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大學信息 >正文

      成都大學的具體位置是哪里

      更新:2024年04月15日 20:58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成都大學的具*置是哪里相關信息,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更好幫助到大家。

      本文目錄一覽:

      成都大學的具體位置是哪里

      成都大學的具*置是哪里

      1、校本部

      四川省成都市 成洛大道十陵上街2025號

      2、川抗所校區

      四川省成都市 成華區 龍潭總部經濟城華冠路168號

      3、文家校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文家場

      4、附屬醫院校區

      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北二段82號

      成都大學 1978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傳承了百年辦學歷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 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擁有百年歷史的三級甲等綜合附屬醫院,國家級抗生素研發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

      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實踐基地。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單位、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師資隊伍

      學校以“四有”教師為標準,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持續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教師管理和發展機制,弘揚高尚師德,持續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活力。現有博士生導師30余人,專任教師近1500人,正高職稱教師200余人, 副高職稱 教師500余人,博士教師近700人。

      學校特聘 中國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為名譽校長,有國家杰青、 長江學者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 專家等20余人;

      有“天府萬人計劃”杰出科學家、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省“千人計劃”專家等50余人,特聘 諾貝爾獎獲得者 、院士、長江學者、高端外國專家、研究員(副研究員)等140余人。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成都大學

      成都大學-學校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在哪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在哪里

      一、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在哪里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大學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百葉路1號,該校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的以本科層次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介紹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大學是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獨立學院(教發函[2004]21號),是由 電子科技大學 與成都國騰實業集團合作創辦,是采用新模式新機制舉辦的以本科層次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創建于2001年,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位于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市高新西區,現有本、專科學生17000余名,占地1100畝。學院現設有系(分院)11個,本、專科專業66個,是國家國際軟件人才培訓基地、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人才培訓中心。

      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堅持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院又好又快發展。

      辦學定位

      辦學類型定位:應用型。

      辦學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適度開展專科教育,積極創造條件逐步發展高學歷教育。

      學科發展定位:以工學和管理學為主,以電子信息和計算機類專業為核心,理、工、經、管、文、藝術、設計和航空等多學科門類專業交叉協調發展。

      人才培養定位:培養有系統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科技人才和技術領軍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成都,輻射全國,服務區域經濟及國民經濟建設。

      辦學理念

      秉承“厚德篤學、求實創新”的院訓精神,堅持“一個宗旨,三個面向,四類專業”的辦學理念,即: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院發展為重”的辦學宗旨;堅持辦學“面向行業,面向社會,面向未來”;堅持在傳承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人才培養優勢的基礎上,辦好電子信息和計算機類核心專業,經濟管理與人文類專業,游戲、動畫與藝術設計類專業和航空航天類專業。在辦學中不斷推進教育創新和管理創新,實施培養目標多元化,培養模式多樣化。

      辦學目標

      以“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為目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科技大學。

      辦學成績

      學院榮譽:自創建以來,學院先后榮獲“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計算機系)、“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四川省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集體”、“四川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四川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綜合獎”、“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綜合獎”等多種榮譽。

      專業及課程建設:學院現有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五門(《集成電路原理》、《大學英語》、《C#程序設計》、《電路分析基礎》、《電子商務》),院級精品課程七門;有四川省省級特色專業一個(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專業),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三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軟件工程);三個專業(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入選四川省民辦高校重點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申報四川省一流學科建設專業兩個(電子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實驗室建設:學院現有8個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共57類112間各類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11846平方米。8個實驗教學中心分別是:電子信息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應用電子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圖形藝術實驗教學中心、航空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文理實驗教學中心、公共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其中電子信息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應用電子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和圖形藝術實驗教學中心是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

      教改教研:學院現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立項項目5項,國家青年基金項目4項,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項目6項;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廳科研項目103項;國騰創業投資基金項目92項;院級科研立項51項;有國家級教改項目2項、省級3項、院級246項。學院科研和教改項目先后獲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三等獎”、“微軟課程最佳改革獎”等多種榮譽。學院高教研究所被表彰為“四川省優秀高教研究機構”。

      教材建設:2013-2017年全院教師共主編各級、各類教材80部、講義18部,出版的教材中“十二五”規劃教材12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3部,21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十三五”規劃教材1部,計算機類規劃教材4部,信息類規劃教材3部,21世紀高等院校云計算和大數據人才培養規劃教材2部。其中,云計算科學與技術系編寫的教材《云存儲系統——Swift的原理、架構及實踐》,填補了國內本領域教材的空白。

      師資隊伍:學院已建立了 電子科技大學 現職教師、優秀專職教師和外聘教師、企業*教師三結合的師資隊伍。學院多名教師榮獲“四川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微軟金牌講師”、“四川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等稱號,還有多名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大賽中獲獎。同時,為了使我院學生充分享受優質師資資源,學院全面推進“名師工程”建設,一方面打造一支由專職教師組成的教學名師,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各種途徑聘請 電子科技大學 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專家及眾多知名專家和教授為我院學生上課或開設講座。

      課堂教學:學院積極推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增強教師的講課藝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常年開展“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大賽”、“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大賽”、“怎樣上好第一堂課”等多項教學活動。

      合作辦學:學院廣泛開展合作辦學,大力推進對外交流。全院有學生實習基地總數28個,各類合作企業135家;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有一百余名學生赴國外和境外進行交流學習。

      校園文化:學院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以“一體兩翼”(育才工程,百葉計劃和科成計劃)為核心,以“一系一賽”(一個系一個科技競賽)、“一系一品”(一個系一個品牌活動)和“三個中心”(學生文化藝術中心、學生科技活動中心和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載體,積極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大力營造“勤學、樂學、自律、誠信”的良好學風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全力打造精品校園文化活動。學院現有80多個學生社團、協會,自辦有《團學視窗》和有線電臺(fly radio),打造了百葉講壇、音樂秀、辯論賽等品牌活動。先后獲得了“成都市共青團工作二等獎”、“成都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集體”、“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全國排舞大賽一等獎”等多種榮譽。

      學科競賽:近年來,學院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和微軟“校園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亞軍,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信息應用技術大賽”、“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以及“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全國和四川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多個一等獎。此外,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還榮獲全國首批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以及“創青春”四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眾多獎項。同時,學生中還涌現出“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北京奧運會引導員”、共青團成都市“創業之星”等多名優秀人物。

      為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促進學院可持續發展,學院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學院通過推進和全面落實發展規劃,全面充實辦學條件,繼續強化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建設,重點突出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隊伍建設和特色發展,全力抓好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辦學實力,提高辦學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科技大學,為實現“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標不斷奮進。

      求助請問成都大學的正門是哪個門

      綜述

      成都大學北門,北門那邊是屬于正門。

      成都大學(Chengdu University)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成都市重點建設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入選“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78年12月,成都大學創辦;1983年,停辦本科,只辦專科;2003年5月,恢復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成都學院;2006年,成都教育學院、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四川省成都幼兒師范學校并入成都學院。

      2010年4月,成都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劃歸成都學院作為附屬醫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全部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給成都學院;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發文正式批準成都學院更名為成都大學。

      以上,就是大學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成都大學的具*置是哪里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成都大學的具體位置是哪里”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