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

      更新:2024年04月18日 20:08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相關信息,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更好幫助到大家。

      本文目錄一覽:

      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

      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

      舉個例子,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論檔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此等級賦分制只針對新高考制度下的選考科目,統考科目(語、數、外)仍按卷面分計算。

      擴展資料:

      賦分制的優點:

      1、縮小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異。高考改成六選三隨便組合,總共20種組合方式,選科組合太多,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而之前文理分科時,則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錄取時,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

      2、縮小試題難度不同的分數差異。同一學科,如果有兩次考試,每次的難度也可能不同,這樣成績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數進行比較。在眾多的考生中,無論同一科試卷難度如何,按照成績的高低梯度都能較好的表示出學生的水平差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光明日報:打破單一總分錄取的高招模式

      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等級賦分就是作為一種相對性評價制度,等級賦分是根據某一考生在考生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對其進行評價的一種制度。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由于選考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新高考賦分制實施具體細節:

      新高考改革后,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就是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個3為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3+1+2模式高考省份,3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為物理或歷史,也采用原始分,2為另外兩門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是怎么回事?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賦分制是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來計算考生的考試成績,與以往的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是不一樣的!在新高考下,你考試得到的分數,不再是你最后的高考分數了。新高考的賦分制是等級賦分,各科考生原始成績會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別占總人數的比例為15%、35%、35%、13%和2%。

      以上,就是大學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高考賦分制是怎么回事?”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