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簡介: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SIPITS)(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蘇州工業園區社區培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大學、江蘇開放大學智能制造技術學院),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是以五年制大專為主體的中高職一體辦學的學校。學校于2005年5月成立,是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投資成立的區內惟一一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坐落在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校區占地面積282畝,建筑面積13.1萬平方米。在校學生4100余名,以五年一貫制大專為主。共開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物流商貿、旅游服務、交通運輸、休閑保健等第二、三產業為主體的六個大類專業。學校目前擁有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物流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與管理等5個江蘇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建成江蘇省職業學校現代化專業群;物流服務與管理、融合通信專業已建成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專業建成江蘇省職業學校現代化實訓基地,數字藝術設計與物聯網傳感技術專業建成江蘇省職業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成為省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學校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辦學理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職教思想深度融合,并結合蘇州水城和園區金雞湖地域文化特點,確定了老子《道德經?八章》中的“上善若水”作為學校文化主脈,提煉了“水利萬物,德行天下”的學校精神,提出“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訓,逐漸形成了“上善若水,潤物無聲”的校風、“有教無類,教做合一”的教風、“敬業樂群,強學力行”的學風。學校以“服務區域、服務企業、服務學生”為辦學宗旨,以“校企合作、國際交流、市場導向、特色立校”為辦學策略,提出了建設“最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最緊密對接產業的學校,最受尊敬的學校”的辦學愿景。學校在國內首創的以提升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個性化育人模式(IPQ育人模式)實踐研究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蘇州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特等獎。學校通過不懈努力,已經形成了“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辦學特色。辦學以來,學校在各類省級以上創新發明大賽中共獲得43塊金牌、49塊銀牌、58塊銅牌,在各類市級以上創業大賽中共獲得1個特等獎、9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3個單項獎,擁有專利170項。學校也先后獲得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范基地、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搖籃學校、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最佳專利申報學校、蘇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蘇州市大學生創業園、蘇州市校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蘇州市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蘇州工業園區知識產權工作先進集體、蘇州工業園區大學生創業園等殊榮。此外,學校還獲得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課程改革實驗學校、江蘇省省級社區培訓學院、江蘇省職業教育主題教研年先進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蘇州市校務公開先進學校、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綠色學校、蘇州市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學校、蘇州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蘇州市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蘇州市藝術教育“舞蹈項目”學校等榮譽稱號。2017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教育部原副部長李曉紅蒞臨學校考察指導,高度贊揚了學校的辦學成果,讓學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學校的成長發展,是園區科學發展的典型案例,是園區理念、園區精神、園區速度的真實反映。學校取得的成就,吸引了省內外的關注目光,每年都有約50批次1000余人的考察團慕名來校參觀學習,學校已經成為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職業學校。學校發展愿景:最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最緊密對接產業的學校,最受尊敬的學校。文化主脈:上善若水學校精神:水利萬物,德行天下校訓:以德立身,以能立足校風:上善若水,潤物無聲教風:有教無類,教做合一學風:敬業樂群,強學力行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無人機應用技術模具數控2工業互聯網應用其他中職3智能醫療裝備技術其他中職4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機械5旅游管理旅游6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機器人7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藝術/舞蹈/表演8動漫制作技術影視/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