技術、智能裝備技術、物聯網與*業信息化、汽車技術與服務、供應鏈服務等六大特色專業群。運頌嘩學校深化“三合一、全過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模式,構建“多元主體、雙線并進、三化管理”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有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裝備*類示范專業點2個,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2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3個、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央財重點支持建設專業2個、省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3個、全國機械行業特色專業4個、省重點專業群4個、省高校品牌專業工程一期項目2個、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目前,學校有33個專業信息資源庫和59門課程教學子資源庫,其中“職業教育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并已通過驗收,另有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子項目5個。

      學校一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把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職工7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499人,并從行業企業聘用*教師35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201人,博士學位教師近50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372人,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441人,占專任教師的88.38%。教師中,有江蘇省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2人,常州市831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象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28人。

      學校以每個學生成才為辦學己任,自2005年起櫻蔽開展ISO9000質量管理貫標認證工作。作為常州及江蘇省智能裝備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每年為區域輸送近4000名畢業生,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崗位專業對口率達85%以上,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的滿意度達96%以上。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16項,涌現了“江蘇省大學生年度人物”徐輝、全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冠軍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學生。

      學校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建“多方位、立體化”的社會服務體系,建有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物聯網與*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國家級、省市級科技平臺20個,獲“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稱號。學校大力推進繼續教育,年社會培訓近20000人次,獲“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稱號。學校“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獲科技部立項,成為當年國家創新基金項目主持單位中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學校《數字化經編裝備及智能化管理系統》項目,獲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立國際師資培訓機構、互訪交流、聘請優秀外教等方式,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近年來,學校與國際知名企業開展合作訂單培養,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德“雙元制”班,開展“中德合作機械*專業引入胡格教學模式”項目,建立“機電-亞龍國際師資培訓中心”,開發國際合作培訓項目。

      學校完成了校園網絡扁平化和無線網絡改造,形成萬兆主干、千兆桌面的IPv4/IPv6雙棧的校園網絡架構,實現了多運營商互聯網接入,校園總出口帶寬達10G。校園有線和無線網絡覆蓋全部教學、辦公、生活等區域。虛擬仿真教學軟件在專業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普遍提升。近年來,學校獲信息化教學大賽全國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6項。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號碼聯系方式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