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科技學院

      • 學歷層次: 高職
      • 學校性質: 高職高專
      • 主要專業:
      • 聯系方式:
      • 院校地址: 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全運二西路30號

      沈陽科技學院,始建于1999年,前身為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2016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省屬普通高?!,F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6760人。

      ● “綠牌”專業+實力師資+優質資源=宜學環境

      ● 區位優勢+怡人校景+舒適住宿=宜居氛圍

      ● 科技創新+校企合作+孵化拓展=宜業品質

      ● “綠牌”專業+實力師資+優質資源=宜學環境 “綠牌”專業為先導。

      建校19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密結合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需要,陸續開設了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等五大學科門類的28個本科“綠牌”專業,重點培養精細化工、生物制藥、新型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經濟管理等方面應用型緊需人才。其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于2016年被確定為全省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專業。學校在部分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分類培養”,即同一學科門類的專業,設立基本相同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學生在經過一到兩年左右的學習后,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個人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所在大類包含的專業,避免“因一考而定終身”。

      實力師資是基礎。學校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專兼結合型師資隊伍,并逐年擴大隊伍規模、優化教師結構,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學?,F有專任教師363人,具備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11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231人。

      近年來,全校教師主持科研、教研項目127項,編寫教材58部,發表論文202篇,申請專利56項。2017年,信息與控制工程系自動化教研室教師王嬌榮獲了全國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電工學課程教學競賽一等獎、遼寧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電工學課程教學競賽一等獎;《面向地方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轉型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民辦本科院校轉變為應用型高校的數學類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面向電氣信息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4項課題被列為2016年省級本科教改立項。學校還鼓勵教師在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同時,深入企業行業實習實踐,取得與所從事專業相關的專業技術職稱;聘請校外實踐經驗豐富的先進技術和企業管理人員到校授課,積極培養引育造就“雙師雙能型”專業教師隊伍。

      優質資源作保障。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410.41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49.1萬冊;建有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與教學相適應的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室共70個;校外教學實踐、實習基地152家。校內實驗、實習實訓環境能夠滿足基礎性、過程性、功能性實驗的要求,教學計劃規定的實驗、實訓課開出率達到100%。學校成立了精細化工、化學工藝與催化技術、化學分析檢測、高分子材料、環境生態、機械電子工程、信息產業創新等9個校級和5個系級科研院所,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

      學校與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英國提塞德大學、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韓國慶星大學等積極開展廣泛的校際交流與合作,為學生出國留學提供更多選擇。 ● 區位優勢+怡人校景+舒適住宿=宜居氛圍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學校坐落在遼寧省沈陽市新行政、文化核心區域——渾南區,毗鄰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沈陽國家大學科技城和沈陽南站,未來也將有建成的地鐵4號線(預計2020年通車)途經北側校區。校園周邊科技產業、高校林立,具有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生態校園景色怡人。學校本著“生態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的規劃,依傍在全運二西路西段南北兩側建設而起。校區整體占地面積達41.96萬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3.9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13.13萬平方米。其中,南側校區于2014年9月建成并交付使用,配有方便師生日常生活的咖啡廳、健身房、電影院、餐飲中心、超市等;擁有高標準室內運動館、國際會議中心、容納3萬人體育場等現代設施的北側校區正在分期投入建設中。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