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答記者問很多朋友對這方面很關心,大學路整理了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實行“校長教師輪崗制”,并“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此,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請他回答基礎教育領域一系列社會熱點問題。
更加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
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在破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題上,教育部將如何推動改革?
劉利民:今后的改革,就是要以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堅持普惠性,兜住底,保障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上;體現傾斜性,保基本,使每一所學校都要達到基本的辦學條件;促進均衡性,縮小差距,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記者:伴隨著城鎮化出現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方面是隨遷子女,另一方面是留守兒童。教育部的相關政策有哪些?
劉利民:對于隨遷子女,要按照《決定》戶籍改革的相關部署,區分縣鎮、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況,對做好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分別提出工作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法制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的政策措施,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做好實施工作。各地要根據城市規模合理確定隨遷子女入學條件,積極接收隨遷子女就學。
對于留守兒童,要貫徹教育部等5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關愛工作的意見》,優先滿足留守兒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改善留守兒童營養狀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交通需求,加強留守兒童受教育的全程管理,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強留守兒童的法制安全教育。
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制定完成
記者:《決定》專門提出了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目前,教育部在考試招生總體方案的設計方面進展到什么地步了?
劉利民:近期,教育部已經制定完成了考試招生的總體方案,即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修改完善,印發實施。
記者:能透露一下考試招生總體方案的一些情況嗎?
劉利民:在總體方案的框架下,要陸續出臺包括小升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和高考改革辦法等多個配套實施意見。
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試與招生相對分離,學生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記者:現在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這方面有哪些考慮?
劉利民:要健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這一點很關鍵。要增強考試的統一性和嚴肅性。考試內容主要考查學生高中學業完成情況,促進學生學好每門課程,分別采用合格和等級方式來呈現考試成績,不再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這樣,學生就有余地了。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并減輕考試競爭壓力。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這叫“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學習的內容。一次考三年學習內容,會使得學生壓力很大,要把所有內容都復習到,我們要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一門課程可以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同時計最好的成績。
記者:高考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劉利民:要改革統一高考,要建立普通本科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機制。改革的重要基礎,就是統籌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設置考試科目。增強考試內容的綜合性,側重考察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外語科目,一年多次的社會化考試,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使外語考試、成績、表達和使用更加趨于科學合理。
引導家長支持減負
記者:《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在留作業的問題上有一些爭議。“十條規定”何時出臺?
劉利民:《規定》將擬擇期印發。
記者:這么多年都沒減下來的負擔,能靠“十條規定”減下來嗎?
劉利民:“十條規定”只是改革的一個環節。減負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特別是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關鍵。要引導廣大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理性擇校。
記者:怎么督促“減負十條”落實?
劉利民:要組織“減負萬里行·第二季”活動,貫徹落實“減負十條”規定。要組織督察巡視,把督察巡視結果向社會通報,并向省級人民*正式反饋。同時,把學校減負工作的情況,納入我們督學責任區的日常督導范圍,每個學期都要發布督導報告。
我們也會加大懲處力度。教育部,各省、市要分別設立舉報*和曝光平臺,接受群眾舉報,對“減負十條”規定落實不力、存在違規行為的地區、學校和個人進行查處和曝光。不用一點這種措施,很難把減負落實到位。
同時還會開展課業負擔的監測。2014年,對各省所有地市學生課業負擔進行量化排名,并把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布。還會把各地的減負工作開展情況,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評估認定等掛鉤。
教師由“學校人”變“系統人”
記者:《決定》提出實行校長教師輪崗制。這在未來對校長和教師的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
劉利民:《決定》提出實行校長教師的交流輪崗,就是要求我們要改革教師管理制度,建立教師隊伍管理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激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讓優秀教師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記者:“終身從教”是不是說一旦成了教師,就可以一直在這個隊伍待下去?
劉利民:開車需要駕駛證,教師也得有教師資格證。我們提出“國標、省考、縣管、校用”,就是國家制定標準,各省市組織考試,教師隊伍由縣里來管,而由學校來用。我們要改革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完善教師準入、退出制度,建立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嚴格教師職業準入,保障教師隊伍質量。
光考還不行,還要實行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對教師入職后從教資格定期核查。中小學教師資格實行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冊。定期注冊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冊的人員,不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記者:注冊考查要考慮哪些要素?
劉利民: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師德有沒有問題。最近,各地師德的問題頻發,這是一個考核,一票否決;第二個考查教學工作量完成怎么樣;第三個就是在崗的進修、學習。教師5年內要有360學時的培訓,沒有這個也不能注冊。這樣就保障教師隊伍不斷地提高,不斷地學習。
記者:其實很多教師下不去,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這方面會出臺怎樣的舉措?
劉利民: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啟動統一城(鎮)鄉的教師編制標準,并對村小和教學點予以傾斜,這個政策正在擴大試點。
同時,還要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今年國家實際上已對連片困難地區的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實行了工資傾斜政策,設立了專項資金給予生活補助。
記者:在提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后,有怎樣的落實舉措?
劉利民:我們要促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落實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教師交流意見和配套工作措施,力爭3至5年,實現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率先實現縣域內教師校長資源均衡配置。建立“縣管校用”義務教育教師的管理制度,把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這樣就為校長和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一個制度保障。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答記者問,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直以來,亞洲人都在學習西方的教育體系,然而這一情況在近日突然出現了反轉。8月5日,美國《紐約時報》
2020年01月22日 20:36??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到底該如何確定?跨省轉學需要哪些單位核辦,流程是什么?……相信有不少家長會遇
2020年03月08日 12:43對于中國先階段的教育現狀,我們經常會反思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教育與外國教育差距在哪里?專注教育小編今天
2020年04月08日 19:33在基礎教育階段,如何最大程度將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化解這些
2020年07月06日 16:58規劃范圍內共擴建學校37所,新建學校116所今后,南昌將形成覆蓋全區、標準超前、布局均衡、配置完善的
2020年07月04日 14:49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的十九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通過
2020年07月02日 15:16近年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些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魚龍混雜,增加了學生、家庭和學校的負擔。教育部近日
2020年07月02日 15:05這也許是中國最孤單的學校。開學儀式上,高高的旗桿下孤零零地站著三個人:41歲的班主任陳洪艷、41歲的
2020年06月08日 21:44在輟學易發和多發區,如何因地制宜落實控輟保學?大班額治理取得了什么進展?學前教育如何回應群眾關切?在
2020年06月07日 20:18從西藏日喀則沿著318國道向西出發,翻過3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繞過180道彎的盤山公路,就來到了定
2020年06月01日 20:24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