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2004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由原甘肅省畜牧學校和甘肅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兩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合并組建而成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并加掛“甘肅畜牧工程干部培訓學院”和“甘肅威龍葡萄酒專修學院”的牌子。2010年7月,學院被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確定為“甘肅省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占地面積2131畝,其中校園占地710畝,實習農牧場1421畝。校舍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5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000萬元。 辦學規模8700余人。設畜牧類、獸醫類、機械工程類、車輛工程類、電子信息工程類、食品科學類、葡萄與葡萄酒工程類、農業機械化類等八大專業群共39個高職專業。其中,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加工技術等專業是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七部委確定的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畜牧獸醫專業曾是教育部確定的國家級骨干專業;獸醫專業曾是省教育廳確定的省級骨干專業,2011年又被評為“甘肅省特色專業建設點”。畜牧專業2013年被確定為“甘肅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畜牧獸醫、獸醫、汽車檢測與維修、機械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農業機械等6個專業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所設專業既有深厚的專業文化底蘊,又適應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需求。學院確定《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等15門課程為院級精品課程。《豬生產學》《動物診療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KEILC單片機設計與項目實踐》等9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360人,專職教師312人,其中教授27人(內聘9人)、副教授118人(內聘8人)、中級職稱104人。博士2名、碩士生76名、“雙師”型教師120名。先后有18名教師被教育部、農業部、省委、省政府分別授予“全國優秀教師”“農業部優秀教師”“甘肅省園丁獎”“甘肅省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名師”“全國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先進工作者”“甘肅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等榮譽稱號。有省級專業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名師1名。從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機化研究院及推廣、生產單位聘請客座教授42人,從企業、畜牧、農機站(所)聘請實訓指導教師68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優化、梯隊合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良好的師資隊伍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使學院贏得了社會的信賴。 學院現有專業實訓室84個;有畜禽養殖實訓中心、機械加工實訓中心、數控加工中心、電子實訓基地、汽車電控檢測與農機具維修實訓中心、動物醫院等校內實訓基地12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88個。建有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和校園網等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教學用計算機650臺,圖書館藏書31萬余冊,電子圖書50萬冊,中外文期刊300多種。 學院設有“國家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013站”、 “全國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OSTA)站”、“甘肅省第84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甘肅省省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ETS)考點”、“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考點”、“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等考培鑒定機構,并與西北師范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聯合開辦了自考本科班。基本形成了“以高職教育為主體,成人教育、短期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為兩翼”的多層次辦學格局。 學院堅持走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之路,立足地方,依托行業,服務區域經濟,圍繞教學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學。主持完成了68項科研項目;近40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和甘肅省、武威市科技進步獎,其中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主編、參編教材306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151篇,其中被EI收錄2篇。學院主辦院刊《畜牧工程職業教育》。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實施“訂單”教育,加大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積極推薦學生就業。近年來,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遍布20余個省市(區),形成了“出口暢,招生旺”的可喜局面。 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院秉承“自強、明德、尚能、篤行”的校訓,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為社會培養畜牧獸醫、機電工程類職業技術人才近7萬名,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院先后被國家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分別授予“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加強實踐教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單位”、“甘肅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科研推廣先進集體”、“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2010年7月,學院被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批準為“甘肅省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6月,學院黨委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 “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