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學歷層次: 高職
      • 學校性質: 高職高專
      • 主要專業:
      • 聯系方式:
      • 院校地址: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金港大道8號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介紹 地理位置: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坐落在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的避暑圣地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秦皇島是河北省省轄市,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位于華北地區、冀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葫蘆島、西接唐山、北接承德,處于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擁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秦皇島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協辦過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城市。秦皇島還是中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第一批國家智慧試點城市;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之一;十大最佳休閑城市之一;全國第一批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創建城市;中國最幸福城市20強之一,在地級市中排名第一位。 發展歷程: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辦學特色鮮明,被社會譽為環保系統的“黃埔軍校”、環保人才的“綠色搖籃”。

      學院是1981年經國家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以培養環境保護專業人才為主的全日制高等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教育的高校之一,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環境保護部共建院校,是國家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十二五期間升本院校,是2006年和2011年兩次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優秀”院校。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主任曲格平教授和現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先生曾先后兼任學院院長。 教學系部: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現有全日制專科在校生6500余人,設有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生態學系、信息工程系、環境藝術系、經濟學系、人文與社會科學系、體育系、公共課部、馬列主義理論教學部、繼續教育部、實驗中心、現代化教學中心、國際交流中心14個教學單位;設有環境教育研究所、環境信息技術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所、生態保護研究所、環境監察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環境工程技術服務與咨詢中心、環境藝術設計與服務中心、環境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環境法咨詢與服務中心等9個研究所。學院構建了“環境管理類”、“環境工程類”、“生態環境保護類”、“環境藝術類”、“環境保護支撐類”五大專業群,形成了“環境類專業齊全強勢、非環境類專業特色優勢”的專業建設格局。學院共設有46個專業,其中環境類專業近20個,涵蓋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各個領域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過程。“環境管理專業”、“環境監察專業”、“生態保護專業”是學院的首創專業,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和廣泛的影響。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學院形成了符合高職教育規律、具有學院特色的“大平臺教育、分方向培養、模塊化管理”的“3+4+X”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建有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省級精品課、3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和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習實訓基地。 師資情況: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現有教職工467人,專任教師326人。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教師155人,其中教授31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24人。教師中有1名河北省教學名師,20名省市級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2名秦皇島市首批市管優秀專家,3名秦皇島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5名專家、教授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等知名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科研項目:自2000年以來,學院教師共承擔并完成科研課題5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縱向課題60余項,廳局級縱向課題400余項,橫向課題100余項;取得教學科研成果100余項;發表論文80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和核心期刊論150余篇;教師出版專著和教材100余部,90%以上為環境類教材,其中《環境監察》、《環境管理》等10余種列為省部級優秀教材,5部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環境經濟學》被教育部評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的《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合作辦學: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荷蘭、日本等國家的大學或環保機構建立了友好關系,互派訪問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近年來,學院成功舉辦了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大會、中歐環境管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大會、中歐城市廢物管理能力建設網絡項目,接待了地球理事會聯合會代表團的訪問。從1999年開始,與荷蘭萬豪學院(Van Hall Institute)建立了聯合辦學關系,有一大批學生赴萬豪學院留學并取得本科或碩士學歷;2009年10月,學院與美國蒙東那大學簽署了工商學士學位及本碩連讀合作辦學備忘錄;2012年2月,學院與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簽署了3+1合作辦學模式友好合作備忘錄。同時,學院先后與國內十幾所高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辦學,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建筑設備:2014年10月,學院整體搬入占地面積700余畝的北戴河新校區,一座與學院辦學特色高度契合的生態環保示范性校園正式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區規劃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一期已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學院擁有數量充足、設備完善、環境仿真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室(基地),其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實訓基地”、“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實習實訓基地,“電子廢水處理技術實驗室”是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建立的實驗室,特別是在學院建設的中國與荷蘭政府合作項目、由荷蘭政府資助的水處理技術實驗室--中荷水處理示范研究培訓中心已成為中外合作典范。學院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438.5萬元。學院共有適用圖書68.1萬冊(其中紙質圖書49.1萬冊),生均104.77冊。固定資產66379.7萬元。 ?

      辦學成果:建校30多年來,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立足國家環境保護事業,秉承“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校訓,著力加強學生師德教育和從教能力培養,始終不渝為國家的環境保護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形成了鮮明的環境教育特色和一定的辦學優勢。建校以來,學院在國家環境保護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的領導、指導下,在環保系統崗位培訓、環境專業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有近5000名地(市)、縣級環保局長在學院接受了崗位培訓,20000多名環保在職干部在學院接受了繼續教育,為社會培養各類大專學歷畢業生20000余人。學院在中國環保事業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辦學歷史見證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歷程。 ?

      繼往開來,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將繼續秉承“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校訓,發揚“篤學、致用、綠色、和諧”的校風,恪守“嚴謹求實、止于至善”的教風和“勤奮誠信、志存高遠”的學風,遵從“以服務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根本,培育大學精神,積淀大學文化,鑄就大學靈魂,彰顯環境教育特色,創建綠色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全力提升內涵,確保2015年實現升本目標。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