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原廣州市第一商業中等專業學校)創辦于1964年,2005年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05]57號出臺的《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調整與改革實施意見》要求,將原廣州市第一商業學校、廣州市第二商業學校、廣州市貿易學校三校合并組建,于2008年合并同時更名為“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廣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學校總面積約為109.38畝,劃為兩個校區,分別為南校區和北校區,兩校區并沒有主次之分,大型的活動(如校運會)因場floating地原因主要在南校區進行。 學校以“立足廣州、面向全國,立足商貿、面向市場,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為辦學定位,以“特色與質量”、“人才與創新”為著力點,緊跟經濟全球化和商貿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發揮自身優勢,集教育、培訓、鑒定、服務于一體,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內涵建設,開放合作,加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力度,推進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創新,形成 “德育立校、文化治校、合作興校、創新強校、質量榮校”的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建校50多年以來,為社會培養了4萬多名技術技能型人才。 2011年,學校被廣州市政府評定為“廣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2012年榮獲全國商業聯合會頒發“全國商業服務業校企合作與人才培養優秀院校”;同年,我校順利通過了省示范校的驗收; 2013年6月,我校成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學校; 2016年1月通過驗收,已被認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 直至今日,學校經過三年國家示范校的建設,校容校貌、人才培養,實習就業、實訓條件等方面,都發生顯著的變化,學校的綜合實力大大提升,已躍進廣州市同行的前列。 【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 學校一直把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工作重中之重,重點建設"雙師型"和"技師型"教師隊伍。學校積極搭建各種學習和工作平臺,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教育快速成長的路徑:骨干教師培養管理辦法、青年教師結對培養管理辦法、專業帶頭人培養管理辦法,不斷的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目前,“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達90%。 學校建有國內設施先進的眼鏡驗光實訓室,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系統等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設施先進的物流專業實訓室,配備現代化物流管理軟硬件系統,包括計算機輔助揀貨系統,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物流運輸管理系統及其配套設施,無限射頻終端技術設備等。"寬口徑、重能力",讓學生掌握多種專業系統知識和操作技能,接觸現在最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適應現代化企業的多種電子業務崗位需要,拓寬就業面。 學校努力打造信息化校園,使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網絡智能教學管理系統,完善現代化的教學和實驗實訓體系,實現了網絡智能排課、網絡成績處理、電子卡學籍、網絡學生管理等,網絡教學資源庫則為教學和實訓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和案例;課室配備寬帶網絡、多媒體雙向閉路電視系統和計算機投影儀;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辦學規模與教學水平】 學校嚴格執行省市有關職業學校招生的政策與方針,立足學校優勢,采用多種招生宣傳手段,增強宣傳力度,通過開設招生入學考試,保證生源的數量與質量。近兩年來,學校的招生情況持續穩定,2015年秋季學校的招生人數完成了招生計劃的101.08%,達到預期目標;學生的就業率及升學率整體呈上升趨勢,2014屆學生的就業率為92.5%,升學率為30.5%;2015屆學生的就業率為97.9%,升學率為35.1%,(注:學生就業率包含升學率)。目前學校在校全日制學生共3930人。 【成果與特色】 品牌引領,凸顯示范作用,勇創佳績。眼視光與配鏡、物流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會計與會計電算化是廣東省中職重點專業。其中,眼視光與配鏡專業為全國首創,2004年,被《人民日報》譽為眼鏡行業技術技能人才的“黃埔軍校”。學校牽頭編制了《廣東省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現代物流國家實訓基地,獨創的PIPA專業建設模式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先后在全國物流教師技能競賽、廣東省物流創新設計大賽、廣州市中職學生物流競賽等比賽中獲多個一等獎。2013年7月,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全國商科中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學校成為湛江師范學院會計專業實習基地,凸顯專業示范引領作用。 教學相長,師資力量和組織能力更強。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發揮師資隊伍建設優勢,彰顯師生技能水平。學校榮獲2013學年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現代物流類團體一等獎”、2015年廣州市中職學生田徑運動會“優秀組織獎”、2015年中職招生宣傳工作“突出貢獻獎”、2015年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優秀組織獎”;我校李志宏部長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費玲莉老師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創新杯”英語教師信息化微課設計大賽“特等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二屆全國驗光與配鏡職業技能榮獲一項一等獎、兩項三等獎;學生參加廣東省物流職業技能競賽榮獲兩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 人才培養對接地方支柱產業,校企合作共建雙贏。組建了廣州商貿職教集團,學校與“京東商城”、“寶島眼鏡”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專業,人才培養更貼近市場需求。目前,寶島眼鏡驗光配鏡中心、罡名貿易有限公司等企業已進入校園,2014年廣州創裕財稅咨詢有限公司新市分公司及誠道會計工作室在我校成立,這次引企入校是我校財會教學部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進行會計教學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和積極探索,是企業大力支持職教事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創舉。通過企業入駐校園,初步形成行業、企業、學校三方共贏、互助長效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局面。 至2016年,利用優勢專業資源和優質合作企業的輻射作用,學校先后引入建設6家校中企,收益學生109人;先后與10家企業開設訂單班17個,收益學生536人;為社會提供34項專業技術服務,收益人數3017人。 課程、教學、實踐“三維一體”,課程改革對接職業崗位。根據職業崗位群要求,尊重中職生職業成長規律,校企共構培養方案、共建課程體系、共施技能訓練、共育“雙師”隊伍,共定考核標準。學校推行模擬公司、PIPA任務驅動等實踐導向教學模式,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在工學結合實踐中得到提高;堅持實施教師下企業、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成長。 產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商貿特色。 以“勤、誠、健、變、和”的商道精神為統領,打造具有粵商特色的產業文化校園環境,將企業文化融入教學和生活;以職業素養為方向,以職業禮儀為規范,實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勉之以恒,齊之以禮”的教育方式;開展多元化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形成粵商文化凸顯、企業文化彰顯、人文素養深厚的校園文化新格局,實現環境育人、企業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社團育人,營造“走進商貿,弘揚商道”的人文氛圍。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文明校園”,并于2015年12月17日,接受廣東音樂曲藝團授予我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傳承教學基地”牌匾,成為廣東音樂的教學傳承基地。 floating floating floating floating 【德育立校、榮譽興校】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三大素養形成學生成人培養體系。進入21世紀,中職教育已經從注重規模擴張轉向強調內涵發展,德育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于2007年被教育部確立為“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省職教學會德育工作主任單位”。目前,學校正積極開發和建構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2014年被廣州市教育局評為“廣州市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試點學校”。學校圍繞“商道”精神,通過基礎素養、專業素養、綜合素養這三大素養形成學生成人培養體系,同時營造干部領導講政德、教師講師德、學生講道德的道德氛圍,從學校的整體層面上推進德育建設。 家校聯動,共育菁才。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家長學校于2010年10月成立,第一屆家長委員會相應誕生,至今已有5年的發展時間。在過去的5年中,我校秉承“家校聯動,共育菁才”的宗旨,開展了一系列促進家校密切聯系的活動,如:家長學校專題講座、親子拓展活動、家長學校參觀學習等,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育人體系,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家校合一,培育職業技能型人才。 展望未來,學校將秉承“以德立校、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創新求發展,以內涵建設創品牌”發展思路,整合具有商貿特色專業群,不斷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推進學校行穩致遠,繼往開來,努力為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次,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和鑒定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應用創新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