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分數線預測 >正文

      百色學院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百色學院分數線)

      更新:2024年03月21日 08:31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百色學院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百色學院分數線)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百色學院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百色學院分數線)

      百色學院2019年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

      百色學院2019年專科錄取:理科省控線150分,投檔最低分406分,最高分467分,平均分430.6分。

      百色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國中華經典誦讀試點單位。

      百色學院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1950年,合并組建成百色師范。1958年,廣西成立百色專科學校;1983年5月10日,在百色地區師范的基礎上建立廣西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2月,獲準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百色學院。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占地面積1873.59畝,分東合、澄碧兩個校區;有建筑面積48.1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5億元;館藏圖書約120萬冊,電子圖書近200萬冊;有20個二級學院,49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高職)專業;有20個二級學院,49個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學校有教職工1246人,各類學生24068人,其中全日制學生21135人。

      百色學院分數線

      往年分數線如下:

      百色學校堅持走開放辦學道路,注重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國際合作。近年來,先后與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桂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與德國、俄羅斯、泰國等23所大學及4個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隨著“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百色學院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正在“植根百色,服務廣西,面向全國,對接東盟,建設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百色學院分數線2023

      百色學院分數線2023介紹如下:

      1、2022年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本科二批理科類普通:404分,本科二批文科類普通:473分。

      2、2022年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本科二批理科類普通:466分,本科二批文科類普通:502分。

      3、2022年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本科二批B段理科類普通:432分,本科二批B段文科類普通:481分。

      4、2022年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本科批物理類普通:467分,本科批歷史類普通:489分。

      百色學院

      百色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國中華經典誦讀試點單位。學校占地面積1833.22畝,分東合、澄碧兩個校區,占地2745畝的百東校區即將興建,有建筑面積47.27萬平方米。

      百色學院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1950年,合并組建成百色師范。1958年,廣西成立百色專科學校;1983年5月10日,在百色地區師范的基礎上建立廣西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2月,獲準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百色學院。

      入學條件:

      一、年齡達到18周歲。

      二、身體健康狀況符合中國教育部頒布的外國來華留學生健康檢查標準。

      三、品德良好,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及百色學院校紀校規,尊重中國的社會公德和風俗習慣。

      四、申請來華攻讀本科學位者,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1、應具有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并具備相關證書。

      2、中文水平應達到漢語水平考試(HSK)四級。

      3、漢語水平零基礎者可申請就讀語言預科。

      申請材料:

      1、有效期內的普通護照首頁掃描件。

      2、高中畢業證書或同等學歷證書,未獲畢業證的應屆生需開具《預計畢業證明》。

      以上就是百色學院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百色學院分數線)全部內容,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百色學院專科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誰知道?(百色學院分數線)”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