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學歷層次:
      • 學校性質:
      • 主要專業:
      • 聯系方式:
      • 院校地址:

        云嶺蒼蒼,日月遙望,滄江揚帆千里奔流;

        旗山巍巍,春秋相逢,汀河開卷一路歡歌。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坐落于氣候宜人、生態優美、物產豐饒、資源富集、人文薈萃、交通便利的大美邊城——云南臨滄。臨滄市位于祖國西南邊陲、中緬通衢,古稱緬寧,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有3200余年的種茶制茶歷史)、“滇紅茶”的故鄉,也是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及“金海棠”獎頒獎活動的永久舉辦地。臨滄年平均氣溫18℃,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0%,全年空氣質量均為優,素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養生勝地”之美譽,是中國十佳綠色城市。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作為教育部批準設立、云南省教育廳直屬的公立本科院校,有40年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學校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著力培養“品格優秀、基礎扎實、技能嫻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建校以來培養本專科各類專業人才累計達6萬余人。

        校園占地1084畝,總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1億元,有紙質圖書76.22萬冊、電子圖書20.6萬冊,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17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38個。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亞洲微電影學院、航空與軌道交通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數理學院、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現有本科專業17個,專科專業61個,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生源遍及云南、河北、山東、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17個省(市、區);另有來自歐美、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留學生200余人。現有400余名專任教師,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19人;有博士、碩士262人;“雙師型”教師223人。多位教師榮獲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國貼”專家、云嶺教學名師、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省貼”專家、省級優秀教師等各類榮譽稱號。“十三五”期間,學校確立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辦學定位與發展思路。即凸顯“地方性、應用性、開放性”的辦學定位與特色,著力打造服務中緬通道建設、高原特色生物產業、教師教育和新媒體四大專業集群,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個”就是把學校建設成國內外知名的應用型國門大學;“十”即匯聚十個以上專兼職的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百”即匯聚一百名以上的省內知名學專家學者;“千”是以東南亞南亞國家為主的外國留學生規模突破千人;“萬”是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一萬人以上。

        學校堅持開門辦學的理念,匯集優質辦學資源,創新辦學模式,提高辦學水平。聘請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陳洪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陳理教授,臺北科技大學高宏華教授,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首席專家彭文斌教授擔任校長顧問;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李實教授、云南師范大學原校長駱小所教授、云南財經大學陳剛教授等一批知名學者客座講學;聘請100余名來自行業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兼職教學。學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設有“新時代中國特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研究中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中心”“一帶一路研究院”“國際佤文化研究中心”“滇西高原生態特色農業研究院”“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國門高校國學研習中心”“云南少數民族廉潔文化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是全國首個“民族團結進步協同創新中心”的核心協同單位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合作單位;獲批成立中國特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省級智庫、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與滇紅集團聯合建立滇紅茶專家工作站;與北京語言大學共建“華文教育研究院”,2016年已啟動國家級華文教育基地申報工作。建有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基地、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考點、云南省華文教育基地、云南省出國留學預備學院、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建成省級青年創業示范園,入選省級眾創空間“云科聚創空間”,立項建設滇西創新創業人才教育實踐基地。擁有云南省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56項,其中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5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重點專業1個,獲批無人機應用技術及高鐵乘務等多個特色專業。先后獲國家專利48項,獲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20余項,獲云南省社會科學特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獲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6項;獲省廳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勵70項。近5年出版專著、教材100余部;發表論文1239篇;獲批立項縱向科研項目21項,其中一項國家重大招標項目;主持和參與國家級項目26項,主持省廳級各類科研項目73項;被黨政機關采納的咨詢報告82件;多份決策咨詢報告專版刊發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要報》、教育部《高校智庫專刊》呈報黨和國家領導人資政,1項決策咨詢報告獲中央領導同志批示。

        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同時,學校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快教育國際化步伐,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海外交流。先后派出10批教師赴緬甸、泰國等培養華文教師1200余人次,與緬甸、泰國、印度、韓國、新西蘭、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文萊等國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還與臺灣多所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3+1”“2+1”的人才培養;并與臺灣西部開發公司、臺灣中華普洱茶協會合作建立了云臺茶學院,聯合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及高原特色農業產品開發,弘揚中華茶文化,助力云茶產業實現新跨越。

        學校緊緊圍繞“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加強內涵建設,通過推動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有力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應用型國門本科院校建設成效顯著,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居云南省前列。近三年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50余項,在全國、全省組織的“挑戰杯”、數學建模大賽、機器人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互聯網+等競賽、大學生戲劇展演大賽、師范專業大學生技能大賽、紀錄片大賽中表現出色。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在99%以上,歷屆畢業生因“用得上、干得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學校連續獲得“云南省教學成果獎”“云南省畢業生就業目標考核一等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創新獎”“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質量提升獎”“云南省高校十佳創業園”“云南省青年創業示范園”等榮譽。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與現實挑戰,學校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滇西、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通過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全面推進“國內外知名的應用型國門大學”建設。

        滇西有嘉木,人文薈萃縱千古;

        學府聚英才,學子砥礪騁四海。

        親愛的同學!親愛的朋友!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熱忱歡迎你的到來。銀鷺掠空旗山翠,春風拂柳汀水暖。我們期待著與你一起分享藍天、白鷺與清溪,一起憧憬詩和遠方……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