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銀行學校
陜西銀行學校創建于1950年9月,是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西北區銀行學校,曾易名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干部學校、中國人民銀行西北干部學校。“文革”期間停止招生,1978年恢復建校,確定校名為陜西銀行學校,2002年劃歸陜西省教育廳管理。 ?
學校地處西安高新開發區電子工業園區內,占地面積60余畝;教職工190余人,專任教師60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碩士以上學歷30余人;在校學生2000余人;學校固定資產9133萬元,有實訓室20余個,教學用計算機1000余臺,圖書館藏書75,000余冊,開發校本教材15本,校外實習基地50余家,招生基地120余家,就業基地30余家。學校良好的師資力量及教學設施為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建校60余年來,在黨和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歷代銀校人艱苦創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行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管理,確立了“誠信服務、質量立校、強化技能、突出特色、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持續改進、打造精品”的辦學方針,秉承“誠信、團結、自強不息”的校訓,堅持以服務學生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強化技能、提高素質為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了以五年制教育為主,三年制教育為輔,兼有成人專、本科教育、短期培訓等多層次辦學格局。60余年來,學校為省內外經濟金融行業培養了3萬余名專業人才,80%的畢業生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為陜西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近年來,學校瞄準就業市場,改革開放、創新求實,開設了財經商貿、旅游服務、信息技術三大類十余個專業,其中市場營銷、金融事務、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電子商務專業為國家級示范專業;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金融事務、電子商務專業為省級精品專業。同時,學校狠抓學生職業技能訓練,制定了各專業技能考核標準,申報建立了普通話水平測試站、OSTA、計算機速錄師、職業核心能力等技能鑒定站,成立陜西銀行學校技能鑒定中心,積極促進學校課程考試與職業資格鑒定的銜接統一。與中國人民銀行西安營業管理部聯合建立了反假幣反洗錢培訓中心,每年培訓人數2500余人。多次組隊參加國家級和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 ?
學校積極推進辦學模式改革,探索校企聯合、工學結合等多種辦學模式。2007年學校牽頭成立陜西現代服務職業教育集團,先后引入中國銀行、陜西宏泰造價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蜂星等多家企業入駐學校。與用友新道公司合作,引進用友企業ERP培訓校企合作項目;與西安漢徽公司合作,設立西北BPO培訓中心;與陜西高清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改造升級計算機動漫專業實訓室。學校先后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陜西省分行、西安中江之旅等多家企業簽署校企戰略合作協議,保障學生充分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六年保持在96%以上,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報考的熱點學校,在我省職業教育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
學校不斷深化德育教育內涵,廣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讀書認證、團課教育、主題班會、第二課堂等具有銀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教育、引導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學校注重校園人文環境建設,結合學校、專業特點,積極營造具有職業特色的育人環境,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跨越。 ?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平均每年接待省內外學校來訪30余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先后接待了英國、德國、意大利、泰國、韓國、日本、新西蘭、港澳臺等職業教育代表團。與英國威根雷學院合作開辦學歷互認的“國際金融與會計”專業班;與新西蘭維特利亞國立理工學院合作開辦“國際酒店管理”專業班;與韓國春川實業高等學校已實現6次校際互訪和學生交流。這些項目的開展對于拓寬辦學渠道、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深化專業建設水平起到了促進作用,也為我省中等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總結了經驗。 ?
學校利用自身優勢,注重和當地政府、社區協調關系,取得支持。積極為下崗人員、企業在職職工、新就業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崗位培訓。近三年,共培訓17112人次;為社會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或考證服務1600人次;為區域內中職學校培訓教師30人次,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
2007年學校被省人事廳、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09年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被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省教育廳、省公安廳命名為陜西省“平安校園”;2010年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評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一等獎;2011年被陜西省委、省政府評為“陜西省文明校園”;2014年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