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7日 21:06 |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下吧。
作為一名學院學子。在學院學習和生活的日子里,無論是從學術還是人文方面,我都得到了許多鍛煉和提升。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學校的情況。
學校性質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Kunm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是一所云南省公辦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是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冶金人才培養基地、云南省省級示范高職院校、云南省特色高職院校、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規模
學院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成立昆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工學校, 2002年,組建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截至2023年1月,學校下設10個職能管理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與素質教育學院和8個有3學生的二級學院,開設58個專業;截至2022年12月,學校教師共684人;學校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000余人。
教學建設
2019年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群入圍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鋼鐵智能冶金技術專業群、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專業群入圍省高水平專業群,持續開展各專業現代學徒制,云南省高職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提升建設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骨干專業7個。2022 年開展 22 門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8門已在學銀在線上線,引進20門優質通識網絡課程資源。
高職機電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就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和在職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可以將機電類各專業集群起來,按專業群來建設。
專業群內的專業由于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反映在課程內容上有相當一部分共同的理論、技術、技能基礎,基于專業群建設的課程體系,可以職業崗位必備能力為核心,采用“平臺+方向”式的模式構建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
關鍵詞:機電專業群;模塊化課程;課程體系
一、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指以學習某一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從業技術水平,培養技能型、工藝型、應用型、實用型高級人才為目的的一類教育,它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級階段,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對設計、規劃、決策、智能操作等任務進行創造性實施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必須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全面的職業技能、較強的適應與發展能力、一定的創造性能力和積極的職業態度。
高職的培養目標,其一是對社會人才類型的定位,培養的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二是對人才社會功能的定位,“實施”二字是其社會功能的核心和特征。
高職畢業生一般不進行工程設計,也不對工程項目進行規劃和決策,主要是對已有的設計、規劃、決策等任務進行實施,把它們轉化成為產品,同時對于一些高技術或高智能的職業崗位進行直接的操作,完成產品*任務。[1]
二、機電技術專業群
隨著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機電行業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過窄的專業口徑、過細的專業劃分,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機電技術領域,有許多不同名稱的專業,盡管其培養目標不同,但是它們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
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按現代職業崗位要求,可以將工作性質相通的若干職業*為一個職業群。
為優化課程結構,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形成彈性化、模塊化的課程體系,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把機電類各專業集群起來,以辦學實力強、就業率高的院級特色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作為核心專業,將若干個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的相關專業組成了一個*,按專業群來建設。
機電技術專業群包括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汽車檢測與維修、電氣自動化等專業。
專業群建設是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的資源整合活動。
專業群建設有利于形成高職院校專業的集群優勢,從整體上提升學院在行業和區域內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實踐教學優勢,將分散的實驗資源整合為專業化的實訓基地(或工業中心),降低實訓基地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師資隊伍優勢,形成專業教師團隊,增強專業辦學實力;有利于形成學院專業特色和品牌優勢,提高學院知名度。
為適應機電技術不斷發展及機電職業群不斷擴大的需要,高職機電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的設置,要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
要達到此目的,就要通過“精簡、融合、重組、增設”等途徑,促進課程結構體系整體優化,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前提,以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主線,構建專業集群式模塊化課程體系。
[2]
三、模塊化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指設計教學過程的原則與流程框架。
模塊化教學模式是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就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和在職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解構教學內容,按認知規律和能力本位導向重構課程,形成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并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改革和創新的一種教學模式。
[3]
模塊化教學模式的關鍵是模塊化課程的設計路線,中心內容是對課程的解構和重構。
首先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進行課程解構。
在對職業崗位進行了深入的工作分析后,確定從事這個職業所要求的能力標準。
課程解構的核心意義就在于它突破以知識體系為核心的課程標準,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標準。
然后基于職業崗位能力導向進行課程重構。
對形成職業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進行清晰的梳理,確定專業教學的基本內容;根據專項能力來劃分課程模塊,確定每個課程模塊的教學目標、內容體系、基本環境、教學組織;根據模塊教學目標的要求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明確知識、技能、態度之間的關系,重點關注如何運用所獲得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態度來完成工作任務,從而形成在復雜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斷和采取行動的能力。
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課程的模塊化。
首先進行模塊的搭建。
課程模塊是一個個項目化的學習單元,它把實踐知識、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用情景有機結合起來,是學習領域的具體化。
一門模塊課程可以設計為若干個模塊,一個模塊又可以分為若干項目,項目之間、模塊之間,依據工作邏輯和工作任務不同而有差異,可以通過多條路徑來選擇。
然后進行模塊組合。
模塊內容通過工作任務引領專業知識。
每個模塊都是一個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學習單元和任務的組合,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模塊之間的關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遞進的。
針對職業工作崗位過程所需要的單位任務,對需要采取的動作和行為進行描述,明確訓練的項目名稱、工具、材料、場地及操作步驟,通過動態學習方式完成階段性學習目標,形成綜合職業能力。
四、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課程體系的結構
專業群內的專業由于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反映在課程內容上有相當一部分共同的理論、技術、技能基礎。
因此,基于專業群建設的課程體系,適合采用“平臺+方向”式的模式構建。
“平臺”根據專業群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必備的共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各專業技術的共性發展和學科特征要求而設置。
按照培養社會人的要求,突出培養現代社會對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質。
按行業內職業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開設專業群內各專業共同必需的生產技術知識、產品技術知識、材料技術知識和職業基本技能等課程,是畢業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證。
學生在修完“平臺”課程后,獲得專業群共同的職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具備在行業內從事專業群所包含崗位的基本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方向”根據不同的專業而設置,由體現專業特色的課程組成。
每一個模塊都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為依據,是圍繞某一工作過程必需、夠用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綜合,是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訓練的綜合。
通過對機電技術專業群的必備職業能力分析,專業群的課程體系結構應該是Y型結構,即專業分枝型結構。
Y型課程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該結構的課程體系建立了兩個平臺:即公共基礎課平臺和機電類技術基礎課平臺。
平臺課程是多個專業的共同基礎。
圖1 Y型課程體系結構圖
公共基礎課平臺包括高職工科類各類專業學生都需要學習的文化基礎課程。
它們包括公共課程(如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外語等)、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如*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人文類課程等)、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如高等數學等)。
該課程平臺為各專業學生奠定了進行后續專業學習的基礎,也為今后接受終身教育奠定了可持續學習的基礎。
機電類技術基礎課平臺是建立在公共基礎課平臺之上的機電類公共技術基礎課平臺。
它包括機電類專業相關的專業基礎課程、機電類專業相關的支撐技術課程以及相關的拓展性課程等等。
該課程平臺為學生學習各專業必修課程奠定基礎。
它培養學生五個專業之間可遷移的關鍵職業能力,為畢業生擴大就業范圍奠定任職的基礎以及在今后工作崗位群范圍內具有一定的轉崗適應能力。
各專業必修課程是在機電類技術基礎課平臺上根據職業崗位群中各個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要求而開設的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它是在大類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的基礎上,滿足“就業市場細化”而建立的一種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高職機電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的Y型結構從整體優化的角度出發,既能滿足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識與能力要求,體現適應性;又能滿足職業崗位群中某一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與能力要求,體現針對性。
(二)“寬基礎、活模塊”課程體系
“寬基礎、活模塊”課程體系在課程開發中,采用面向職業群集的方式;在課程內容上,采用模塊化的組合方式。[4]
“寬基礎”是指所學內容并不針對某一工種,而是一個職業群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后勁”,為學生繼續學習和在某一類職業范圍內轉崗打下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和關鍵能力的培養。
“活模塊”是指所學內容針對某一特定職業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著眼于強化從業能力。
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對人才需求的分析,根據機電群對應的行業所涵蓋的職業群和典型崗位的崗位任務分析以及相關崗位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確定完成崗位任務和考證要求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對機電技術專業群的課程體系進行整體設計,以技能為主線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該課程體系包括公共素質課、專業群基礎課程、為專業服務的基礎課程、專業必修、專業選修、綜合實踐模塊等六段式課程體系,以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為基本形式與市場對接。
表1 模塊化課程體系
M1模塊,即公共素質課模塊,該模塊按照教育部的統一要求,由培養學生的職業基本素質的課程組成,是為了保證國家人才教育培養基本目標的實現。
M2模塊,即專業群基礎課程模塊,該模塊是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培養學生五個專業之間可遷移的關鍵職業能力。
M3模塊,即為專業服務的基礎課程模塊,該模塊由為專業群中特定的專業服務的課程組成。
比如,同屬“電子電工類”基礎課程,機電一體化專業可開設“電工電子技術”,汽車專業可開設“汽車電工電子”。
前三個模塊強調寬基礎,主要學習某一崗位群相關職業通用性的必備知識和技能,同時,要進行思想品行、職業道德、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教育和培養。
M4模塊,即專業必修模塊,該模塊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相求相銜接,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M5模塊,即專業選修模塊,該模塊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一專多能,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再學習打下基礎。
M6模塊,即綜合實踐模塊,該模塊通過實驗、操作技能實訓、綜合技術訓練、崗位實踐以及畢業設計等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后三個模塊是在職業基礎教育后分流進行不同職業的專業知識學習,以及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根據職業和專業開設必要的課程和進行職業技能的實訓,并能夠使學生考取多個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家寰,郭揚.全國高職院校專業布局結構與調整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06,(12):37-39.
[2] 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論高等職業教育模塊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7,(7):42-45.
[4] 蔣乃平.集群式模塊課程屬于多元整合型課程——“寬基礎、活模塊”的再思考之八[J].教育與職業,1999,(8):64-66.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專科(高職) 理工類 公辦
官方網址:
官方地址: 湖南長沙市
官方*: 0731-84099000,0731-84099018
電子郵箱:
學院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國家級眾創空間、湖南省卓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標兵校園、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校、湖南省實習管理強校、湖南省職業院校文化建設強校、湖南省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長沙市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單位。 近年來,學院辦學緊跟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快了專業向“智能”轉型和升級,重點培養智能*產業鏈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行業發展的能力明顯提升,廣受社會贊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湖南日報》、湖南衛視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對學院辦學成果報道近300次。 打造品牌特色專業(群)。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智造創客學院等九個二級學院(教學部)。建成了深度融入智能裝備*產業鏈的智能*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汽車技術、智能*服務四大專業群。開設機械*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梯工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34個全日制專科專業。現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智能*技術專業群、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群、智能汽車技術專業群入選湖南省一流特色專業群。牽頭制定了全國高職院校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標準。“十三五”期間,建設省級精品課程21門,省級優秀教材5本,入選國家規劃教材3本,聯建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1 個。2021年獲評全國優秀教材1本。 師資隊伍素質精良。現有專任教師506人,其中雙師型專任教師384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85人,高級職稱教師236人,享受國務院、湖南省*特殊津貼專家各1人,全國機械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湖南省技術能手10人、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建有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 4 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入選教育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入選教育部高職典型案例;機械*與自動化“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十三五”期間,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教師參加省級以上教學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 3 項、二等獎 1項,獲省級一等獎 33 項、二等獎 34 項;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2021年獲湖南省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一等獎及獲獎總數排名全省第一;企業技能大師參與組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2021年教師獲全國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一等獎;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 專業產業融合發展。學院以產教融合為主線,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依托地處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優勢,與中國鐵建、三一集團、中聯重科、上汽大眾、三菱電梯、捷豹路虎(中國)等500余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打造地域圈、產業圈、企業圈、崗位圈。做好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的建設,與知名企業在校內合作共建了山河智能產業學院、匯博機器人產業學院、三菱電梯產業學院、中汽智能產業學院、華為云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用友新道產業學院,建有捷豹路虎(中國)長沙培訓中心、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中心等生產性實訓基地。獲長沙經開區“四個第一”評價:與園區合作企業數量排名第一、為園區輸送技能人才數量排名第一、企業技能人才校園招聘意向排名第一、技能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意向排名第一,被長沙經開區授予“校企合作先進院校”。 創客教育特色凸顯。建有智造創客學院和創業大廈等創新創業平臺,形成了集創新思維普及、科技創新與創客教育、創新創意產品研發、項目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創客空間,被授予國家級眾創空間稱號。建成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創客人才培養機制,牽頭成立了湖南省高職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打造湖南省創客教育品牌,2021年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比賽獲省級以上獎勵27項。學院“創文化”成果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 4 項、二等獎 10 項、三等獎 10 項,在省級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 28 項、二等獎 71 項、三等獎 97 項。2021年獲湖南省學生技能競賽一等獎17項、二等獎31項、三等獎36項,獲團隊一等獎;獲國家技能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院獲評《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學生發展指數全國百所優秀院校。學生技能抽查成績優秀,年終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據麥可思調查,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就業現狀滿意度、平均月收入均遠高于全國高職平均值。學院培養人才廣受社會贊譽,涌現了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晏斌、入職半年即獲得上海大眾集團職工技能競賽“維修電工第一名”的焦喜春、在廣汽三菱被譽為“機器人的老中醫”的技能大師謝衛華等大批能工巧匠。 “十四五”期間,學院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夯實基礎,對標發展,質量為先,全方位提升高水平院校建設的服務保障支撐能力,創客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成效更加顯著,具有國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成功造就,支撐高水平院校建設的智造特色專業發展格局更具優勢,深度融入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特色持續彰顯,綠色智慧和諧美麗新機電全面建成,在服務湖南推進“三個高地”建設中展現機電擔當和機電特色。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主要有:會計電算化、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機械*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酒店管理、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商務英語、文秘、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件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生物化工工藝、工業分析與檢驗。
補充材料: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HUNAN MECHANICAL ELECTRICAL POLYTECHNIC)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是經湖南省*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所屬湖南機電高級技工學校是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高級技工學校。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國家級重點中專湖南機電學校。2002年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屬湖南省數控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2004年被教育部,勞動部等部委確立為*與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學院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學校將繼續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穩定全日制辦學規模,擴大社會技術培訓,在人才培養和管理上突出精細化人才培養特色,努力建設環境優美、設施配套、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優秀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就是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全部內容,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大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