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建設應用技術大學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發展方向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下吧。
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蓬勃興起。近年來,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主動擺脫追趕學術型大學的傳統發展方式,轉向立足應用、面向區域、貼近行業、培育特色、錯位發展的戰略選擇。實踐證明,建設應用技術大學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發展方向。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是基于順應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化之趨勢。社會發展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最強勁的驅動力。當今世界已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以能源生態化、*數字化為核心,以互聯網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為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端倪。伴隨技術革命對生產力格局和生產方式變革的急速推動,歐美國家正重新回歸并更加重視較少依賴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投入的“高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業國家,總體上處于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中低端,企業普遍大而不強,技術水平不高,一些關鍵技術和先進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同時,剛剛起步發展的先進*業缺乏高技能人才支撐,面臨數字化、自動化裝備生產研發、維修等工程人員難求的狀況。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和高素質勞動者緊缺,已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瓶頸。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倒逼高等教育分類改革,形成與經濟產業結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結構刻不容緩。在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的過程中,必須有一類大學更深地融入區域創新體系,更準確地把握產業發展脈搏,更多地服務企業技術研發,把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心放在解決企業技術創新的實際問題和應用問題上。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是基于彌合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缺口之需要。隨著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勞動力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根據有關調查,未來十年,普通高校畢業生有40%左右需進入藍領崗位就業,成為知識型工人、知識型農民和知識技能型商業服務人員。這給傳統就業觀念和成才觀念帶來了沖擊,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規格也必須相應調整。然而,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特別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定位模糊,辦學同質化,對所謂“熱門專業”盲目跟風,導致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質量與經濟結構調整脫節。在“藍領知識化”時代,必須有一類大學以培養知識技能型的新型勞動者為目標,在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革新,從根本上改善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供求矛盾,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是基于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之邏輯。大學的分類發展有內在邏輯和基本規律。無論是應用技術類大學,還是學術研究型大學,都是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都要承擔特定的社會責任。上世紀60—70年代,西歐發達國家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一些國家及時依據經濟發展對人才層次和規格的需求,組建了以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應用技術大學。由于蓬勃發展的應用技術大學對社會發展的強大支撐,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顯著增強,國家競爭力水平穩居世界前列。在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和建設工業強國的背景下,必須有一類大學借鑒國外一流大學成熟的辦學理念,按照中國高等教育分類改革要求,找準方向,凝練特色,盡快建設成為與產業協調發展的應用技術類大學。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是基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使命。與區域經濟“共生”發展應成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價值體現。目前,福建經濟運行總體勢頭良好,經濟結構進一步改善,重點發展的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石化三大主導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規模工業持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是,在全國經濟增速出現持續回落、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日益顯現、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實體經濟發展比較困難的宏觀環境下,福建經濟發展也面臨著產業競爭力偏弱,傳統產業大而不強、新興產業還沒長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普遍缺乏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等問題。省委、省*明確要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要更加注重服務產業發展,鼓勵高校增設工科專業,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為我省產業發展培養大量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技術和人才支持的情況下,必須有一類大學面向區域、立足區域、服務區域,培養“對路”人才,提供技術支撐,通過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為自身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應用技術大學為轉型目標,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出路,是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辦學水準的更高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想通過轉型提升,步入特色發展的快車道,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必須明確應用型辦學定位。要以區域建設、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運用知識解決生產管理一線技術問題的“現場工程師”為目標,堅守應用型辦學定位,加大力度推進與區域發展的緊密結合、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努力成為支撐產業升級和技術積累的重要戰略平臺。
必須強化應用型學科建設。要以發展應用技術類學科為龍頭,充分考慮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發展需要,認真審視現有學科專業的社會適應性,推進學科分類發展,大力改造傳統專業,集中力量辦好一批與區域經濟結構匹配度較高的應用型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進一步集中資源,加快推進應用技術類學科專業集群建設,促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實現學科專業群與區域行業、產業鏈緊密對接,使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區域產業發展需求。
必須構建應用型師資隊伍。要大力引進或柔性聘用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具備行業(企業)背景與學術經歷的“兩棲人才”,加快構建一支專兼結合、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團隊。與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教師校外實習、培訓基地,分批選派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到企業頂崗實踐,引導教師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加強應用型教學團隊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向應用型師資傾斜的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機制。
必須探索應用型辦學模式。要高度重視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構建與應用型辦學定位和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定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強化工程實訓教學環節,完善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使專業培養方向與企業實際要求結合更緊、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標準結合更緊、課程體系設置與職業能力訓練結合更緊。加強與高水平企業合作,引入先進實訓技術裝備,共建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發揮大學科技園的孵化功能,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為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
必須提高應用型研究水平。要以技術積累創新和服務產業能力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價值基準,緊緊圍繞地方產業優化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方向穩定的科技創新團隊,推進與行業、企業、協會及社會團體的橫向合作與協同創新。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企業重大需求和重大項目為牽引,依托優勢學科,與企業共建協同中心,共同開發技術產品和解決關鍵共性核心技術問題。
(作者為福建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士)
以上就是建設應用技術大學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發展方向全部內容,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大學路。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證赤峰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招生工作順利進行,維護考生合法權益,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
2020年08月10日 10:57大學路圓夢網小編推薦:2021年寧夏大學藝術類招生簡章2021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藝術類招生簡章202
2020年11月23日 15:24上海市2021年下半年(第73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將于10月20日、21日、27日、28日舉行。市教
2024年06月24日 03:00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和具體要求,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專業(類)對2021年高考選考科目要求近日公布。從
2020年12月19日 20:0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學習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隨著國家多中等
2021年07月22日 16:59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學習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隨著國家多中等
2021年07月28日 11:11一、濟南應用技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簡介濟南應用技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2005年由濟南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
2021年07月28日 11:4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學習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隨著國家多中等
2021年07月30日 02:13高職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為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使命;同時,高等職業教育也是我國
2021年08月06日 01:26高職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為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使命;同時,高等職業教育也是我國
2021年08月06日 01:31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