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 學歷層次: 高職
      • 學校性質: 高職高專
      • 主要專業:
      • 聯系方式:
      • 院校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臥龍路269號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成立于1984年,為省政府直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承擔全省領導干部經濟管理知識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培訓,并面向社會培養經濟管理人才。建院以來,學院始終堅持“質量、特色、品牌”辦學宗旨,為社會培養了10萬多名經濟管理人才。 學院占地面積655.33畝,建筑面積21.02萬平方米,教職工403人,館藏紙質圖書64.15萬冊,現有院內實訓室92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項目2個,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項目7個,院外實訓基地118個。

      學院多次榮獲工商管理培訓質量優秀單位、省直機關文明單位、省普法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平安校園創建先進單位、省綜治先進單位、省公共機構節能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經過幾代經管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一座現代化的智慧校園、平安校園、創業校園、生態校園已初步形成。全院上下正朝著創建江西飛行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干部培訓基地目標奮勇前進。?

      ?歷史沿革 經始立基 成立經管學院,奠定事業基礎 1984年6月,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復,成立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改造廠房艱苦辦學,首次舉辦廠長經理國家統考學習班;1985年開始招收成人專科學員;大力引進、培養師資,奠定了學院事業發展的基礎。 濟世固本 招收成人本科,開創本科辦學 1987年,作為全國首批五所招收成人本科生的管理干部學院之一,開始招收大專起點工業企業管理專業成人本科生,開創了學院成人本科教育的歷史。 管弦定規 建立本科框架,規范教學管理 1988年開始,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框架設立系部、部門等組織機構,教學管理逐步規范,確立了“把學院辦成一個規模中等、條件完備、水平一流,具有特色,對全省經濟建設有較大影響的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的辦學定位;這一階段,明確建設小藍校區并基本建成。 理玉成器 明確戰略定位,實施培訓工程 1995年,學院首次提出 “干部教育為龍頭,學歷教育為基礎”的辦學思路,大力實施江西企業家培訓工程,干部培訓開始由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崗位培訓向系統的工商管理培訓轉型,逐步奠定了學院在江西干部教育中的地位。 臥冰躍鯉 選址臥龍校區,布局轉本大業 1999年開始,擴建小藍校區,校園占地面積由40余畝增至82畝;首次提出“為全省大局服務、與國際一流接軌”的干部培訓發展理念;2002年,落定在紅角洲臥龍崗建設新校區(占地625畝),籌建江西國際商學院(本科),開始舉辦中歐管理高層論壇,干部培訓納入全省干部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 龍興前湖 壯大辦學規模,形成辦學格局 2004年10月,開建紅角洲新校區。歷經數期基建,櫛風沐雨,塵土滄桑,2005年首批學生入駐新校區,開始了“一校兩區”辦學,辦學重心逐步向紅角洲校區轉移。做大成人教育,在校生規模實現翻番;干部教育注重與國內一流培訓院校合作,樹立了中歐管理高層論壇、江西財經論壇、領軍人才培訓工程等培訓品牌。 涵養蓄勢 整體完成校建,深化內涵發展 2009年,在全省高校率先采用“代建制”方式加快推進校區建設。

      2010年,校園建設整體完成,小藍校區搬遷紅角洲,新老校區實現了歷史性融合。注重內涵發展,通過“提升管理?深化內涵”、“創業服務年”、“提升質量年”、“雙師雙證”、創先爭優等主題實踐活動,學院辦學實現了由規模發展向質量提升的戰略轉型。干部教育加快與國際一流水平接軌,地廳班、縣處班納入省委組織部干部教育主體班次,新贛商領袖培訓班取得成果。倡導學校學生社會共贏發展理念、與共青新校區合作、加強與校園周邊村莊聯系,學院實現包容性發展良好局面。 珠玉再造 推進改制轉本,經管揚帆遠航 學院改制為普通本科院校納入《江西省高校設置“十二五”規劃》,開啟了學院發展的新征程;以創建一流培訓機構為目標,干部教育構建培訓層級體系,主渠道、同是主陣地作用更為彰顯;“江西省電子商務與產業升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成功獲得第三批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證、“江西縣域經濟競爭力軟科學研究基地”成功列為第一批省軟科學研究基地,搭建了服務江西經濟建設的新平臺;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開展以“六院六基地”為代表的校企合作,在省內首創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推動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在全省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