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

      更新:2023年11月22日 10:06 大學路

      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號碼聯系方式相關內容,小編在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關于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號碼聯系方式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

      浙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介紹

      對于有想要報考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來說,大家對于一些開設臨床醫學專業比較好的高校,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吧?現在報考的人還是有很多的,下面大家就跟著格爾衛校網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浙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好不好吧,希望以下內容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臨床醫學(五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培養特色:為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理念,本專業后期臨床教學與浙江省人民醫院聯合辦學,同時聯合省立同德醫院、市六醫院及多家附屬醫院參與后期臨床教學。

      師資情況:現有教職員工及醫護人員約1000人,其中專*教授(主任醫師)51人,專*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10人。有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82人。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精神病學、神經病學、醫學心理學等。

      學生就業:本專業畢業生符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適合在各級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保健機構等部門從事臨床醫療、預防工作及在醫學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總之,選擇專業,主要看適不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臨床醫學專業的信息,可以在下方給我們留言,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跟你聯系!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教務處*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一、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教務處聯系*和聯系方式 浙江中醫藥大學 濱江學院教務處聯系*為0571-86613784,該校聯系地址為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文路、郵編為310053、聯系郵箱為zsb@zcmu.edu.cn。
      二、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簡介
      浙江中醫藥大學 濱江學院是 浙江中醫藥大學 利用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00年1月,經浙江省人民*批準成立,同年秋季開始招生。2004年11月,獲得教育部重新確認。2007年2月,依法完成登記注冊,取得獨立法人資格。

      學院立足于浙江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立20個本科專業,分屬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五大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4146人。

      建院以來,全院師生員工秉承 浙江中醫藥大學 “求本遠志”校訓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模式,依托母體學校的辦學優勢,以特色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性強,擇業面廣的應用型人才。

      學院現址位于錢塘江南岸。由于條件限制,缺少獨立校園,長期與母體學校同校址辦學。根據教育部第26號令及省*、省教育廳的要求,學院積極開展新校遷建工作。2009年4月, 浙江中醫藥大學 與富陽市人民*簽署了《共建 浙江中醫藥大學 濱江學院框架協議書》。2010年7月,與富陽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富陽市人民醫院、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三家單位正式簽訂《共建 浙江中醫藥大學 濱江學院協議書》,確定學校新址落戶富陽市富春街道高教園綜合體內,占地面積500畝,規劃校舍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概算10.9億元,學生規模近期5000人,遠期7000人。新校園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預計2014年12月前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建設將于2016年9月前完成。

      以上就是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號碼聯系方式全部內容了,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關注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務處電話號碼聯系方式”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