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更新:2024年10月25日 02:15 大學路

      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很多朋友對這方面很關心,大學路整理了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月20日,中國氣象局與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閔行校區文博樓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振林,?黨組成員、副局長?熊紹員,上海交大校長丁奎嶺,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常務副校長奚立峰,中國氣象局有關部門及學校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出席。會議由?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翁震平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

        深遠海國家大科學設施(以下簡稱“深遠海設施”)項目首席科學家楊建民作?設施建設進展匯報,介紹了設施項目的建設歷程、建設內容、功能應用、海洋氣象需求及雙方合作情況、合作領域與機制。

        海洋學院副院長周磊作上海交大海洋氣象研究情況匯報,介紹了海洋學院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研究領域和資源條件、已取得的重大突破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

        林忠欽感謝中國氣象局對深遠海設施建設的支持。他表示,上海交大承擔建設的深遠海設施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綜合性研究平臺,在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獨特性明顯,能夠對極端海洋氣象生成、演變和發展研究發揮重要作用,對海洋氣象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局校雙方前期圍繞深遠海設施建設開展了系列交流,期待未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做好平臺設計工作,拓展研究領域和應用場景,在此基礎上不斷開辟合作領域,產出重大成果。

        丁奎嶺對陳振林一行蒞臨交大表示歡迎。他指出,上海交大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始終堅持瞄準“大科學”“大工程”問題,集成優質資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局校雙方面向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在海洋氣象科技創新資源和學科人才平臺資源方面優勢契合,在卓越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發展、科研協同攻關、平臺基地建設等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國氣象局為上海交大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局校合作進入全新階段,希望在未來雙方進一步構建深度合作機制,共建“政產學研用”高效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高素質人才培養、高水平科研創新、高能級成果轉化、高標準基地建設開啟新局面,共同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陳振林表達了對局校合作新局面開啟的期待。他指出,上海交大與中國氣象局分別在教育和氣象領域積累了豐碩的成果。深化局校合作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舉措。他對合作任務推進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開展高水平合作科研,依托深遠海設施,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氣象事業發展需求,開展大平臺大協作;二是雙向賦能人才培養,在氣象相關交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深化合作,實現學科專業和人才技術資源的優勢互補;三是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推進聯合實驗室建設,完善聯合攻關、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期待雙方合作走深走實,助力上海交大“雙一流”建設,推進氣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上海交通大學

        在丁奎嶺、林忠欽和陳振林的見證下,?奚立峰與?熊紹員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上海交大與中國氣象局將本著“開放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立足服務國家戰略,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加強人才培養與交流,推進科教融合與氣象科學高質量發展。

        簽約儀式前,陳振林一行參觀了深遠海國家大科學設施模型和校史館。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